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联合”下的年级组学生管理

2020-01-13崔杭军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年级组班主任学生

崔杭军

摘要: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新高考制度下走班教学等新问题的出现,单靠学校垂直管理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新的管理要求。年级组管理是在学校宏观管理下,相对独立的扁平化管理,缩短了管理环节。“大联合”下的年级组学生管理,包含了班主任“大联合”、课任教师“大联合”、学生“大联合”三个管理维度。笔者结合自己5年年级组长管理经历,对上述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年级组学生管理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大联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293-02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目前拥有30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130余名教职工。年级组规模庞大,拥有平行班10个以上,一个年级组的学生达到400余名,教师30多人。传统的垂直化管理模式,管理环节较多,已经很难适应现今的教学模式。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承担着教育、教学的双重压力,同时班主任又都是中青年教师,有着较重的生活压力;现今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较强,有年级组工作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课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课堂突发状况、学生情绪等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究包含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生的“大联合”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既使年级组的学生管理高效、无死角,又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值得我们去思考。

核心概念 年级组“大联合”

所谓年级组大联合就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课任教师、班主任三个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其各自优点,为管理所用,使年级组学生管理更全面、高效。

2.年级组“大联合”管理的实践研究

2.1 学生“大联合”自主管理。

(1)学生自管会组织框架。

(2)学生自管会人员组成。

在学期开始前,由各班主任推荐2位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学,学生也可以自荐,年级组在各班推荐及自荐的基础上进行组建学生自管会,成员20名左右(确保每班至少一位自管会成员)。自管会成员经过投票选出自管会总负责人一名,跑操、纪律、卫生分项负责人各一名。在总负责人的主持下把自管会成员分成跑操、纪律、卫生检查3个小组。

(3)学生自管会检查制度的形成。

在自管会总负责人的协调下,跑操、卫生、纪律三个检查小组在小组长的统一主持下,各小组制定出各自的检查要求及扣分细则讨论稿。讨论稿制定好后,由各个班的自管会成员带回本班级,利用班会课在全班进行学习、讨论,对细则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评价量规表。

(4)学生自管会检查的反馈。

自管会成员在检查时,配证上岗、透明管理,根据制度进行检查扣分。反馈采用实时反馈的方法,在教室的墙面上做了一个反馈表,对跑操、卫生、纪律检查实行实时反馈,班主任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本班各项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置,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也达到了我们管理的目的。

2.2 班主任“大联合”协同管理、共同进步。

(1)班主任早、中、晚自习联合管理。

本校每个年级10个班,两个楼层,每天安排两个班主任管理一个楼层,清点班级人数,查清班级同学去向,并在年级班主任微信群中反馈各班信息。这样的实时反馈的模式既保证了年级组学生的管理,又能够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

(2)班主任寝室检查联合管理。

如何在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我们年级组采用了班主任联合查寝的办法。每一位班主任每周轮到一次(安排在班主任督班的当天晚上),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检查本年级学生就寝的纪律,更要开门进寝室进行抽查,并在班主任微信群里进行实时反馈,以便班主任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管理。

(3)班主任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为了尽快的提高新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我们进行了班主任“师徒结对”。通过师徒结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老班主任有经验、有方法,新班主任有热情、有冲劲,共同提升,形成一支作风扎实、業务精良的育人队伍,全面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4)班主任班团公开课。

年级组在特定的时间点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年级组提前安排班主任准备班团公开课。公开课结束后,每一位班主任针对公开课内容进行发言,相互协商探讨。每学期开设两次班团公开课,三年每个班主任轮流一次,12个主题,资源共享。

(5)班主任“疑难问题”探讨,共同提升。

年级组每周在年级组办公室进行一次班主任例会,例会上除了布置年级组工作外,每两周还要对出现的管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每次五个班主任发言,两周一个轮回。这种“疑难问题”的探讨,迫使我们的班主任对布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其他班主任的发言,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3 任课教师“大联合”深入课堂、有的放矢。

(1)落实课堂责任制。

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负责人,不论是室内课还是室外课,我们都要求,谁的课堂谁负责。教师不但负责课堂中学生的纪律、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还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课堂突发事件、学生的情绪、精神状态全方位的监控、记录,及时和班主任、年级组、学校沟通。并积极协调学生和班主任、年级组之间的关系,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

(2)落实课堂登记表、及时反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请假情况时有发生。而请假人员,课任教师不一定知晓。因此年级组设计了课堂情况登记表,登记表由班长填写班级学生请假等情况,课任教师上课前首先检查此表,核实学生请假、旷课等情况,课后填写课堂中的应急事件、教与学的效果等,并签字确认,交由班长保管。班长一星期上交年级组一次,作为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的一个依据。

(3)实施导师制。

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全员导师、每周一反馈的原则。所有任课教师均为导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选择导师,每班6门学科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6-7名学生。确定导师后,要求导师和学生每周做一次沟通。这种以自己薄弱学科为基础的导师制,在选择之初,就有天然的亲近感,便于工作的开展。导师制每周一反馈制度的设立,避免了导师只挂虚名情况,也使得我们的学生和导师每周都去思考、去总结。

(4)召开学情分析、有的放矢进行管理。

通过学情分析会,让课任教师对班级建言献策,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通过学情分析,增进课任教师间的感情,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为更好的进行教学管理提供保障。

学情分析每学期每班进行两次,年级组参与其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情分析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在饭桌上,可以在课余空闲时间,正因为氛围比较轻松,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3.我们的反思

3.1 教师间工作的不均衡。

实行班主任“大联合”管理,实践发现,存在班主任只做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每周两天管理到位,其余时间很难看见在班级出现,而班级学生又随时有情况发生,比如签请假条、生病、联系家长等情况,联管班主任对情况又不是特别清楚,管理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同时由于班主任之间到位的差异性,在学生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意见。

实行课任教师“大联合管理”,同样存在着,有的教师,走过场,甚至对学生课堂到位情况不闻不问,存在着管理的差异,而作为年级组很难对课任教师直接提要求,管理上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3.2 年级组建设还有待加强。

年级组管理包含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年级组建设等等,而往往我们只关注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对年级组建设问题考虑的较少,有时也很难做一些实际意义的工作。比如对班主任团队建设,我们通过每周的班主任例会、“疑难问题”讨论,班主任公开课来加以培训指导,但对课任教师队伍建設有时也无能为力,需要借助学校的力量。

3.3 学生自管会的培训及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各班推荐或者自荐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自管会,工作开展基本是在小组负责人的组织下完成,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培训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自管会的同学每天早中晚参加管理,年级组也很难对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奖励机制。目前除了优先推荐各项先进以外,很难有更好的办法来进行鼓励,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2012.

[2] 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2017.

[3] 鲁洁、班华.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2017.

[4]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1991.

猜你喜欢

年级组班主任学生
我的班主任①
赶不走的学生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踢毽子
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提升的年级组考核完善策略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年级组执行力研究
学生写话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聪明的学生等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