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QFD理论的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2020-01-13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营过程课程

闫 萍, 荆 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阳 110136)

0 引 言

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1]。很多高校为了让大学生在热火朝天的创新活动中脱颖而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实践课程。该课程基于高度仿真的企业竞争与市场环境平台,让学生模拟真实的企业经营过程。课程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2-3],学生在模拟市场环境下,通过对自建虚拟企业的运营,理解企业经营的实质,掌握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知识,同时锻炼其决策、应变等综合能力,具有系统性与趣味性等特点。鉴于其各种优点,该实验课程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并被列为必修课程。

日本专家赤尾洋二和等[4-6]首次提出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理论,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过程。QFD 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顾客的需求完成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进而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QFD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设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过程,近几年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7-10]。本文用QFD模型对“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进行改进,以期改善课程的授课效果,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1 基于QFD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

1.1 课程教学需求调查与分析

QFD 方法要求首先调查客户的需求[11-12],通过调研对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有需求的企事业用人单位,征求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参考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搜集获取课程需求信息。调研结果表明,企业期望大学生在毕业入职后能够尽快熟悉业务流程,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教师和学生希望通过校内的实验课程学习,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个人综合素养尤为重要。对搜集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分类后,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需求分解为3个水平。教学需求的重要度分为5个等级(用1、3、5、7、9打分评价,9表示最高,1表示最低),均采用专家打分法,由企业和学院的专业任课教师对其进行打分所得出。从表1可以看出,“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需求重点方向为:职业应用能力、合作精神、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其相对重要度分别为12.33%、10.96%、10.96%和10.96%。

表1 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1.2 课程教学需求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转换

在分析了实验课程需求的重要度之后,就需要把对于课程的内在需求转化为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描述教学过程中各课程模块对教学需求的贡献和影响程度,建立面向教学过程设计的质量屋模型。首先,将“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7个课程模块:企业CEO竞选、人员招聘、企业Logo设计与海报制作、团队展示、企业设立期、企业经营期以及经验总结与交流。

(1) 企业CEO竞选。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召开动员会,使学生了解企业经营虚拟仿真课程对学生就业以及创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企业成立、企业运营等各方面的兴趣与积极性。在动员会后,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机构负责人CEO的竞聘。学生自由竞聘演讲,再由学生、教师投票确定各个机构负责人的人选。此环节主要锻炼学生对就业创业的期待以及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2) 人员招聘。各个企业的CEO分别组织企业内部的人员招聘,确定招聘场地,绘制并张贴企业招聘海报,企业CEO面试招聘人员。其他学生撰写投职简历,到相关企业应聘。企业CEO则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确定合适的人选。

(3) 企业Logo设计与海报制作。企业内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并绘制企业宣传海报。企业宣传海报的制作,主要是进行企业形象设计,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执行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4) 团队展示。企业团队展示,主要包括企业的文化标语,发展规划与愿景及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与分工等,同时也可以进行团队的才艺展示。

(5) 企业设立期。为了完成企业设立的业务,各个企业需要派专员到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机构完成企业设立的相关流程。基于实验室环境下的跨专业综合实训软件平台,学生通过线上填写单据投递,线下办理具体业务的方式,同步完成线上和线下的企业用户注册流程,使学生了解企业设立的流程和业务。

(6) 企业经营期。企业购买或承租厂区、厂房和仓库,组织原料的采购和成品的生产,通过市场调研及分析,核算生产成本,制定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公司、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服务机构为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提供货物揽收与运输交付、市场监管和企业年检、企业增值税纳税、银行抵押贷款等业务。上述业务都在实训软件平台内,通过线上投递单据和线下办理业务的方式同步完成。学生模拟企业经营,体验市场竞争,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7) 经验总结与交流。老师为优秀员工和绩优企业颁发证书及奖品。绩优企业和员工总结交流自身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

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法对上述各课程模块的重要度以及相关度进行评判,计算得出各项的重要度,课程模块的重要度=∑wipij。其中:wi表示每一项课程需求所代表的重要度;pij表示课程教学过程各模块与课程需求之间的相关联度。

从表2可以看出,企业设立期和经营期这两个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值较大,分别为20.82%和22.21%;其余各个模块的比重相当。对于这两个重要度值比较大的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相关能力的重点内容,需要加强对其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学过程设计的转换是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为教师改进授课效果提供了指导方向。

表2 课程需求到教学过程设计的转换

1.3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到就业指导方向的转换

为了实现通过“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系统地将经济与管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达到经济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素质要求,需要进一步确定教学过程设计对学生就业指导方向的影响。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物流管理、金融贸易、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几个行业。表3详细描述了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到学生就业指导方向的转换过程。在上述4个就业方向中,比重值最大的是市场营销行业所占的比重值为29.65%,其次是金融贸易行业,比重值为27.01%,最后是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行业,比重值分别为22.77%和20.58%。通过教学设计到就业方向的转换使教师和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未来不同就业方向的影响,为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2 课程教学设计改进

(1) 将理论基础知识融入实践操作过程。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效地融汇到实践技能的训练过程,为学生打造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平台,进而满足经管类相关专业进行跨学科技能训练的素质教育[13-14],以及新的经济环境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表3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到就业指导方向的转换

(2) 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通过设计流程作业类、现场任务类、创新业务类等多种训练模式,完成对学生在业务处理、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革新实训教学过程设计,利用任务学习、动手操作、作业反馈、创新提升的循环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3) 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与创业技能。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企业品牌建设、产品生产、供应、销售到房地产的经营,再到金融市场的银行贷款等各个阶段。学生在企业动态经营运作和竞争博弈的过程中,必须洞悉行业的变革信号,准确寻找市场的机会,评价企业的竞争地位所面临的威胁,甚至评价短期决策所带来的长期后果。通过企业模拟经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商业洞察力、挑战机遇和管理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积极的战略思考者、计划者、分析者以及决策者。

3 结 语

面向经济环境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高校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15]。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以离散型生产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驱动,模拟企业真实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仿真经营,办理相关业务。通过让学生“沉浸”式的体验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决策,承担岗位职责,实现在条件苛刻、瞬息变化的经营环境中磨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承受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及创新与合作精神。利用QFD理论,分析“经营管理虚拟仿真实训”的课程需求与教学设计的关联关系,以及教学设计对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为课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学生就业和创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经营过程课程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