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封信

2020-01-13李漫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纸背书手电筒

李漫

阿蜻的信在四月如期而至。

樱花抽了芽,些许骨朵急不可耐地绽放了。草地新刷过一般,荣荣地绿着,树木也抖擞地换了一层绿。雎宜将自己从书山中拔出,脚下生风,跑往收发室去拿信。

从收发室出来,雎宜一路小跑,怀中的信封鼓鼓囊囊,却仿佛没有重量,连脚下也是轻飘飘的。

高中三年,雎宜过得很规律,埋头学习,累了读书、听音乐,还有写信。读信和写信是雎宜释放长久以来的无措的最好方式。那个写信来的人自然是阿蜻。

雎宜觉得她和阿蜻是彼此灵魂的另一半,散落在两地,却能循着相同的轨迹生活,有着相同的梦想和心绪。她们喜欢等待,翘首以盼那遥遥而来的信。信往往承载了两人半个月、一个月的生活日常,平凡缝隙里塞满了欢喜和挂念。用阿蜻的话来说就是:“我真羡慕这信,能够路过沿途的好风光,代替我晃晃悠悠奔来见你。”

这个月的信依旧是阿蜻平白细碎的日常,厚厚一叠,纸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雎宜能够看出阿蜻是在何种场景写下的。这张字迹工整,还贴了手账贴画,很明显是在每周一次的休闲时间写的;这张纸条奇形怪状,字又小又潦草,可能是上课开小差,偷偷写了几行又清醒过来继续听课。

雎宜把它们拼凑起来,看得津津有味。看了几张,她把剩下的叠好收进抽屉,又抽出模拟卷做起来。

越临近那个“截止日期”,雎宜就越紧张,平时做题正确率挺高的,但一到模拟考总是莫名其妙地会多错一些,寒假好不容易熬过的瓶颈期似乎又要卷土重来。别无他法,雎宜只能抓紧时间练习,调整自己的状态,尝试放松心情。

晚上,雎宜照例在床上支起小桌子,打着手电筒做英语选择题。做着做着,呼吸渐渐重了起来,雎宜感觉眼前蒙着一团雾,她想甩头,但头很沉重,倔强地不按照她的心意来,慢慢低下去。雎宜一手握着手电筒,一手抓着笔,头越来越低,最后抵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知道是夜里几点,雎宜猛然惊醒。寝室静悄悄的,雎宜匆匆关了手电筒,把试卷收好,钻进了被窝。脸贴在柔软的枕头上,只这几秒的工夫,雎宜便忘了刚刚的梦,但心还悬在半空,想着要把这件事写下来,说给阿蜻听,但困意一阵阵袭来,雎宜抵挡不住,又睡了过去。

生物钟使然,照常早起。天才微微亮,教室里已经有几个人坐着小声背书了。雎宜打开后排的灯,接了杯热水,一边小口抿着,一边用眼睛逡巡昨晚放在桌面还没来得及更正的试卷。接下来的日子,时钟越转越快。

日光一天比一天亮得早,天色一天比一天明朗,窗外的树冠呼啦啦突然膨胀了一倍,绿意更加浓厚。雎宜的心像强风里的风筝,被吹得近乎失控,像是要被撕裂。只是面上,她仿佛还是那么镇定自若,胸有成竹。有那么一会儿,雎宜觉得自己都把自己骗过去了。

五月中旬,同学在收发室拿快递,顺便把雎宜的信也带回来了。

还是阿蜻的信。只是这次信封薄薄的,捏起来好像只有一两张信纸。雎宜犹豫了一会儿,没忍住,拆开了。入眼是阿蜻清秀的字迹。

雎雎:

展信安。

学校的杨梅树结小果子了,今年结的果子特别多,我捡了一个吃,特别酸,眼泪都给酸出来了。

围墙那边的爬山虎已经爬满半面墙了,下午的时候站在墙边背书,看到它映在墙上的影子特别好看,很想拍下来。

你那边是什么好光景?

接下来你要对我说的话我都知道了。

我们是双子星,在不同的轨道,却有着相似的轨迹,你在经历的,我也同样经历着。

任何人的安慰都只是一根火柴,只能在擦亮的瞬间在我们心间闪一闪。我们没办法靠着这光亮拨开心中的迷雾。真正有光的,是我们自己,能带着自己走出困境的,只有自己。

虽说如此,但我的安慰对你来说应该能亮得久一点吧。能不能足够支撑你找到心中的亮光呢?

我知道你的心泥泞沉重,你畏惧惶惑,但只能继续向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在那个“终点”跌倒。

是不是一切的得偿所愿都需要这样一番挣扎?我们陷在里面挣扎了三年甚至更久,好不容易快要到达终点,却又胆怯了。

不要怕,雎雎,什么都不要怕。世上多的是徒劳无功的事,可我相信我们经历的这一切不是:起早贪黑一点一点熬出来的进步不是,废寝忘食积攒出来的知识不是。这些你我都清楚。

不要怕,放开胆子去做。或许高考就是谨慎小心、按部就班地活了十多年的我们的放胆一搏。

这是我给你写的最后一封信。

从今往后,我们不再写这浪漫古老但是磨人的信了。有什么话,我只想当面说给你听。

六月会是很美好的一个月,无论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会拥有与今日不同的人生。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悲观只是浮云,千万不要让它遮住你的眼睛。

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我们都会得偿所愿的。

爱你的阿蜻

雎宜有些意外,前几天她也寄出了最后一封信,想必这时候阿蜻也收到了。原来她们同时为彼此寄出了信。

雎宜低下头,脸贴在信纸上,笑了。把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雎宜终于挪开了眼睛,把信纸折好,郑重地夹进习题册。

日子燥热,嘴唇一日比一日干渴,刘海长得飞快,遮住了眼睛,被别到头顶,露出额头上的痘痘。下课铃响了,却很少有人抬头。

所有人都等待着那个“截止日期”。人生的漫长录像带卡了一下,而后恢復正常。这个夏天被分成两截,前半截被迅速地遗忘,但某些细节被留下,后半截开始变得漫长。

所有曾想过、未曾想过的事情都如期而至了。等待漫长,在抵达之后却又恍然,梦一般结束了。只是,下一个等待接着到来。人生是一段又一段的等待,这个截止日期到了,还会有下一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截止日期。最后一封信里是对未来无尽的期许,雎宜和阿蜻会抵达,我们也终将抵达。

编辑/胡雅琳

猜你喜欢

信纸背书手电筒
时间手电筒
浅谈背书涂销制度
玩意
给你写信
给你写信
给你写信(节选)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
论期后背书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