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尽职履责的人都是英雄
——《中国机长》观影有感
2020-01-13汤恒
●汤恒
2018 年5 月14 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 次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驾驶舱失压,气温下降到零下40 摄氏度,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无比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民航各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历经三十四分钟的生死穿越,将飞机成功备降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这场堪称奇迹的“民航史诗级”备降事件被搬上大银幕,《中国机长》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徐展开。
“中国式”的温暖和高光
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在巨大的断裂声中,副驾驶前挡风玻璃整体爆裂,瞬间,强风导致仪表台受损严重,驾驶舱气温骤降到零下40 多度,座舱失压、缺氧。机长刘传健在强风中,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副驾驶徐瑞辰的半个身子,被强大的气压差直接吸出机舱外。飞机剧烈的振动,近乎失控。而此时此刻,飞机下方是绵延不断的青藏高原,崇山峻岭,一旦飞机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机舱,飞机巨大的颠簸和极速下降,客舱里面的乘客早就感受到了。有人开始哭闹,有人开始撒泼……千古艰难唯一死,事实证明,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绝大多数人无法保持理智和镇定。
而在这生死攸关的34 分钟紧急迫降里,机上的9 名机组成员,都贡献出了最高的职业水准。尤其是机长刘传健,在寒冷、缺氧、仪表盘失灵、与地面失联等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用冻得僵硬和发紫的双手手动备降,36个动作精准无误。展现了中国民航机长无比强大的内心和高超过硬的专业技能。
这是属于中国版萨利机长的高光时刻,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如果不是这件事,普通人不会知道他们的工作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危险和压力。
强大的祖国和坚强的领导是成功的前提
不管是遇险前的机组与各地塔台及地面调度人员的无缝对接和各项专业数据的预报,还是遇险后各临近机场的迅速响应联动,实时云层等相关数据的推送,以及军方及时取消空军管制区域的训练,让出部分空域管理权,再到备降机场的跑道清空以及最后公安、武警、消防、医护等各行业人员的迅速出动、提前到达,整个过程运转高效,一气呵成。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和坚强的领导作为后盾。每当电影中出现各部门实时精准决策调度、各行业人员迅速精诚合作联动时,心中都不由地升起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我相信,也正是因为有了祖国这个坚强的后盾,机长才有底气、有信心去正确应对危机、带领大家安全落地。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克服危机的关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因为刘传健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遇到险情时应对有方、处置得当。包括其他机组和乘务组人员,安抚乘客,确保客舱安全……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专业的素养和技能,最后共同把119 名乘客安全带回地面。
正如电影中一句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事后一次采访中,刘传健说:“正是因为后舱乘务员保证了旅客的安全和稳定,才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带大家安全落地的信念。”
这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胜利,这是整个机组乘务人员的工作专业性的体现,也是中国民航的奇迹。是对“专业性”最好的的诠释。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深入了解自己从事、负责工作领域所需要的知识,熟练掌握岗位必备的专业技能,真正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当特殊情况出现、急难险重的任务来临时站的出来、顶的上去,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强大的心理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长时间的失联,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所有人都渐渐失去了信心。“身体已经到达人类体能忍受极限了。”“3U8633 这下完了。”甚至连刘传健脑海中都闪过这种想法。但强大的心理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还是支撑着刘传健咬牙挺了下来。
“只要飞机还没有摔,我一定要想办法把飞机变得可控。”这是当时刘传健心里的真实想法。
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只有不放弃,那怕屡败屡战,也能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最终走向成功。当遇到危机时更是如此,如果连战胜危机的勇气都没有,即便有再强大的本领、再强大的后盾也无济于事,只要你坚韧不拔、不放弃努力、勇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机长》的意义不仅在于给观众提供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将这些平凡英雄造就的不平凡的故事完整地展示给我们,让我们相信——宁静的时光掩盖了很多人的非凡故事,我们似乎觉得英雄离我们略显遥远。但,其实英雄一直在我们身边,每个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认真工作、勇于承担的人都是我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