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
2020-01-13周淑晶李进京
张 杰 周淑晶 李进京
(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精确定位到目标信息,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提练出有价值的信息,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可使学生掌握药物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检索、语言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等,培养运用中外文医药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与技能,并具有对检出文献进行鉴别、筛选、翻译、归纳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研论文与综述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增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工作者重中之重的任务[2]。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化学制药信息检索的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提高政治站位。
1 在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虽然设置的学分不低,但是成效却与设想相差较大。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疲沓,无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陷于孤岛化,边缘化,空乏化[3]。在此情况下,学生们对思政教育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够深入成为必然。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以互联网为主体,辅以图书、工具书等纸质资源,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如此庞大的信息体系中,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到所需文献,如何将信息应用于正确的科研和学术道路,防止价值观扭曲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良好的分辨是非能力和优良的学术道德规范。因此将化学制药信息检索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课堂为媒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 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方向
2.1 通过检索医药界名人事典,培养专业自信
专业自信是大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其中包括对专业的学科领域、就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正向认知与评价[4],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等方面[5]。树立良好的专业自信可以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好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提升学习动力,也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活泼开朗、永不服输的新时代大学生。但是部分学生并未完全从高中学习思维中挣脱出来,进入大学生活后,放任自流,无拘无束,荒废学业,以至于对本专业失去兴趣;另外,也有少许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对自己所报专业不甚了解,当正式接触专业课程后,与理想差别悬殊,极大地打击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是很有必要的。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依托网络资源,通过检索医药界著名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具有技术可行性和时间紧迫性。例如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发现了青霉素而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和其他140多项至高无上的荣誉,由于这一发明,让人类的普遍寿命延长了24岁,被公认为是救命药。再如加拿大生理学家、外科医师班廷从牛胰脏中提取出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牛胰岛素,至今已挽救了数不胜数的生命。做为医药专业的学生,应铭记在救死扶伤,实现健康长寿的道路上,技术突破没有止境,未来大有可为。
2.2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作风
大数据时代,信息正以数据存储的方式高速增长,网络服务器容量越来越大,可以实现数据的永久存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刻意安排学生检索数十年前的文献,告诫学生无论经历多长时间,一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和后来人的耻笑。引导学生端正学术态度,对学术保持敬畏之心,做到严谨、务实,保持独特新颖的创造性思维。公开发表的论文数据真实可靠,严禁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作风。
2.3 通过检索药品真伪,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做到敢担当,有作为
通过医药信息检索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快速准确地核准药品的注册信息,审批状态,生产厂家等,可以验证一些药品的真假,避免假药给人体带来伤害或延误病情。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假药带来的危害和真实案例,例如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181201批次的真糖脂宁,与致人死亡的081101批次的假糖脂宁,普通患者很难通过外包装区分真假。引导学生应用检索知识快速识别假药并深刻认识假药带来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制造假药的行为,要极力打击,消灭犯罪,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有义务去检举和监督,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对公民生命安全的一种保障。
2.4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查找一些我国医疗领域顶尖人才发表的文章,并介绍其在国际的地位、影响力和荣誉,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我国医药领域在国际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以及对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知道我国的医药研究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查找技能,提升运用的熟练度,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荣誉感,并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对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都做了详细描述,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有极强的生命力,其基本理论有不少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在2003年非典期间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2.5 检索涉药犯罪案例,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检索方法之外,还可尝试检索涉及药物制备、生产、运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自学或集体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以被称为“中国第一制毒村”的广东汕尾博社村为例,讲解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惩罚力度;再如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应泉自制毒瘾消毒品30 535克,被判处死刑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学生牢记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违法必究。
2.6 检索中外药物相关专利,对比中找差距,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
专利检索是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的制备工艺、已有药物的新功能、生物医药专利等。发达国家专利主要集中在治疗肿瘤、内分泌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对肿瘤的治疗已转向为针对分子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其中不乏明星药物。相比而言,我国药物专利以仿制药为主,集中在剂型改进和新晶型等方面,对于核心化合物的专利申请较少,缺少重磅药物。作为医药专业学生,应清醒认识到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医药创新道路上心无旁骛,顽强拼搏,对振兴我国医药事业责无旁贷。
3 结语
化学制药信息检索课程以互联网资源为依托,能较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