打造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学科
——访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
2020-01-14桂庆平张男星
记者 桂庆平 张男星
“双一流”方案提出以来,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全国形成了上下联动、动态调整、良性竞争的建设局面。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位处西部的高校如何打造学科特色,实现竞争突围?一流学科的建设思路和抓手是什么?一流学科建设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哪些深层次影响?如何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围绕上述问题,本期“高端访谈”对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进行了专访。
长安大学校长 沙爱民
●理解“双一流”建设还是要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一流人才这个根本任务来思考。我们大力推进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一流人才。进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引擎。
●“双一流”建设中,国家是出卷人,各高校都是答卷人,人民是评阅人,每个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学科优势、办学特色,提交一份不同的答卷。“双一流”建设中,我认为高校确立办学方向要扎根中国大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着眼学科发展前沿、打造专业建设特色。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二是着眼学科发展前沿,破解理论和实践难题。三是打造行业特色,优化学科方向。
●要成为一流学科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具有国际影响和获得国际认可。
《大学》:沙爱民校长(以下简称沙校长)您好!“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以来,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请您谈谈对“双一流”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沙校长:“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具体路径和要求,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高校结合本地区和高校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了“双一流”建设计划,“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换挡加速的阶段,例如陕西省就提出了“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全国形成了上下联动、动态调整、良性竞争的建设局面。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双一流”建设,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来支撑,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以,理解“双一流”建设还是要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培养一流人才这个根本任务来思考。我们大力推进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一流人才。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可以预见,不出几年就将迈入普及化阶段。规模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大而不特的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满意度依然不高,进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引擎。
《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是如何定位办学方向的?
沙校长:“双一流”建设中,国家是出卷人,各高校都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每个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学科优势、办学特色,提交一份不同的答卷。“双一流”建设中,我认为高校确立办学方向要扎根中国大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着眼学科发展前沿、打造专业建设特色。实际上,我们学校这些年的发展也都是这样来实践的。
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长安大学建校之初就是为了满足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学校由按照原苏联行业院校模式而成立的公路学院、地质学院和建工学院三校合并而成,在国家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与环境、城乡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行业系统一大批优秀人才,现今这些人才依然活跃在基础设施建设各个领域。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我们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从零到现在的14万公里的飞跃,这里面可以说处处都有长安大学校友的足迹,都有我们的科研成果支撑。
二是着眼学科发展前沿,破解理论和实践难题。学校多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参加重大工程建设,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例如在工程建设中参加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维护的技术攻关,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加快建立智慧化管理运营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世界提供样板。在理论创新上,我校顾安全教授致力于岩土力学研究50余载,他创立的尾矿坝设计规程,突破了苏美计算理论框架,被定名为“顾安全公式”。
三是打造行业特色,优化学科方向。学校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基础领域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具有服务特色行业、应用性强的独特优势。在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梯队后,学校坚持强化特色、扩大优势、补齐短板的学科建设思路,汇聚高水平学科队伍,打造高端学科平台,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
《大学》:您认为要成为一流学科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沙校长:我理解,要成为一流学科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具有国际影响和获得国际认可。首先学科优势和特色是成为一流学科的前提条件。现在衡量学科实力的评价指标和方式有很多,比如ESI排名,学科评估等等,虽然这些排名并不能反应学科实力的全貌,但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科水平。其次是看学科为行业培养了多少有用的人才,不光要看数量,更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在某个行业领域里,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比较集中,社会认可度、满意度高,说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反映出学科水平高。同时,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积极发挥作用,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学科实力的重要方面。最后要看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表现除了高水平的论文,还要看是否建立了行业标准和规范。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一直着力建立中国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国际标准对接,这是一个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学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路就是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龙头,重点投入、优先发展、以点带面,实现学科群整体实力的提升。学校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提出了“54321”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学校建设一流学科有两个抓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国际化。坚持业绩导向,全面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的师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责任教授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能光在国内评来评去,必须放到世界同类学科、同类大学里面去比。加快国际专业认证。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师生的比例。深入参与“一带一路”,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
《大学》: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沙校长:学校一流建设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这是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优势自设的,其中凝聚了三个大的学科群,分别是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这三个学科之间本身也是互相交融的,作为公路交通离不开国土资源,作为城乡建设离不开国土资源,也离不开交通,这样就形成了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的学科群落。显然,在这个学科群落中,交通运输是龙头,是牵引,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以学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路就是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龙头,重点投入、优先发展、以点带面,实现学科群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制定了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划,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提出了“54321”科技创新行动计划。“5”是五个研究方向,围绕公路交通,拓展到另外两个领域,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4”是四个科研促进计划,旨在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3”是要建设三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研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创新、绿色、智能化发展问题。“2”是要建设两个科研团队,这两个团队刚好在两个重点平台方向,一个在交通的基础设施方面,一个在智能车检测方面。“1”是建设一个有特色的交通科学研究机构,我们叫现代交通科学研究院。这个院是一个研究的特区,主要从事未来交通发展的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打造现代交通的高度智库,为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大学》: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抓手是什么?
沙校长:学校建设一流学科有两个抓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国际化。
要培养一流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师资的标准不仅要具备服务国家战略的传统理念,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基础。为此,我们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召开了学校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人事制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院士、长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设立校内“长安学者”,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以重大学科科研方向为纽带,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重大平台团队的建设。坚持业绩导向,全面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的师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责任教授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一个抓手就是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能光在国内评来评去,必须放到世界同类学科、同类大学里面去比,比什么呢?我认为还是比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为此我们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国际专业认证。我们着手开始路桥学科的国际认证,目前国内该领域我们是率先开展的。二是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要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除了发高水平的论文,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举行大型的、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今年第三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就是由我们学校主导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就是学术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三是提高国际师生的比例。学校重视国际师资力量的引入,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新加坡路面协会主席Fwa Tien Fang目前全职在长安大学工作。我校的留学生当中获取学位的比例为71%。国际化促使学校自觉对标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四是深入参与“一带一路”,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公路工程标准对接,促进不同技术标准的有效衔接与协调,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走出国门,和更多的大型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沙校长:“双一流”建设最根本、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称之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双一流”启动以来,学校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支撑一流学科的建设。目前我们确定的基本思路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突破口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后,因为我们学校是一个工科为主的学校,整个学校在大力推动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目前我们学校有16个专业获得了专业认证,这在新一批高校当中是处于领先位置的。去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教育部的“六卓越一拔尖”系列文件说得很清楚,就是把专业认证纳入到学科评估体系,这是我们一直在抓的一项工作。另外我们也比较重视能够彰显人才培养能力水平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还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今年启动的一流专业的“双万计划”等等。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提高研究生申请学位的条件,严格保证生源质量,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积极引入全英文课程,实施海外名师计划,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从知识学视角来看,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点,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和特点,然而从组织学来看,条块分割的院系管理体系,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在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和理念上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束缚,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分头建”转变为“集中建”。
●新的学科增长点我认为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增长点是传统优势学科量变到质变,自身进化的结果。还有一种是新的技术革命下,新技术与传统学科优势嫁接的结果。
《大学》:您认为一流学科建设中如何打破组织壁垒问题?学校应如何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
沙校长:一般理解学科建设有两个视角,一种是知识学的视角,每个学科都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我们现在的13个学科大类的划分,就是按照知识的体系来区分的。还有一种是组织学的视角,每个学科的资源和要素都是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下建构起来的,组织的目标、形态、能力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知识学视角来看,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点,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和特点,然而从组织学来看,条块分割的院系管理体系,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这种常规的学科壁垒,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激发新的学科生长点。
为此我们在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和理念上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束缚,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分头建”转变为“集中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高端学科平台。例如港珠澳大桥建设期已经完成,它的运营期属于智慧运营,这不仅仅靠土建。为此,我们把四五个学院力量整合到一起,由学校出面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团队来进行技术攻关。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科主动与交通运输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这样做有利于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全面发展。但是过分依靠交通运输学科,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反而没有凸显出来,也就是说没有做到入主流、强特色。通俗地讲,没有种好别人的田,又荒了自己的地。学科自身基础不牢,过分强调学科交叉,实际上能够交叉的面很窄,支撑的力度也有限。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一项工作叫做“学科归位、教师归队”,就是要引导学科之间,强相关的学科做好学科交叉,那些弱相关的学科,先要强化自身学科本色,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大学》: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优势明显,在新的科技革命下,学科建设的增长点是怎么考虑的?
沙校长:新的学科增长点我认为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增长点是传统优势学科量变到质变,自身进化的结果。还有一种是新的技术革命下,新技术与传统学科优势嫁接的结果,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第一种增长点是可以预见、可以预期的,例如我们传统的路桥建设很强,现在国家倡导综合交通,我们现在也想往其他几种运输方式延伸,往轨道交通,往航空方面进行渗透。寻找学科增长点交叉融合,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去年国家对民航投资额是2,000亿,今年还会增长,未来机场建设人才奇缺。我们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发改委、民航总局接洽,把这个作为我们新的增长点。
第二种增长相对是难以预见和难以预期的,因为新技术的变革往往是突变性的,不好预测。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我们现在也在做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研发。但客观来讲,这方面的基础还是相对薄弱,新技术革命与传统优势学科的结合,还需要加强。原因在于学科门类比较传统和集中,主要是工学,涵盖基础设施、能源、环境、矿藏资源、环境等方面。按照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要求,我们要进行专业跟学科的优化、改造、更新、提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密集的调研,对每一个学院已有的学科进行了优化调整。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您遇到了哪些问题?
沙校长:目前来看,一流学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支持资金困难、高层次人才引入困难和学科评价困难等问题。
首先,尽管学校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和部委共建资金,但建设资金总量依然有限,与东部、南部高校相比,“双一流”建设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
其次,高层次人才引入困难。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不明显,跟东部、南部高校相比缺乏竞争力。东部、南部高校依靠资金优势和平台优势,人才汇聚越来越集中,对教育整体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秩序。
最后,学科评估中应加大社会贡献的比重。对学科的评估不仅要看最优秀的人才、最优秀的成果,更要看学科对社会的贡献度和人才培养情况。如果过分强调尖端人才,强调人才有“帽子”,这种导向容易让大家忽视本科教学工作,重视本科教学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长安大学建校以来,累计为行业培养了26万毕业生,这些学生为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制度是落实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是学校出台学科建设责任教授管理办法。二是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三是构建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一流人才是衡量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对一流人才的评价方法,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是否具备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来判断,我称之为前置条件法;还有一种是根据已经培养的人才使用评价来判断,我称之为成效后推法。
《大学》:学校进行了哪些制度建设,保障一流学科建设顺利落实?
沙校长:制度是落实一流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学校大胆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一流学科顺利实施。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学校人事人才方面的制度,因为“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学校这方面是下大力气,认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政策制度。
一是学校出台学科建设责任教授管理办法,在教授评聘制度上,推行责任教授制,明确责任教授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根据岗位职责履行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落实相应的薪酬待遇,构建行政外部推动与学科内生发展双轮驱动的学科建设责任体系,逐步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
二是建立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制订关于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高层次人才岗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青年人才培育。推行各类新进人员合同管理,建立上升和退出渠道,健全新进青年教师三年后“非升即走”退出机制。
三是构建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学科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和国际化为抓手、以教学和科研为基础的专项考核体系,通过学校对学院考核、学院对教师考核,实现全员绩效考核。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逐步加大奖励性绩效所占比例,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的激励功能。
《大学》:“双一流”建设马上面临中期检查,您认为对“双一流”应该坚持怎样的评价原则?
沙校长:一流人才是衡量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对一流人才的评价方法,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是否具备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来判断,我称之为前置条件法;还有一种是根据已经培养的人才使用评价来判断,我称之为成效后推法。
第一种前置条件法是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研究平台,围绕着培养人才所具备的条件来进行评价,比如师资队伍里面有院士、长江、杰青等优秀人才团队,说明学校师资队伍水平高。如果学校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的研究平台支撑,那么也就可以证明学校人才培养的条件比较好。我认为,通过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来评价学科水平和学校水平的办学,属于外延法。实际上是根据现有具备的培养一流人才的条件预测或者认定一流学科、一流大学。这样的评价方法有个问题就是没有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所以它不应该成为评价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唯一途径,否则容易造成各学校盲目挖人,追逐帽子的人才竞争局面。
第二种成效后推法是根据学校培养的人长期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或者岗位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评定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比如说一个学校的大量毕业生在某个行业或工程领域,成为重大工程的组织者、管理者、技术骨干,就可以证明,这所学校就是一流大学,这个学科就是一流学科。因为,社会对人才的认可是对人才培养单位的最好评价方式。通过人才的社会认同效果来倒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做法,我认为可能比外延法更可靠。
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是“双一流”建设的指挥棒,大部分时候我们习惯于使用前提条件法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有其合理性,但我认为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结合使用成效后推法,综合全面地反应学校人才培养的实力。
《大学》: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