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训媒介中传统文化艺术传播路径研究
——以《颜氏家训》为中心的考察

2020-01-13汪俐

湖南包装 2020年2期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家训

汪俐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家训是家庭教育过程中规范性的语言及文本载体,它历史悠久,伴随家庭、家族的产生而产生,是父祖对子孙、兄对弟、夫对妻作出的训示和教诫,对家庭和家族成员具有劝谕性或约束性,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修身和齐家两个方面。修身的重点是培养子女的品德修养,谦、清、恭、慎、孝、悌、敬、友等都是德育的重要类目,还提出要勤学、勉学。齐家则首先是强化孝道,运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对睦亲、理财和理事等事项作出管理和规定,以此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和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

家训具有说服力强、通俗易流传等特点,在传统文化艺术社会化传播的历史上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不仅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上,还有赖于古代家国同构的宗法家族体系。我国古代独特的家族系统使得传统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子女的小家庭内,而能覆盖到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甚至地缘广阔的同姓村落中去,通过乡约、族规、家训、家范等形式,对整个家族的成员作出道德上的规范和约束。而这些族规和家训,则是成员们遵照、仿效的指导性文件,将其中包含的儒家伦理思想和内圣外王的修养论散播到家族各个角落。家训由此成为古代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媒介之一。如今封建时代已去而不返,但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依然存在,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因此家训依然可以成为传统文化艺术实现社会化传播的有效方式。

《颜氏家训》作为我国传统家训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不仅在分析其与封建时代传统儒家思想社会化传播时具有典型意义,也对研究家训这一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促进作用上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1 《颜氏家训》在中国家训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在中国家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内容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和以忠孝为中心的伦理观念为主,涉及伦理、修养、文学、音辞、宗教、民俗、养生诸方面,目的在于教育颜氏后代如何处世为人。历朝历代均多次刊刻,给社会带来极大影响。它是从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家训著作,流传范围广泛,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凡涉家中日常教育莫不提及此书,可谓影响深远。

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认为:“《颜氏家训》的卓越性,只有在与前后各类家训进行比较后才能真正确立。同时,《颜氏家训》超越一般‘家训’概念,具有了内容极其广泛的文献形态,其原因也只有当它在家训史上所占地位被明确之后才能有所理解。[1]”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颜氏家训》与其他家训相比,确有卓越之处,它既上承了两汉魏晋家训教子恳切的长处,又下启了唐宋明清家训内容详实化、规范化的风潮;二是《颜氏家训》在性质上已经超出了传统家训的概念,不仅限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之用,还有了“轨物范世”的功能,将教导对象的范围扩大至了整个仕宦家族,甚至深入到了平常百姓的家中。而《颜氏家训》蕴含内容的丰富性使其不仅成为了一部家训类专著,还“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考证了文字音韵,涉及到了书法艺术类等其他学问。

汉魏六朝是家训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家训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较之前代,都有了质的改变。先秦家训具有形式上的单一性(口头家训)和思想内容上的零碎性,虽然涉及到家庭伦理的诸多方面,但都没能进行充分的阐释和演绎,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理论。而汉魏六朝时期文献式家训的产生,标志着家训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为了教子训家这一明确目的而作,具有独立的、著作式的“家训”创作意识,不再零散地存在于先秦诸子的语录典籍之中。《颜氏家训》正是家训发展到这一时期,结出的第一颗硕果。它的出现代表了六朝家训发展期的结束,和隋唐家训成熟期的开始。唐宋时期的家训虽然数量很多,结构、内容也丰富完备,但总的来说,只是六朝家训文化在新时期的延续。正因为《颜氏家训》集以往仕宦家训之大成,在内容、结构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而它又是传统家训理论的奠基著作,对后世的家训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如司马光的《家范》和《居家杂仪》、朱熹的《朱子家礼》和《小学》等家训名著都受到了它的影响,而这些后世家训因为在性质上更趋近于单纯意义上的家训,也更接近于具有社会意义的倡导和教化,使得它们终究无法对兼具社会意义和多重学术价值的《颜氏家训》实现整体上的超越,故而《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仕宦家训的成熟著作,又拥有了后无来者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颜氏家训》开启了后世家训不仅旨在训家,还兼有范世的创作意图。《颜氏家训》的撰写目的虽说并不是为了轨物范世,但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以及作者切切婆心的情感劝诫,使得它在客观上已然具备了范世的功能,明代张璧评价《家训》:“以禔身,以范俗,为今代人文风化之助,则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2]614”正是此种观点的佐证。《家训》中的很多思想比如早教、睦亲等都具有普遍性,能够满足百姓日常教子训子的一些需求。因为有了这样的先例,后世家训纷纷在思想内容、体例设置上对其进行模仿和发挥,有些还有意增加社会风俗教化的内容,使之超出训家的范畴而成为俗训,譬如《袁氏世范》《琴堂谕俗编》等。因此自《颜氏家训》始,家训这一文化形式便已超越个体家族的范围,开始具有轨物范世的功能和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颜氏家训》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对于研究南北诸史、《汉书》、经典释文、《文心雕龙》、音韵学等都有助益。颜之推以其渊博的学识、传奇的人生经验和体悟,使得《颜氏家训》不独为一部家训史上的著作,还兼具有史学、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艺术学等方面的文献价值。

没有任何一部家训可以像《颜氏家训》一样,直到现在还能广泛流传,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它在内容、分量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家训的真正代表。《颜氏家训》作为家训的典型之作,在推动传统文化与艺术社会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2 《颜氏家训》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路径及特点

2.1 颜氏家族家学家风的不断传承

颜真卿撰《颜氏家庙碑》记载:“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3],这八人是颜回、颜无繇、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和颜何,其中以德行著称的“复圣”颜回评价最高,他是儒家学者世代尊崇的典范。子孙后代皆秉承先祖颜子的儒家思想和儒雅德行,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致使颜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在政治、学术、艺术、社会行为上都履行儒家传统的家族。

颜之推作《家训》的本意即为“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而非“轨物范世”,故此书对于颜门子孙来说意义非凡,受益于《家训》而将颜氏门楣发扬光大者不可胜数。颜之推的三个儿子:颜思鲁在隋任东宫学士,唐时则任秦王府记室参军,为其父编订文集及作序;颜愍楚在隋为内史官,后被贬至南阳,著有《征俗音略》二卷;颜游秦隋时为典校秘阁,唐时历任廉州刺史、郓州刺史,著有《汉书决疑》十二卷。作为长孙的颜师古则“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训诂,善属文”[4],官至中书侍郎,撰《五经定本》,著《汉书》注、《匡谬正俗》八卷;四世孙颜元孙精于书迹真伪的鉴别,撰有我国最早的形体字典书《干禄字书》;五世孙颜真卿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勋爵升至鲁郡开国公,阶高二品,地位极显赫,除为世人所称道的书法名声外,还有文字训诂方面的诸多成就,编有《庐陵集》《临川集》《韵海镜源》等;六世孙颜诩“谨礼法,多循先业”“一门百口,家法严肃,男女异序,少长敦睦,子侄二十余人皆服儒业”[5]……“自复圣之先……其后历晋、宋、隋、唐千余年,名人硕士,垂声实载籍者,固不可胜数”[2]617。

颜氏之所以显达,与《家训》一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颜氏后人心中,《家训》有着非同一般的教育功能,它不仅教导子孙要继承德业,还传授以治家睦亲之法,在颜氏的家族教育中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首先,他们认为《家训》“识该”或者“该括百行,贯穿六艺”,意即从内容上来说,《颜氏家训》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提出了处理家庭问题时的一些规范,还包含了颜之推为人处世和为学等各方面的思想经验总结。其次,他们又称《家训》“寓意极精微,称说又极质朴”“称名小而其指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是从写作手法上说《颜氏家训》言辞精妙,用语质朴、通俗,所举例子亦以小见大,寓意深远。颜之推在《家训》中多次援引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为例,使思想观点更容易为后代接受,训诫效果更强。最后,他们提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祖宗切切婆心,谆谆诰诫”,颜之推通过对自己半个多世纪人生经验的总结,在《家训》中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他感情真挚、言辞恳切,以致千年之后再看也“只如当面说话”,苦口婆心劝诫子孙的长辈形象依然鲜活,似乎不因时空的变幻而有丝毫更改。正因为“其心危”“其虑祥”,使得《家训》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延续性,不仅“益于当时”,还能“裨于后世”,历经千年而不殒。

受到《颜氏家训》熏陶、家风忠义的颜氏家族,是后世仕宦家族之人学习与效仿的榜样,这就导致了后来儒家士大夫对其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使得《颜氏家训》中的儒学思想进入了社会化的第二个层面——儒家士大夫阶层。同时,颜杲卿、颜真卿等颜氏后人因其带有传奇色彩的事迹与伟大的艺术成就,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也是后来《颜氏家训》文本流传民间、千载不佚的重要原因。

“自黄门(之推)、御正(之仪)至君父叔兄弟众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十三人,四世为学士、侍读。事见柳芳续卓绝、殷寅著姓略。少监(师古)、少保(惟贞)以德行词翰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多以名德、著述、学业、文翰交映儒林,故当代谓之学家。[6]”颜真卿在《颜公神道碑》中的这段话,说明颜氏家族在继颜之推之后出现了众多在名德、著述、学业、文翰、艺术上有所建树的学者,他们都名留青史,为后人所称道。实际上,颜氏家族在当时虽称不上是超一流的世家大族,但自三国时期步入士族之列,历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实现一族兴盛局面,历经六七百年不衰且后代多修学好古、光善门楣之人,这些足以令颜氏成为仕宦家族以德业传家的典范,无怪乎袁衷称其“家法最正,相传最远”。

此外,颜氏还可谓是书法世家,工于此技者不在少数。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数颜真卿,他的楷书被称为“颜体”,与唐末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极大。

颜氏一族不仅秉承了先祖忠义、孝悌、刚正、清廉的优良家风,还在经学、文学、文字音韵学及书法上有诸多成就,在当时及后世的仕宦家族中都是十分令人瞩目的。如此颜门,仅为众多士大夫家族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士大夫们以儒学传家的观念愈来愈强烈,故《颜氏家训》势必会因符合士大夫对治家训子的需求和期望,而在这一阶层中产生重大影响。

2.2 士大夫阶层对《颜氏家训》的广为传扬

《颜氏家训》是一部仕宦家训的成熟之作,其内容、思想反映的是一个仕宦家族的家长对后代立身、治家、处世的殷切教导,对儒学立身的士大夫阶层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所著《家范》、刘清之撰《戒子通录》、孙奕撰《示儿编》等家训名篇都曾多次节选、引用《颜氏家训》中的原文以资借鉴。颜之推在文中论述的士大夫人格修养方法和以忠孝为中心的伦理思想,得到了后世士大夫在传授家学、家业之时的重视,如《家范》对《颜氏家训》中“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等观点作了“诚哉斯语”的评价,并认为文中所述“爱子不均”的现象“为通论也”。《颜氏家训》中还多次对魏晋以来的不良士风——奢靡浪费、不学无术,虚伪浮华、清谈玄学,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等一一进行了批判,同时对秉承优秀家风学风的士族,如兰陵萧氏、河东裴氏家族,给予了肯定和褒扬,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例子,能对后世仕宦家族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客观上符合了士大夫们治家的需要。

《颜氏家训》在士大夫中广为流传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适应他们教育子女的需求外,还包括颜之推涉及文学、文字学、音韵学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成就。这些成果集中体现在《家训》的《勉学》《文章》《书证》以及《音辞》等篇中,具有相当大的学术价值,经常为后世学者议论和征引。譬如古往今来为无数学者所津津乐道的《勉学》篇,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把它和《文章》篇并提:“尝谓文章之功,莫切于事类,学旧文者,不致力于此,则不能逃孤陋之讥,自为文者,不致力于此,则不能免空虚之诮,试观颜氏家训《勉学》《文章》二篇所述,可以知其术矣。[2]144”对颜之推严谨的学风和广博的学识表示了钦佩和赞誉。而《书证》《音辞》两篇,阐述了颜之推对文字、音韵的认识,展示了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与陆法言合著的《切韵》有很多地方便取法于此二篇,另有北宋郭忠恕《佩觽》引用其中6处,元洪炎祖《尔雅翼音释》引用6处,清陈延敬等编《御定康熙字典》引用42处,清庄鼎泫等编《古音骈字》引用8处,陈迁敬等编《御定偑文韵府》引用639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此外,《颜氏家训》还是一部指陈南北风俗、描摹当时人物的历史文献,文中所记载之史实可以与官史互相印证,并互为补充,它是作者颜之推用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所写就,对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宋王苹在辑录其八世祖王棨所作诗赋时,将之命名为《麟角集》,“盖取《颜氏家训》‘学如牛毛,成如麟角’之义,以及第比登仙也”[7];宋御史李庚撰《詅痴符》,“此三字本出《颜氏家训》,以讥无才思而流布丑拙者,以名其集,示谦也”[8],史书还记载南宋楼钥“引纸大书《颜氏家训》‘子弟累父兄事’”[9]来教育子弟等等,此处刚好与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的家训佚文“子弟固能累父兄,父兄亦能累子弟者”相印证。《家训》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家训作为代代相传的训诫子孙的文本,是士族家长用以传续家学及礼法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作为仕宦家训代表作的《颜氏家训》,无论是家学的传承,还是教诫、说理之恳切,都能被后世的世家大族在教诫子孙及撰写本族家训时,当成教本典范和效仿目标,而得到相当的重视。在沿用和效仿的过程中,《颜氏家训》便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儒家士大夫阶层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从而扩大了它在民间的影响力。

2.3 《颜氏家训》对后世家训的广泛影响

《颜氏家训》促进儒学的社会化不仅体现在自身文本的广为流传,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后世其他家训形式在体例结构、内容设置、思想构成方面造成了深层次的影响,将所宣扬的修身、齐家思想和以忠孝为中心的伦理观念,和音韵、书法等艺术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了平民百姓的家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的儒家文化社会化传播的进程。

《颜氏家训》自问世以来,便以内容的广博、体系的完备、思想的深刻、说理的恳切引来了后世创作、制订家训者的参照与效仿。此前的家训大多内容简短,或只就一事发表感慨,或寥寥数语,缺乏系统性,故而集以往仕宦家训之大成的《颜氏家训》作为传统家训理论的奠基著作,被后人冠上了“家训之祖”的美名。这也导致后世出现的各种家训形式及作品都或多或少沿袭了《颜氏家训》的结构、内容和思想方面的优点,如邓淳《家范辑要》和吕坤《闺范》等的编目方式就参照了《颜氏家训》按内容分类编目的体例;司马光《家范》《居家杂仪》、刘清之《戒子通录》和陈宏谋《养正遗规》等家训名篇均节选并收录了《颜氏家训》教子、治家、勉学等其他篇章中的文本内容;朱熹《小学》《朱子家礼》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在内容及思想上也对《颜氏家训》有所借鉴。这些都是后世家训著作中的代表,它们同《颜氏家训》一起对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颜氏家训》中的传统思想和艺术内容也借由它们的广泛传播而为更多人所熟知和借鉴。

族谱、家谱是一种明血统、序昭穆,记载一个家族繁衍发展历史的著作。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下行到民间,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族谱、家谱数量之多,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民间私修家谱风气日盛,族谱、家谱在整个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家训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作为各自家族的成员,都要接受来自家谱中家训规范的约束和训诫。故《颜氏家训》借助族谱、家谱中家训之手,通过对它们在内容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将所宣扬的修身齐家和忠孝伦理的儒家思想深入千家万户,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这里选择在传统家训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民间家规族训的范本、最具典型性的《郑氏规范》以作说明。

郑氏家族曾被《宋史》《元史》《明史》列入孝义传和孝友传中,是一个经常受到官方表彰的义门大族,元武宗旌表其为“孝义门”,明太祖赐名曰“江南第一家”并御书“孝义家”以赐郑氏。郑氏家族作为义门楷模,之所以能一再得到统治者的嘉奖和青睐,同其家规《郑氏规范》的教化功能是分不开的。《郑氏规范》以罗列条款的方式行文,不仅具有一般家训的劝谕性,还具有家法的强制约束性。按条款的主要内容,可将其分为十类:祠墓及祭祀制度,家长宗子制度,分管族务的组织化管理制度,人生仪礼,出仕规定,分族内和乡邻里党兴义举规定,日常行为处事规范,宗族事务,妇女规范,庄奴规范等。这些规定中包含的思想很多都与家训之祖《颜氏家训》中的儒学思想有承续关系,譬如祠堂及祭祀活动的日期、仪式等规定都参照了《颜氏家训》治家篇与兄弟篇的相关条目;家长制度中,第十四条有云:“家长专以至公无私为本,不得徇偏……然必起敬起孝,毋妨和气”[10]3,这同《颜氏家训》主张“能均”,即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的观点相似;人生仪礼条目中,为了勉励子孙勤学苦读,规定未行冠礼者,“学业未成,不听食肉”[10]8,已冠而习学者,若学习不好,要去巾等以示惩罚,这些都是《颜氏家训》勉学篇思想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出仕为官的规定,则是“当蚤夜切切以报国为务”[10]10,子孙出仕为官后,应该奉公守法,努力政事,不要涉足贪污受贿之事,这些做法无疑是《颜氏家训》中所提倡“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的忠君报国思想的具体行为化……类似的例子还有日常行为处事规范、宗族事务以及妇女规范等方面。

《颜氏家训》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文本的广为流传,更表现在它对其他家训著作和族谱、家谱中家训在内容及思想方面的引导和启发,并通过这些家训形式发散到了百姓生活“日用常行处”,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传统儒家文化式的规范与指导。因此我们可以说,《颜氏家训》通过对《家范》《小学》等家训著作和《郑氏规范》等家谱中著名家规族训的影响,从而对后世普及程度更高的规范式、启蒙式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方式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促进了传统文化艺术在民间的传播。

3 结语

《颜氏家训》作为一部家训作品,是颜之推为了治理家业以及训诫子孙之用,因而对颜氏子孙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后人均“各各奉为宝训”“谁不奉为暮鼓晨钟也哉”,并通过对《颜氏家训》的不断翻刻而将影响扩大到了整个儒家士大夫阶层;儒家士大夫们因为《颜氏家训》中的儒学思想和教诫内容符合他们治家训子的需要,从而对它进行了大力的宣扬与推广,使其广为人知,“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他们对《颜氏家训》在民间的普及和其中儒家文化与艺术在社会上的传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真正使《颜氏家训》及其儒家文化下行到百姓“日用常行处”,则是由于作为“家训之祖”的《颜》对后世各色家训造成的行文结构、思想设置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影响,这些家训包括为教化世人所作的世范类家训,还有族谱、家谱中的家训等等。

《颜氏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将之广泛应用于家庭及社会阵地中,甚至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古人所说“当家置一编,奉为楷式”,今天再看仍不失为有益之举。每个家庭中都可常备一本《颜氏家训》作为常规读物,将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伦理思想的观念移植到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之中;社会团体在开展读经运动等宣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也可以开展读家训的活动;还可将《颜氏家训》中的句子列为名言警句,进入学生的课本及课堂等。这些方法推而广之,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家训形式上去[11]。我们可以借助家训这种被忽视的教育形式,不仅使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提高社会影响力,还可以其中的“齐家”观念引导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这也是我们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文化根基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猜你喜欢

颜之推颜氏家训家训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颜氏家训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颜氏家训千古传
浅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