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及对策研究
2020-01-13白天秀
摘 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举措,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需要运用科学对策进行改善,创新德育教育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原因,通过探索设计多种校园活动、做好基础教育教学、加强价值观念教育、发挥家庭社会力量、探析古典文化精髓、開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关键词: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校园活动;教育方式;实践活动
一、 引言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包括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有金钱观和分配观;政治价值观有信仰、爱国主义观念、民主与法治观念、权利观念等;文化价值观有对于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观念、官本位和能力本位、服从和自主等;生活价值观有个人和集体观念、个人与他人观念、竞争与合作观念、义利观等。由于受到新时期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加上互联网与智能设备的普及,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价值观偏差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更好的发展。
二、 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具体情况
中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存在诸多的偏差问题,通过对多个班级和多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首先是主体性比较缺失。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短浅、学习不够勤奋、实践能力较弱、集体意识淡薄。很多中学生只是跟随教师同步学习,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长期与短期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比较短浅,对于个人成长与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中学生学习不够勤奋努力,比较依赖教师,受到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影响较大,学习训练相对不足;很多中学生平时很少参与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生活常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受到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信奉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为中心,忽视集体利益,没有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缺乏为他人、为集体奉献的责任意识。
其次是缺乏远大理想信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不良社会思潮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功利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形成金钱至上与拜金主义的观念,在为人处事方面存在功利化问题,做事急功近利、学习较为浮躁,与人交往时不够诚信,有的学生虚荣、追求享乐与物质生活,表现为超前消费主义,在物质与欲望的影响下,逐渐丢失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最后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知道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水平较低,没有形成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意识,很少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民生福祉、国家大事、国际事务等不够关心,沉迷于娱乐八卦等信息中。
三、 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产生原因
根据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教学经验可知,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忽视对学生人格品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缺少独立人格的教育,重视智育教育而轻视德育教育,并未将立德树人理念纳入教育教学的体系中,忽视挖掘与培养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较少组织校园活动;二是市场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外来文化等相关信息,对于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利影响;三是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较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忽视对自身价值观的建构,在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四是受到周围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如由于从小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加上长期住宿,导致其家庭意识淡薄,亲情缺失,无法形成感恩与家庭责任观念。
四、 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解决对策
(一)设计多种校园活动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到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具体情况,分析产生价值观偏差的主要原因,能够破解目前学生价值观教育坚冰。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更好的发展,应该先设计多种校园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感恩意识等。
比如,设计“探析国旗和国歌的由来”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国家象征的历史由来,了解建国以来的国家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设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分班级与分组参与这项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与中国梦的理念相结合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设计“我为父母做件事”的活动,培养学生孝亲敬老观念与感恩意识等。在这些校园活动中,往往需要班级合照与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进而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二)做好基础教育教学
课堂教育教学是中学阶段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对于以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价值观偏差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好课堂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立志成才和报效祖国的思想观念。
比如,不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三门主科,还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归纳与总结,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相应拓展,以此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立志成才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三)加强价值观念教育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思政教师、其他学科教师等应该结合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在班会课与其他课程中渗透价值观的教育,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价值观念教育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诚信品质等。
比如,关于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的教育,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上各类职业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图片、央视采访视频等,比如,初冬时节,天还没亮,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工作;炎炎夏日,铁路工人冒着酷暑检修机车;寒冬腊月,电力工人爬上电塔检修电路故障;疫情期间,医生与护士穿着里外三层坚守岗位。通过展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工人,启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者的伟大。对于诚信品质的教育,教师也可以引入相关资料,或者引入学校中的一些小事,更好地培养学生。
(四)发挥家庭社会力量
纠正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问题,还需要发挥家庭与社会的力量,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责任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全面的发展。
比如,因为家庭环境与父母教育的影响,加上中学生长期住宿或者父母外出务工,中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导致其家庭观念淡薄,亲情缺失。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感恩教育着手,结合“孝文化”与孝亲敬老的观念,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品格。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借助图文资料,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不易,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让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松紧有度,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五)探析古典文化精髓
中国古典文化也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傳统文化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高扬道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最终的精神归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析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比如,中国历史是古典文化的精髓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析中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引入西汉卫青与霍去病北击匈奴、唐代对倭的白江口之战、明朝对日的壬辰海战等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引入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列强侵华史,激发学生民族耻辱感。通过古代史与近代史的鲜明对比,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引入古典文学、传统节日等内容,同样也可以进行爱国教育。
(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中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还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
例如,中学可以在一些特殊节日期间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去烈士陵园扫墓等;在劳动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向本地环卫工人献爱心的活动,比如为他们购买一份爱心早餐等;在重阳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为敬老院服务一天的公益活动。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中学生价值观取向偏差的具体情况、产生的原因,从校园互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探析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感恩意识、社会责任、公德心、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相关举措,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价值观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祁世辉.农村寄宿制中学生价值取向偏差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名师在线,2020(6):10-11.
[2]杨雨露.初中生教育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心理学进展,2019,9(5):858-863.
[3]陈寿春.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对策分析[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2018.
作者简介:
白天秀,甘肃省张掖市,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