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特长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2020-01-13刘朝跃石天文
刘朝跃,石天文,周 松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1 引 言
桐梓隧道是兰海高速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的重点工程,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全长10 497 m,最大埋深649 m,单向上坡,纵坡坡率1.75%,单洞建筑限界为17.65m×5 m,设计速度100 km/h;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隧道地处黔北高原北部大娄山脉延伸偏转部位,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区内主要山脊走向基本保留了早期隆起雏形,地势总体特征为中部高两端低,最高点海拔1 729.9 m,最低点高程592.3 m。
2 区域地质特征
隧址区复式褶皱及断裂发育,断裂有4条。隧道穿过的地层单元共17套、累计穿越不同岩性34次,其分布特征受构造控制明显,因复式褶皱及断裂作用,分别在隧道进口、洞身及出口段穿越了相同地层单元,岩性有灰岩、泥岩、煤系地层等。场区碳酸盐地段岩溶发育,在分水岭地带岩溶以洼地、落水洞为主;斜坡地带洼地、落水洞加大;河谷及沿河地段为溶洞、地下河,从分水岭至河谷明显增强,如区内的龙洞塘及马打洞地下暗河;厚层灰岩岩溶形态较大,地下洞穴发育,岩溶化程度高;陡倾褶皱中的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呈条带状相间分布,岩溶多沿构造线走向发育;岩溶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一般0~100 m岩溶发育强烈,以洼地、落水洞为主;100~250 m发育中等,以溶隙为主;250 m以下发育较弱,主要为溶蚀孔洞。
3 水文地质特征
隧址区地处綦江、赤水河及乌江水系分水岭部位。大气降水是场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补给方式为降水形成的片流、地表迳流通过裂隙、溶隙、落水洞等下渗补给。从全区情况看,地形较陡峻,降水渗入后,形成的水力坡度较大,虽然溶隙溶洞及管道曲折多变,但地下迳流普遍迅速;排泄区为谷地及河流,地下水大都沿岩层面分布。隧址区浅埋区地下水埋深小于50 m;深埋区下水埋深50~100 m,局部地段大于200 m。
区内发育两条暗河,其中龙洞塘暗河整体位于隧道区东侧,管道全长13.5 km,尾部从隧道上侧200 m处通过,隧道开挖存在袭夺暗河水体的风险;龙洞塘地下暗河位于隧道区西侧,全长2.8 km,暗河与隧道之间受泥岩层阻隔,对隧道影响小。
4 水文地质单元分区
依据地表分水岭及水文网所起的控制作用,将区内分为3个水文地质区7个亚区。
I1区:面积25.65 km2。含水岩组主要有P2q、P2m、T1m灰岩及S1l、S1sh等粉砂岩,分别形成裂隙溶洞水、溶洞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以P2m最为突出,其洼地落水洞发育,补给范围跨过分水岭形成水量较大的龙洞塘地下河。受背斜控制,地下水沿背斜两翼及倾伏端弯转径流,自南而北再转向西顺层排往松坎河。
I2区:面积17.75 km2。含水岩组为P3c、P3l、P2m、P2q灰岩、泥岩等为岩溶裂隙溶洞水、溶洞裂隙水,以P2m为主,其洼地落水洞发育,有马打洞地下暗河分布。地表分水岭与地下分水岭一致,地下水沿向斜轴部和两翼由南往北排泄。
II1区:面积11.48 km2。含水岩组有P2q、P2m、T1m灰岩及S1l、S1h、P3l、P3c、T1y泥质粉砂质,形成裂隙溶洞水、溶洞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受洼地落水洞影响,P2m地下水反向越过分水岭进入龙洞塘地下河,少部份向南运移。除此,地下水总体顺背斜轴和层面由北向南径流。
II2区:面积4.42 km2。含水岩组以T1m、T1y、P3c、P3l、P2m、P2q、S1l等灰岩、泥岩为主,为裂隙溶洞水、溶洞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向斜轴部较特殊,地层产出平缓,有走向断层切割,T1m灰岩顶托于浅表,下面为T1y泥岩,断层浅部导水,下部泥质含量重,沟通性差。区内地下水以裂隙及部份断裂为导水脉络,一方面就近出露,另一方面排往外面桐梓河。
II3区:面积14.45 km2。含水岩组为T1m、T1y、P3c灰岩、泥岩,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补给面有限,富水性差。
II4区:面积16.83 km2。含水层为ε2-3ls、O1t+h、O1m、O2b、O3j、O3w白云岩、灰岩、泥岩,地下水较丰富。
III1区:面积约6.59 km2。含水岩组为T1y、P3c、P3l、P2m、P2q、S1l等灰岩、泥岩,轴部有断层穿切。地下水由南往北顺层运移,排往沟谷和河谷内。
III2区:面积约3.02 km2。地下水主要为ε2-3ls、O1t+h、O2b,岩溶裂隙溶洞水、溶洞裂隙水,循坏交替较好。
5 隧道涌水量预测
区内碳酸盐岩发育,裂隙溶洞、暗河系统等错综复杂,形成了复杂的地下水网络系统。预测隧道涌水量时,用虚拟的等效介质场近似代替复杂的网络介质场,将隧道洞身视为处于一无水隔水底板,左右无限延伸的潜水含水层中。为较为准确评价隧道涌水量,采用了多种方法:(1)大气降雨入渗法,最大涌水量Qmax=194 592 m3/d;(2)地下径流模数法,最大涌水量Qmax=119 119 m3/d;③地下水动力学法192 373 m3/d。结果显示存在差异,考虑前两者方法局限性,因此设计按照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结果作为隧道涌水预测值。
6 水文地质问题预测
(1)涌水、突泥:隧道碳酸盐岩占60%,岩溶发育强烈,存在丰富的地下水,隧道穿越时易造成突水、突泥;隧道出口侧临近团圆煤矿上部采区,需重视预留巷道串通老窑积水问题;茅坝向斜轴部灰岩,含水层叠置于隧道顶板以上,地下水赋存丰富,易形成承压水,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和预报。
(2)地下水漏失及泉点干涸:隧道开挖将形成较大的集水廊道,势必对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影响,改变原有的地下水径流场。在影响范围内可能出现地下水水位降低、地表部分井、泉干枯等现象,隧道施工过程视涌水程度可采用堵排结合处治。
7 结 论
(1)隧址区可溶岩与非可溶岩交替出现,分布有多处富水构造,可溶岩段岩溶强烈,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场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隧道开挖揭露隐伏岩溶及富水带产生大规模涌水、突泥的风险高。
(2)隧址区依据地表分水岭及水文网所起的控制作用,将区内分为3个水文地质区7个亚区。隧道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92 373 m3/d。黔北地区极端天气频发,隧道开挖涌水量大,易带来涌水、突泥、地下水漏失及泉点干涸等水环境地质问题,设计及施工可采用堵排结合的形式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