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年后拉斐尔“重返”人间

2020-01-13谢琛

中国收藏 2020年4期
关键词:拉斐尔达芬奇愿景

谢琛

《拉斐尔自画像》

拉斐尔在此处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败北的恐惧;而当他一旦溘然长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拉斐尔的墓志铭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作家Pietro Bembo为拉斐尔所写的墓志铭,揭示了这位天才神迹般的艺术成就。拉斐尔在37岁时英年早逝,在他死后,其生前赞助人之一的教皇下令将他安葬于万神殿。他的工作生涯仅相当于达芬奇的二分之一、米开朗琪罗的三分之一,但三者却一起被并峙于“文艺复兴三杰”的宝座之上。不同于暴躁刁钻的米开朗琪罗,也区别于神秘疏远的达芬奇,拉斐尔以其俊美的姿容和优雅的举止悠游于宗教和世俗权贵之中。他的一生是被爱情、财富和权力持续眷顾和滋养的一生,并将这些人世间最能令人意乱情迷的元素,幻化成细腻柔情的瑰丽画作。

《年轻女子肖像》

出发,去更荣耀处

拉斐尔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乌尔比诺,母亲在他8岁那年因难产去世。父亲GiovanniSanti是当地公爵的宫廷画师,受惠于此,拉斐尔不但自小在绘画技艺上得到父亲的真传,也练就了宫廷生活所需的优雅举止和社交技能。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拉斐尔师从Perugino,很早就开始承接委任项目。现在已知的拉斐尔最早的委任作品是在其17岁时创作的,为距离乌尔比诺不远处的圣阿戈斯蒂诺教堂创作的《巴隆茨祭坛画》(BaronciAltarpiece)。遗憾的是该祭坛画损毁于1789年的地震,1849年后其遗存散落于各地不同的收藏中。

初涉画坛不久的拉斐尔就在乌尔比诺及其周边地区快速走红,但他的野心并不满足于此。1504年,拉斐尔在21岁那年,带着乌尔比诺公爵的推荐信来到了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在那里迎接他的不是唾手可得的荣誉和喝彩,而是空前激烈的竞争。彼时,29岁的米开朗琪罗已经完成了那件震惊世人的雕塑——大卫,50岁出头的达芬奇也已将蒙娜丽莎的神秘面容描绘完成。在这里拉斐尔潜心研习了佛罗伦萨城内古代大师的遗迹,及同时期的达芬奇等人的技法。

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和娴熟的社交能力,拉斐尔在佛罗伦萨崭露头角,并在1508年受教皇朱利叶斯二世之邀移居罗马,自此开启其艺术创造力发挥到登峰造极的时期。在罗马,他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教皇在凡尔赛宫内的私人图书馆的壁画,这个项目的出色完成使得拉斐尔得到了教皇的青睐,并在后来陆续承接了使徒宫内4个房间的壁画,这就是著名的“RaphaelRooms”(拉斐尔房间)。其中签字厅内的《雅典学院》(TheSchool of Athens)和《圣礼的争辩》(Di sput e)都堪称史诗级的作品。《雅典学院》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场景,整个构图如同舞台空间一样,其中在透视点位置上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边背景的墙壁上是阿波罗和雅典娜二神的雕塑,古希腊罗马和拉斐尔同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都被集中在一个空间,表现了人类智慧的恢宏。

《年轻女子肖像》

骑士的愿景

在拉斐尔的作品中,女性形象非常多,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不仅是严肃拘谨的德行典范,还是能引发观者遐想的美丽化身。从这个角度上讲,拉斐尔的启蒙意义在于带领人们走出中世纪森严宗教环境下的禁欲主义,让人重新认识到人体,尤其是女性身体的美,这和拉斐尔本人的经历和理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拉斐尔自己曾直言不讳美人对自己创作的重要性,“坦率地告诉您,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女人,然后选出最美的那一个作为我的模特”。16世纪的传记作家Vasari曾评价道,拉斐尔非常多情,他喜欢女人,总是殷勤地为她们服务。

艺途坦荡的拉斐尔曾与红衣主教B i bbiena的侄女订有婚约,但是相比与婚姻,拉斐尔显然更享受单身生活的自由,所以至死都没有完婚。他最有名的情人MargaritaLuti,一位面包师之女,在拉斐尔生命最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一直陪伴其左右。虽然我们对Margarita本人的事迹知之甚少,但是所幸拉斐尔的很多画作都是以她为模特创作的,这让我们在5个世纪之后,依然能一睹芳容。除了现藏于罗马国家古代艺术美术馆的《年轻女子肖像》(PortraitofaYoungWoman)和佛罗伦萨帕拉丁美术馆的《戴着面纱的女人》(TheWomanwiththeVeil)这两幅作品外,据艺术史家研究,包括《坐在椅子上的圣母》(MadonnaoftheChair)以及《西斯廷圣母》(SistinaMadonna)在内的很多圣母题材的作品中都有这位情人的身影。

《戴着面纱的女人》

《骑士的愿景》

除了这些直接刻画爱人容貌的作品外,在拉斐尔的众多画作中有一幅或许最能表达其本人的爱情观。《骑士的愿景》(VisionofaKnight)这幅寓言作品描绘了年轻的士兵Scipio在月桂树下休息时产生的幻觉或愿景,位于左侧手执书剑的女子代表道德,位于右侧手持鲜花的女子则象征着欢愉。前者通过战争的胜利向士兵授予荣誉,后者则向其许诺生活的轻松和宁静。在此画中,拉斐尔并非将“道德”和“欢愉”对立起来,处理成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而是通过和谐的人物表情和画面构成,向观者传达出一个这样一个理念,即理想的士兵应该追求这二者的结合。

拉斐尔的遗产

1520年,37岁的拉斐尔猝然离世,死后被埋葬在罗马的万神庙中。他在罗马度过的12年光阴被视为其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期间创造了很多不朽的佳作,留下了未完的遗作,及后世对其不曾停止过的赞美和争议。

教皇利奥十世曾委任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设计过10个挂毯,这些挂毯在拉斐尔死前一年完工。挂毯的设计草图揭示了拉斐尔在刻画表达情感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时所使用的巧妙的视觉语言,对于自然和古罗马场景的高度还原能力,对于戏剧场景的敏锐感知和塑造力,他所创造的范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欧洲叙事历史畫的传统。目前设计图纸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V&A)博物馆,挂毯实物则存放于梵蒂冈。

拉斐尔所占据的文艺复兴制高点的位置,及其承载的绘画在技术层面上臻于完美的典范意义,成为后世一些艺术家们对学院派进行挑战的着力靶心。19世纪中期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即所谓的“前拉斐尔派”就将拉斐尔作为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他们否定了以拉斐尔为代表的对绘画在技艺层面上的极致追求,转而认为文艺复兴盛期之前的作品中有更真挚的情感表达和质朴天然的形象。无论现当代艺术将最终走向何方,这些16世纪后直至今日围绕着拉斐尔所进行的从未停止过的赞美和争议,都是这位文艺复兴大师留下的伟大遗产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拉斐尔达芬奇愿景
一起向未来
研究:拉斐尔或死于“与新冠相似的肺病”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爪形手”致达芬奇未画完《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评画
达芬奇想飞
名叫拉斐尔的女孩子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