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有天才之前》教学实录与反思

2020-01-13张叶叶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天才泥土比喻

张叶叶

《未有天才之前》是鲁迅在1924年做的一次演讲,它紧扣文艺创作问题,针砭时弊,内容跨越时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意义;形式上主要采用比喻的方式环环相扣,语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本文结合这一文本的教学设计,呈现教学反思,探究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落实于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通过喻证法批判空喊缺乏天才、实际却扼杀戕害天才的现状,呼唤营造产生天才的环境的写作意图;

2.通过语言的研读,把握作者抨击现状、维护青年、渴望天才过程中饱含的强烈情感;

3.联系现实,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的研读,把握作者抨击现状、维护青年、渴望天才出现的强烈情感。

(三)教学过程

导入:西湖大学的筹建与发展

千百年来,时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是共通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代人,无论职业、无论身份,都为这种渴求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2016年12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担任首任院长,马化腾、王健林等多位企业家捐赠的中国第一所民办高等研究院——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宣告成立,是为西湖大学的前身。在成立大会上,校长施一公发言表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近两年来,这所大学择优聘用了近百位世界级科学家,致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者、国际化高等学府。

这是当代人的努力。而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在文艺界盛大要求产生天才的当时,作为青年人人生导师和新文化旗手的鲁迅,又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次演讲,感悟一份真情。

1.初读感知

这是一篇在校友会上的演讲,肯定有其写作的缘由。快速浏览整篇文章,说说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预设:现在社会急切要求天才产生,而实际做法却在扼杀、戕害天才,所以想和大家讨论如何培养天才。)

概括提升:评论现状、提出观点、求取认同、改良社会。(议论的针对性。)

2.品读悟情

一场演讲最成功之处,不只在于表达出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更在于台下的观众能产生共鸣,各有各的收获。今天咱们来当一回听众,想象自己坐在彼时的听众席上,谈一谈听到这场演讲后,你收获了什么。

问题1:你收获了什么?(本文主要讲了什么观点?)

明白道理——天才的产生,必须要先有民众。

感悟情感——民众的迫切重要性。

问题2:为何认同这个道理?(鲁迅是怎么说服你的?)结合文本句子作答。

观点准确: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板书:唯物主义观点。)

比喻贴切: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板书手法、内容及相似处“生长环境”。)

问题3:想想鲁迅为什么用这个比喻,可以用别的比喻来代替吗?(参考:譬如想有宝剑,一定要有好的磨刀石,似乎“宝剑”和“天才”的相似处还更大。)

明确:1.花木除了要有土之外,自身的成长能力、外界的环境也会影响其成长,强调人才也有其能动性;

2.花木乃常见景物,所以天才的产生是可能的,给青年以希望,也是应民众的迫切希望而言;

3.做“土”看上去人人可为,而土培育花木十分普遍,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小结(方法点拨):没有土,便产生不了花木;没有民众,便产生不了天才。人人都可以做泥土,作为民众易于接受,“泥土”的存在具备可能性(板书“可能性”)。所以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喻理含情。在议论文中,这种借助比喻的手法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喻证法。它和比喻修辞的区别就在于:比喻修辞可以形容单个的对象,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加深读者对本体的印象;而喻证法通常运用于完整的某个观点,更强调形象化说理,指向的是道理的生动化,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问题4:民众只要做土就可以了吗?

明确:要做泥土,不要做灰尘(板书“泥土”“灰尘”和“能产生天才的民众”“不能产生天才的风气”,对应两组比喻。)

问题5:这也是一个比喻。具体指代的是什么环境?

明確:“整理国故”和“崇拜创作”。一个是盲目复古,一个是单纯模仿。

问题6:这个比喻恰当吗?

明确:灰尘的特点在于不踏实(随波逐流)、不坚定(随风飘散)。而以上两种风气的民众都属于不拥护新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读死书而脱离实际革命斗争”“眼界狭小”,生长没有根基。十分形象且易于理解。

问题7: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当时的情感吗?结合文本谈一谈。

明确:十分迫切、严肃的!

(1)带感情朗读原文——“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明确这是递进的句式,说明事情的严峻性!当时的文艺界要求要“天才”,行为却背道而驰,留给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

(补充背景: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前期后期,通常认为是1915—1923年,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同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基本内容为“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即,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的思潮刚在现代文学的大地上传播,新青年、新文化刚刚兴起,面对“整理国故”、“崇拜创作”、恶意的批评可能带来的戕贼,鲁迅此时内心是十分焦急、愤怒的。)

(2)关注用词:荒谬绝伦、戕贼、老衰、腐败、无可救药、疯子、老先生、不平家,明确严肃、讽刺用词说明事态的严重性!

问题8:做了灰尘,就生不出好花、乔木来。从核心的比喻“土”中生出了新的喻体,“泥土”和“灰尘”,前后相互照应,推进了议论。相应地,灰尘便长不出好花、乔木。还有没有别的情况?

明确:还有在长了嫩苗的土上践踏的情况。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会产生一碟子绿豆芽。

问题9:绿豆芽是比喻什么?

明确:非天才。(引导:整齐而生命力不旺盛,腐坏之后生出的枝芽,指天才被扼杀。)

(板书“绿豆芽”“天才、民众都被扼杀”与“践踏长了嫩苗的土”“扼殺天才”两组相应比喻。)

小结:没有土,便产生不了花木;没有民众,便产生不了天才。有了土,却只有做泥土,才能产生好花、乔木;如果做了灰尘,甚至长了幼苗的土被践踏,所以我们要做能产生天才的土,而不要做灰尘。实在是说明了“泥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板书:必要性、重要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喻证法,民众能更形象地从这场演讲中收获这个道理。

问题10:做“泥土”是可能的、必要的、重要的,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到些什么信息?

明确:号召了我们怎么做“泥土”。

问题11:这就是具备策略指导意义,指向方法的可行性。(板书“可行性”)有哪些可行的策略?

明确:包容收纳新思潮。

小结:鲁迅先生提出了“泥土”存在的可能性、必要性、重要性,也为怎么做“泥土”做出了指导,通过“土”和“花木”这两个核心喻体加以延伸,关联主旨。我们甚至可以想见,当鲁迅先生说到社会现状的时候那横起的愤怒的一字眉,而在呼吁民众时那渴望的眼神!一篇阐述观点的演讲,以理服人是必需的;而只有饱含深情,才足以动人。

3.拓展延伸

距离这场演讲过去95年的今天,你又通过这篇文章收获了什么呢?结合具体事例,带入不同的身份来谈谈。

青年人成长需要好的环境;

青年人自己也要不怕流言蜚语和肆意的评判;

如果做不了天才,也要好好做泥土;

做人做事眼光都不要局限于一隅,要开阔思维;(山寨)

不要害怕接受,而要从接受中创新;

泥土有的时候比天才更伟大。

总结:天才难得,而泥土却人人可以做。我们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那就守护好自己的内心,“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如果成不了天才,就守护好自己的园地,做有泥土精神的人,包容支持,这也正是泥土伟大的地方!正如本课开篇提到的西湖大学的建立,在西湖大学官方网站上,挂着校长施一公的愿景:

我们期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浙江杭州,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立足中国大地而又充满中国特色的高等学府,西湖大学。这里,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一批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做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施一公

(齐读)

就是一群具有“泥土精神”的天才做的事情,以生命影响生命,有大师在的大学,民族有未来,国家有希望!

二、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以文章主要论证法——喻证法为授课主要内容,和学生一起品读鲁迅文本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一喻贯穿全文的论证手法,强调议论文文本的情理兼备,思考本文的现代意义,以冀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性,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综合来看,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全球教育理性的回归,它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即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制高点,以新的姿态呈现给关注未来教育走向的人们,它的实质内涵是直面未来教育,聚焦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从内容上看,本课教学从演讲类议论文本的针对性谈起,切入文本主要观点,也是关涉提升学生的演讲实际技能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方法上看,本课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法,注重文本意识、生本意识,着重逻辑分析和对比探究,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和议论辨析能力,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终极指向在于立德树人。

就语文学科整体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主要涉及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沟通与合作、学会学习、主动适应与创新、语言符号与表达、人文与审美等,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核心依据。

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因为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论证严密,比喻精准。通过本文核心比喻“泥土”和“花木”的运用,鲁迅先生含蓄而深刻地论证了民众培养天才的道理。我通过其他的一组比喻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品析语言较好地区分了比喻修辞和比喻论证,并弄清楚比喻论证的深刻含义——生动论述及严密论述。课堂较多采用朗读形式进行文本呈现,让读者真切感受议论文本的情感张力,更贴近文本和语言本身。在作业拓展部分,要求学生熟悉运用比喻论证讲一个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通过分析核心比喻喻体和衍生喻体的关系以及其对于全篇论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梳理中理解概念的同时活跃思维,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课前思维导图,课后复习板书,更是直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引导学生感悟议论文逻辑性背后真正驱动的情感性,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革命“斗士”,既是消除学生对于看上去较为枯燥的议论文本的畏惧心理,也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带着一颗真心去感受真实的思想,得到共情,感悟审美。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则让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感悟中国文字的含蓄深刻及一代思想家的文思泉涌,将思想文化化的过程直观呈现,引导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结语处联系实际例子(西湖大学的创立和努力)延伸“泥土”的现实意义,达到情感的共鸣,理解当代人的伟大精神。

“以人为本”是这堂课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鲁迅先生强调的是“人”,文本要将这个“人”字传达给学生,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以生命影响生命。

猜你喜欢

天才泥土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泥土
买椟dú还珠
泥土中的功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喻
天才的童年
呼吸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