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美学视阈下《攀登者》的制片机制、特效技术及网络营销研究
2020-01-14陈晓达
陈晓达
2019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春节档的《流浪地球》和暑期档的《哪吒》横空出世不断打破纪录,成为中国第三高和第二高票房的影片,国庆档则是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以及《攀登者》联手一起,相互促进烘托,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并以突破50亿元的总票房最终成为史上票房最高国庆档。一连串的数字让人振奋,一批批优秀国产电影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最新实力。但在热烈讨论票房数据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冷静复盘并清楚地意识到,对于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来说,单纯追逐票房数字早就不再是目标,类型的多元、专业度的提升和工业化的系统,才应是目前中国电影工业发展要面临的新问题。
正如电影理论家所言,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电影作为一种工业,其工业体系涵盖了生产、营销、发行、后产品开发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厂商及相关服务等各个领域,而电影工业美学在电影生产的领域遵循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的同时,又力图兼顾对电影创作艺术美的追求。“既尊重电影的艺术性要求、文化品格基准,也尊重电影技术上的要求和运作上的工业性要求,彰显理性至上,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弱化感性的、私人的、自我的体验,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标准化的、协同的、规范化的工作方式,力图寻求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统筹协调、张力平衡而追求美学的统一。”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正面临进一步升级,建构中的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产业研究视角,研讨商业类型电影的文本、生产和传播。三部国庆献礼片中工业化技术手段运用最多的《攀登者》,用该视角来复盘总结,是我们所期待的。
《攀登者》既是2019年国庆献礼片,同时也是中国首部登山冒险题材的商业主流大片,影片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为国争光的故事。作为国产商业类型片的一次全新尝试,“把爱国主义、国家情怀融入商业类型片中,在商业片的结构中传播主流价值”,使该片在近年来的国产同类型影片中达到了新的制高点,尤其电影主创对电影工业美学理念的自觉秉承与实践,使该片呈现出高辨识度的重工业电影之美。
陈旭光曾根据艾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图式”,设置了建构电影工业美学体系所要遵循的“电影四要素图式”,即“作为影像之源的客体世界或想象世界;作为生产者的生产主体;作为本体的电影形态、电影作品;作为接受与传播的第二主体的观众及媒介”。本文就《攀登者》的具体情况,试图从生产机制、技术特效和网络传播三个层面来梳理其工业美学特点。
一、协同之美:“制片人中心制”提供生产机制保障
“制片人中心制”起源于好莱坞电影工业,该制度由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发展而来,认为制片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影生产过程和组织过程的核心主导者和管理者。制片人的主要职责是决定影片投产方案、主创人员组成及影片销售方式并监督影片全部制作过程,从购买剧本的文学素材版权和/或组织撰写电影剧本,为所负责的制片方案筹集资金,到决定此资金的预算及最后的利润分配方式,并与主创人员谈判及签订合同,批准制作开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销售。一个项目从资金到人员再到销售,均由制片人进行谋篇布局。制片人将参与影片制作过程的全部,包括选择编剧、导演、演员,并与他们一起开展工作。这个人通常是影片开始的第一人以及影片收尾的最后一个人。“这一制度突出制片管理机制在电影工业中的重要性,要求导演服从制片人的统筹,共同进行专业化的、流水线式分工明确的电影工业生产,要求秉有标准化生产的类型电影观念,后产品开发原则,在一种大电影产业的观念下进行电影生产。”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制作长期以来保持着“导演中心制”的传统,但随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加速,“导演中心制”已不能满足中国电影产业的现实需求,加上国内电影工业化迅速发展,朝着“制片人中心制”发展已成为国内电影制作的新选择。香港著名影人吴思远认为:“在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在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必然的。”
电影《攀登者》是典型遵循了“制片人中心制”而运作的项目,制片人在创作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影片制作方略,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剧本创作的安排。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制片人团队对《攀登者》全程的剧本创作、执行策划、运作反馈等环节协调调度,该片才有了机制保障,得以顺利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攀登者》立项于2018年7月,总制片人任仲伦当时开始寻找撰写中国登山题材合适的创作人选,因为得知之前有过合作的著名作家阿来有过珠峰攀登题材的创作储备,几经谈话最终确定由阿来担任编剧。根据新闻采访,阿来提到,“当时这个电影已经确定要在今年(2019)十一期间上映,时间非常短,从写剧本到拍摄完成上映只有一年时间。留给我总的写作剧本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由此可见,《攀登者》的剧本创作时间短暂而紧迫,并且剧本初稿创作完成之后的打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整个前期创作团队的共同协作,因此,制片人对剧本创作部分的协调和执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电影市场的行业角度来看,制片人想要将《攀登者》打造成是区别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同类型题材的大片,想要有东方叙事的写意风格。为了探索这种东方叙事美学,制片人团队就要和剧本作者、剧本医生等生产主体协同共进,各司其职,“细密分工是现代工业赖以建立的基础”,“导致事物间属性互相增强、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相干性即为协同性”。实现协同美的关键在于细致分工、标准清晰和高度的专业性。
实际上,《攀登者》的确做到了。此种题材的影片想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并出彩必须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团队选择了在商业片上颇有造诣的香港导演李仁港,导演在拍摄风格上除了主打纪实风格以外,在特效制作上做足工夫,使影片具有浓厚的商业气质,并且在剧作方面,影片设置多个情节段落,如“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大风口”等,以增加看点。从最初的文学剧本开始,阿来的创作奠定了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的脊梁。随后团队又集中力量就影片的场景化和专业性很强的情节反复推敲,比如珠峰的地形地貌:大风口、北坳、冰塔林、冰裂缝……请教相关的气象专家、地质专家、中国登山协会。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定剪版由监制徐克主导,这也充分保证了影片的风格,和当初想要的总调性一致。
本片监制徐克以及导演李仁港,这两位都是香港新派武侠电影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在《攀登者》里很容易看到武侠电影的影子。在人物设置上,飞檐走壁的宗师——方五洲(吴京饰),初闯江湖的义士——李国梁(井柏然饰),侠客般浪漫化的情怀——黑牡丹,相忘于江湖的同门兄弟——登山团队,这都和武侠片的角色设置一一配套。不管是吴京纵身悬崖还是突击营地遭遇大风暴,角色跟会轻功一样上下翻飞,动作就像武侠打斗般精彩。比如片中大风口那场戏,导演李仁港尝试对登山电影做了突破,于是以动作片基底,设计了一场十二个登山队员在狂风暴雪中捆绑在一架梯子上艰难求生的场景,随着风力的变化,梯子像风浪中的小船一样飘摇旋转,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再比如方五洲飞跃冰崖,在高海拔上,方五洲一跃而起,飞越冰崖,既源于珠峰大风口的真实风势,也源于观众渴望的英雄气概。“从市场和行业的角度看,《攀登者》是国产商业类型片的一次全新尝试,如何突破每个人生命中的极限,是这个戏重要的灵魂和精神。我们找寻人与人之间能共通的内容,通过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在电影中着重体现东方色彩和中国精神。”
无论电影的整体项目制作进度,还是摄制时各部门各岗位分工协作,在制片人中心制的把控下,保障各方面协同共进,相互激发创意,最终都体现了该片电影工业水平的协同之美。
二、匠心之美:视听技术质量提升工业化水准
技术因素尽管是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制作不仅仅是工艺技术和硬件设备的熟练使用,影视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更至关重要的是人在制作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艺术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它是“聪明的人们”所制造出来的加工品。在成百上千个良莠难辨的念头中进行理智的选择,再冷静地通过一道道纷繁复杂的程序和工作部门,一步步将原先只属于个人的梦想变成大众的集体狂欢,在完成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热情和理性,人情和事理,效果和效率,艺术和商业。影片的视听技术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整部电影制作水平的关键体现,这种“匠心之美”即在电影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上发挥人的主体性,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是电影工业美学的重要体现。
无论是对时代感的营造、对雪域奇观场景的呈现,还是演员对角色的把握,《攀登者》的效果呈现是到位的,让人印象深刻。电影将实拍和特效结合来完成画面和氛围的营造。一方面电影在雪山实地取景拍摄,演员们都经过极寒训练,有登山戏份的演员还要学习攀冰,使用冰镐等工具,并且每个人背着17公斤重的行囊。高压、低温、背负重,演员们的表情和状态其实都是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反映,所以看起来都很真实。《攀登者》在国内动作片的视觉冲击力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攀登者》里观众能看到一流的电影工业化呈现,电影充分展示了剧组精湛的工艺,将动作片的美学追求从各个方向和角度呈现给观众,给观众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和冲击。
(一)画面技术方面
作为国内首部还原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历程的影片,《攀登者》拍摄难度巨大,若要真正重走如此艰难的攀登过程是不可能的,也难以拍摄。因此,特技制作是该片中后期制作的主要部分。纵观整部电影,登山途中的镜头占有全片1/3,而真实还原珠峰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变化、壮丽盛景等自然风貌是影片的基础,给予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是其制作的目标和目的,事实上,该片确实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并获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攀登者》视觉特效上的成功与导演密不可分。近年来,不少成功的中国式大片的导演选择都是香港导演,比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的导演林超贤,《建军大业》的导演刘伟强,他们在电影工业化、商业化上的思考区别于内地导演,会更加大胆地呈现视听上的美学奇观,《攀登者》则选择了集美术、武术、电影于一身的香港导演李仁港作为影片的总导演、编剧与美术指导。李仁港擅长动作美学,电影风格硬朗,擅长对大场面的宏观把控以及对人物的细腻刻画。此前,上影集团曾与李仁港合作过《锦衣卫》《天将雄师》和《盗墓笔记》三部影片,其也是业界出名的不超时、不超支的导演,由此看来,在《攀登者》紧张制作的情况下李仁港则是执导该片的最优人选。导演在取景上也帮助摄影组和特效组攻克难关。影片前期拍摄的主要是群众演员的登山镜头,导演历经千挑万选,最终将取景地选择在天津市的一处废弃矿区。冬天这处露天矿区能够被冰雪覆盖,以至于摄制组不必选择在寒冷缺氧的高原上拍摄,大大降低了摄影难度,并选择了以绿幕与实景相结合的方式拍摄。如,在矿场找到作为参照物的坡度大的小山坡,摄影机可以捕捉到特别宽的景别与视野,增添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感。取景地的完美选择极大地提高了团队拍摄的效率。
“登山题材的电影没有最先进的特效,就没有了视听的震撼。当然,这种视效应该源于日常经验,还要超越日常经验。这很难,观众对雪崩未必经历过,但对雪的感觉是有的,这要求创作更加的精益求精。”《攀登者》的特效制作与韩国的特效团队合作,共拍摄了约2000个特技镜头,全片的3/4都为CG特效镜头。小到演员吊威亚飞檐走壁的呈现,大到雪山、高原、冰裂缝、雪崩等高难度场景的制作。在拍摄之前,摄制组充分调查了珠穆朗玛峰的地形特征等,并研究了风、雪、云等故事中出现的多种自然气候现象。特效团队在还原雪山地貌的过程中,“雪”的CG制作成了拦路虎,因为需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做出符合对应区域的雪花、雪粒等的质感,中韩两方制作人员逐个攻破难点,两方团队针对每个场面都做出很多版不同的视觉参考图、概念图等,有些用Previsual(初期特效示范)先进行了确认。据《中国电影报》报道,《攀登者》总共投资4亿元人民币,大都投入在特效上。通过特效部门和其他技术部门的努力,《攀登者》在视觉特效上赢得极佳口碑。
影片拍摄的同一时期,对地形的考察以及其他CG所需的资产制作同时展开。首先,利用人造卫星照片和DEM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开始将珠穆朗玛峰地形制作成3D模式。随后,制作的Giga Pixel Image(是指将数十张数码照片叠加在一起制作一个超高清Image),促进凸显各类形象的细节。
《攀登者》内含有大量的高难度场景,通过后期组的磨合与修改,逐个攻破难题。例如,中国登山队员第二次登顶过程中遭遇雪崩,所有队员抓住绕在大石上的绳索抵御风雪的视觉呈现过程增加了特效部门的工作量。他们首先把该处地形做出完整的3D建模,再用Fluid Simulation(流体模拟器)和Particle Expression(颗粒处理器)等多种特效软件综合呈现出风雪交加的惊险场面。由此看来《攀登者》的视觉技术效果能够做到达到观众预期,是与其幕后制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其幕后工程量更是普通观众无法想象的。
(二)声音技术方面
《攀登者》在听觉技术方面其混音格式、标准参数为IMAX6-Track(downmixed)、DolbyAtmos、D-Cinem a48kHz5.1(DolbySurround5.1)与DTS:X(downmixed),能够使观众产生震慑人心的沉浸式娱乐体验。中国式大片经常会选择宏大的背景音乐作为影片主旋律在影片中广泛运用,《攀登者》也不例外。在以上音响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将宏大雄壮的音乐的感染力扩大,令观众在观看伟大攀登过程的同时,心中涌出对攀登者们的敬畏之情与爱国之情。并且,《攀登者》对细节音效的细腻捕捉也是值得称赞的,比如对风、雪、登山工具音效的表现,制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影片一开始就是登山队攀登珠峰的场景,登山队一行人在茫茫白雪中显得无比渺小,观众能听得到的只有风声及队员喘息和脚步声,当队长伸出手做出停止前进的手势,仿佛给这种冷寂写下了句号,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雪崩。影片的音量级在此刻突然提高,雪崩的声音,带着增强了的风声,迎面扑来。方才队员将登山杖插入雪地时清晰明亮的声音,在这里也做了处理,变得极其微弱,更显出雪崩的恐怖。在这样一片混杂的声音中,队员的声音却依然清晰,同样清晰的还有摄影机滚落的声音。随着摄影机滚落山崖的升格镜头,摄影机在雪地上的每一下撞击的声音都做了加强处理,引导了观众对这一线索性道具的关注。
从这一场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声音设计的独具匠心,自然音响和环境音响将观众快速带入叙事空间中,通过登山之“静”的声音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控制影片节奏,让雪崩之“动”时的声音更具有震撼力。同时在多层次的声音中做出筛选,选择对话、摄影机滚落这类重要的声音展现,引导观众关注,形成“声音焦点”,帮助叙事的展开。
《攀登者》正式开拍于2019年1月5日,上映时间则为2019年9月30日,短短数月可想而知是在极有限时间内,后期技术制作顺利完成了任务,且以较高的完成度,显示出这部“重工业电影”在技术品质上的匠心之美。
三、网感之美:明星营销短视频的网络传播
互联网时代,观众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网生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消费习惯,无疑会影响到当下电影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方方面面。如当下全方位、多媒体的营销模式,鲜明地体现了电影工业的功能美和协同美。在传播接受层面,中国电影工业的网络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当前,国内电影发行营销多为从新媒体切入的营销模式,《攀登者》则采取了新媒体视野出发的多种营销方式并存的营销策略,除了常规的线上线下路演活动,此次其抖音短视频网络传播也成为一道风景,电影工业美学的普适特色凸显。
目前我国在新媒体环境下,各大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无论是市值还是流量都在快速反超以往传统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社交应用不同于传统的视频媒介,它突出了“社交性”,这也是今天的我们极为依赖的一种产品属性,对于用户黏性与平台日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些视频作品在保持着与影片主题相关性的同时,极大‘解放’了民间的创造力与展示欲,而这种创造力更是为影片的宣传与营销注入了巨大活力”。“抖音”APP是一个专注于年轻用户的15秒音乐创意短视频社区。“短视频的定义为短片视频,一般时长在5分钟以内,其内容结构以幽默、潮流、热点、创意等的基础来构成,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作为系列栏目。”那么短视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传播方式,它以碎片化、娱乐化、互动针对性强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媒体,迎合了目前大部分观众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抖音APP不仅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像视频来吸引用户观看,还能够根据用户平时观看习惯来推荐同类视频,从而完成更加精准的信息输出。短视频的风靡的原因除了能填补人们的碎片时间之外,还能为人们带来直接的感官快感,通过视频图像和流行音乐的结合去刺激观众的感官。
电影营销的目的主要是将影片作为商品,通过与电影观众的交易获得经济收益。那么电影营销的核心就在于把握观众的需求与喜好。从传播学的受众角度来看,短视频平台满足了使用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的AIDMA营销法则,指出消费者从接触到营销信息,到发生购买行为之间,大致要经历五个心理阶段: 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 (Interest)、培养欲望(Desire)、形成记忆(Memory)、购买行动(Action)。这个模式也符合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然而互联网出现以后,消费者决策的模型发生了改变,“AISAS 法则由国际4A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广告集团在2005年提出,即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集)、Action(行动)和 Share(分享)。”在短视频营销时代,首先通过短视频引起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再用持续的物料引起观众的兴趣。观众感兴趣后会自发地搜索影片相关信息并产生购买行为。最后观众还会把自己认为好的视频点赞或分享到自己社交圈内,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宣传效果。相比过去的传统营销模式,短视频营销能够让用户更加快速直接地接收到信息并传播。目前短视频和电影营销结合成为新的产业潮流,越来越多的电影营销公司都注意到了这样一块重要的“宣传战地”。短视频营销为电影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渠道及创意。
《攀登者》前期点映票房4460.9万,预售票房破1.4亿,首映日票房获1.67亿,其前期票房的吸睛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环节初期营销策略的得当实施,而其中短视频营销可谓独树一帜,立下功劳。事实上,国庆档三部电影都开通了抖音官方账号,但以《攀登者》的效果最为突出,到9月23日《攀登者》共发布了79支短视频,共获得3579.2万点赞,粉丝也升至93.9万,均高于国庆档其他影片。
《攀登者》团队选择电影营销领域的领军者之一“麦特”公司为《攀登者》作宣发,2019年7-8月在还没有充分物料的情况下,先行开通了《攀登者》抖音账号,上传了大量的视频,主要围绕着吴京的“硬汉反差萌”为主要传播点,来进行网感化的视频宣传。
“网感”这一词常用于网络电视剧、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的研究中,在这样的语境下网感是一种源自于网络经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是一种从观众角度出发,强调观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网感式的营销带有解构严肃、戏谑的意味。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拉近和青年网络用户的距离,更加符合他们日常接受的习惯。《攀登者》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物料就带着很强的网感化。除此之外,片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围绕演员“吴京”展开的名人营销。“名人营销”指的是利用名人作为营销手段帮助电影做宣传,推动票房增长的营销策略。名人营销策略从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的主观印象,利用明星的人气为电影做宣传,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这些关于影片的抖音视频大多以《攀登者》影片的幕后花絮、剧组趣事为主,大部分也主要围绕吴京展开。短视频营销让吴京的人设从硬汉变得可爱,大大提升了吴京的国民度和观众缘。接地气的方式让影片极大地下沉到群众中去,打破了影片的严肃印象,更具亲和力的《攀登者》降低了观影门槛。围绕吴京“硬汉反差萌”为主要传播点,网感化的视频宣传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吸引粉丝注意。吴京甚至亲身演绎“吴京打彩”“吴所事事”的表情包,以此来增加视频的笑料从而吸引观众的点击来达到宣传营销的目的。新媒体语境下的表情包“是一种能调用语言、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表达的话语形式,它可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但图像传达的意义占更重要的部分”。在当下年轻人网络交流中,表情包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通过模仿表情包能够拉近和青年观众之间的距离。
除了在明星人物上做文章,《攀登者》短视频营销的主要方向还有突出拍摄的辛苦、演员的专业,以及营造剧组很欢乐的氛围等等。总的来说《攀登者》短视频营销成功把握住了网生代年轻人的观看喜好。在短视频平台上,观众会拥有话语狂欢的权利,他们可以自由参与互动评论。《攀登者》通过幽默的传播方式,打破了电影本身的严肃形象,区别于传统影像所建构的正统话语体系。其网感化的名人营销正好切合了当下电影受众年轻化的趋势,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体现用户至上、以观众为中心的网感美,让该片的电影工业美学有了新层次,或许从“制片人中心制”到“观众中心制”,才是处于互联网语境下的电影工业未来发展的新维度吧。
结语
在《攀登者》之前,国产电影以前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攀登题材影片,攀登雪山本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不论最后攀登者成功与否,这种超越人体极限的运动都应该被称颂,而最早登顶珠峰的中国人,更应该被所有人铭记。正如《攀登者》这部电影,尽管还有不足之处和问题,但其以攀登者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达到了国产影片一个新的制高点,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致敬。《攀登者》在电影工业美学上的一些探索和创新表现,对今后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