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多方共赢惠民
2020-01-13宋泽宇
宋泽宇
“我曾经是一名设计师,在深圳工作,得了丙肝后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回老家靠网上销售农产品维持生计。当时已经有可以治愈丙肝的药品,但几十万的治疗费我负担不起。”
湖南常德的周先生一脸无奈:“过了两年,我去做第二次检查,药价已经降到了几万元,但我还是用不起,只能先做保守治疗。”
但是,2020年1月1日最新医保目录执行后,3种丙肝原研药被纳入医保,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5%。医保落地后,周先生只需自付过去5%左右的费用就可以规范治疗,用药负担大大减轻。
政府在医保谈判中的“灵魂砍价”引发全社会关注。
去年11月28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对外公布,本次共涉及150个药品,包括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有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
其中,新增谈判药品谈判成功70个,价格平均下降60.7%。3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65%左右。
本次谈判聚焦患者临床治疗需求,满足医保基金支出可行性,大大降低了患者自付部分负担,成功将一批认可度高、新上市且临床价值高的药品调入目录,癌症、罕见病、慢性疾病用药及儿童用药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丙肝药竞争性谈判成效显著
近年来,围绕药价,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通过把药价压下去,促进医药卫生系统恢复公益性本质。以此来看,医保价格谈判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环。
这样,一是使医保基金可以达到平衡;二是为创新药企提供市场空间,能够通过一个可接受的价格在第一时间进入中国市场;三是为医院提供更多廉价高效的选择;四是百姓能够用到好药,用得起好药。
此次丙肝药物谈判,药价降幅之所以再次刷新纪录,是因为引入了竞争性谈判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介绍,我国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为760万至1000万人之间。此前,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大,新型药物疗程较短、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好,且治愈率接近100%。此次谈判拿到了全球少见的低价格,解决了原来药品价格高的问题。
此次有4家企业的6种丙肝治疗用药参与谈判。最终,吉利德的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和默沙东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3种药品纳入医保。
其中,作为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公司一直贯彻“革新疗法,治愈顽疾”的理念,致力于在难治疾病领域寻找治愈方案,同时提高药品可及性,帮助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吉利德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表示:“吉利德得益于中国国家药品审评审批新政,才能够快速引进全球创新药物,使更多患者享受到创新科技带来的福利和价值。此次,吉利德积极参加药价谈判,希望把全球创新药物以更低价格带给中国患者。”
罗永庆说:“做出如此大幅度降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无论乙肝、丙肝还是艾滋病都是传染性疾病,是公共卫生问题,治愈丙肝、控制好乙肝和HIV,只要做到早诊早治、规范治疗,感染者基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预期寿命和健康人群相差无几,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传染源,这对公共卫生有巨大意义。”
最终,医保谈判中吉利德公司在中国上市的4种创新药品全部进入医保目录,其中包括国际上广泛使用治疗丙肝的一线药物,大幅降低了丙肝患者的负担。
合理降价 多方共赢
让各国政府在制订药品价格政策时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兼顾可及性和医药创新间的平衡。合理价格应该是确保提高患者可及性、支持行业持续创新和医保可支付基础上的多赢。
医保谈判是创新药成功实现市场准入的重要环节,但企业认为的合理价格与政府愿意支付的价格达成统一,需要一个严谨慎重的过程。
两年前,国家医保局局长陈金甫在谈到医保战略性购买时表示:“质量尊重和技术敬畏背后是价值导向和创新驱动,医保购买不仅是当下的值与不值,更是未来中国医疗的强与不强。”因此,如何合理规划降幅,对驱动持续创新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根据前两轮的谈判药品落地经验,药品谈判成功距离患者真正获得药品治愈疾病,還有一段路要走。
从进入医保到进入医院,让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医保谈判带来的福利和价值,还需要配套政策和措施来打通最后一公里。而这需要多方合作,由政府主导,医生、医疗机构作为主体,企业助力推动。
考虑到患者治疗的迫切性,吉利德公司对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提前执行新价格。其中,HIV药物已于2019年12月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调价,丙肝药物于2019年12月20日起执行医保价格。
事实上,谈判成功后的市场准入和商业推广问题,如地方报销比例、药品招标、医院准入等,才是能确定谈判价格是否真正惠及患者,实现药品可及性的重要因素。
政府为了保证以价换量,拿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近年来,谈判成功后,产品落地速度不断加快。
为推动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尽快落地,保证广大参保患者能够如期享受到相关待遇,97个谈判药品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直接挂网。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及时组织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医疗机构根据协议规范采购。
另外,推进谈判药品及时进入定点医疗机构。各地医保、卫健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对谈判药品的配备、使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各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等及时配备、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