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
2020-01-13姚自凤党中勤梁慕华
姚自凤,党中勤,梁慕华
(1.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15;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
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根据有无长期过量饮酒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本病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单独或共同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感因素[1]。
党中勤教授是全国第6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学术主任。党中勤教授从医30 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熟读中医经典,精研现代医学,中西医学合璧,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笔者有幸成为党中勤教授指导的全国第6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将党中勤教授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发表,与同道共享。
1 基础方药及学术思想
党中勤教授常以自拟肝脂康方为基础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脂康药物组成:金钱草30 g,荷叶25 g,泽泻18 g,姜黄10 g,决明子25 g,莪术15 g。金钱草,甘、淡、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为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荷叶苦,平,归肝、脾、胃经,功效为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功效为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姜黄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为活血行气,痛经止痛。决明子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2]。
从肝脂康组成药物的归经与功效看,导师党中勤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调理肝、胆、脾、胃、大肠、肾、膀胱等脏器入手,治疗方法以祛湿、活血为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西医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如右胁胀满、隐痛不适、乏力、肝肿大等,可将其归于中医“肥气”“积聚”“胁痛”“湿阻”“痰证”等病证,常与肥胖、消渴等并见。党中勤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或肝病日久,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聚为痰,痰浊停聚中焦,壅塞气机,土壅木郁,肝胆失疏,气机不畅,血行瘀滞,痰瘀膏浊沉积于肝而成。病位在肝,与脾、肾、胆关系密切。治疗时除疏肝健脾、化痰祛瘀外,还应利胆降浊。因肝胆互为表里,胆为六腑之一,肝肾同源,肾通过膀胱与六腑相通,因此利胆降浊(泄肾浊)可去肝之脂肪沉积[3]。故党中勤教授治疗本病常以疏肝利胆、健脾化湿、和胃通腑、温肾降浊、行气活血为治疗大法,使湿浊痰瘀从胆腑、胃腑、大肠腑、膀胱腑等排出,所谓“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总之,本病之源在脾,脾不运化,水湿膏浊痰饮内生;本病之标在肝,水湿、膏浊、痰饮停于肝内,影响气血运行,终至气滞、血瘀与水湿膏浊痰饮互结,成土壅木郁之局。肝木郁而不疏,故右胁疼痛或不适。水湿、膏浊、痰饮壅于肝,致右胁胀满,肝肿大。水湿、膏浊、痰饮壅而生热或随患者阳性体质化热则成湿热,热则耗气伤津,兼湿浊内阻,津不上承则口渴,甚则成消渴。水湿、膏浊、痰饮壅于肝,肝失疏泄,影响气血的运行,则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又影响水湿、膏浊、痰饮的消散,形成恶性循环。上述病理产物壅于肺,则咳为喘、胸闷、气短;壅于心,则心慌、心痛、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壅于肾,则小便不利;壅于四肢,则四肢沉重乏力;壅于九窍,则耳为之闷,目为之昏,头为之晕,鼻为之塞,小便为之不利,大便为之不畅。终致各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则正本清源,健脾利湿化痰,疏肝行气活血,利胆泻肾通腑,使湿浊痰饮瘀血从六腑排出。
党中勤教授认为治疗是一方面,生活方式或习惯的改变也不容忽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对本病有着重要的意义。饮食规律,清淡饮食,勿过饥过饱、暴饮暴食,不吃零食、油炸、烧烤及膨化食品,适当运动,主张散步、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
2 临床辨证应用
党中勤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将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以肝脂康方为基础方加味。若右胁胀痛,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苔薄白或黄,脉弦,以肝郁气滞为主者,加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等疏肝理气。若右胁疼痛不适,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以肝胆湿热为主者,加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虎杖、茵陈、玉米须、蒲公英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若口干、口渴或消渴者,加葛根、生地黄、麦冬、鬼箭羽、石膏、黄连、玄参等清热生津止渴。若右胁刺痛,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舌面有瘀斑,脉沉涩,以瘀血为主者,加当归、郁金、红花、延胡索等活血化瘀;彩超示肝硬化者,加牡蛎、鳖甲、鳖甲煎等软坚散结;心慌、胸痛、胸闷者加丹参、红景天、红花等活血化瘀通脉。若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或濡或沉,以湿浊内蕴为主者,加茯苓、白术、苍术、薏苡仁、猪苓、陈皮、半夏、生姜等利湿化痰健脾;若头痛、眩晕者,加葛根、天麻、泽泻、白术、罗布麻叶、川芎等降浊潜阳。乏力者,加绞股蓝、红景天、刺五加、仙鹤草等益气;纳差者,加鸡内金、焦三仙、炒莱菔子等健脾消食;小便不利、四肢不温者,加桂枝、淫羊藿、附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等温肾阳、化气、利小便;便秘或大便不畅者,加火麻仁、桃仁、杏仁、柏子仁、肉苁蓉、大黄等润肠通便。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9岁,2018年12月14日就诊。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CT)64.3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18 U/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均正常。彩超:脂肪肝。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偏高,血糖正常。求诊于党中勤教授。刻下症:患者无右胁疼痛、胀满、不适、纳差、恶心、头晕、发热、咳嗽等症状,饮食可,大、小便均正常,睡眠可。舌质黯红,苔腻微黄,脉弦滑。7年前患者体检发现脂肪肝,未治疗;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皮疹,部分皮疹成脓疱疹,伴疼痛、瘙痒等症状,时有足跟部疼痛,有时红肿,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间断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头部皮疹时有发作。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糖尿病等疾病。无吸烟、饮酒史。中医辨证:湿浊内蕴证。治以利湿化浊,佐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处方:金钱草30 g,荷叶25 g,泽泻18 g,姜黄10 g,决明子25 g,莪术15 g,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18 g,沉香曲6 g,薏苡仁30 g,连翘18 g,绞股蓝18 g,玉米须30 g。嘱患者忌辛辣、生冷、油腻、刺激性饮食。服药14剂后,复查肝功能正常;服药28剂后,患者头部皮疹消退,足跟部红肿疼痛消失。患者连续服用中药8周,复查肝脏彩超:脂肪肝较前明显好转,血脂恢复正常。
按语:《黄帝内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患者头部皮疹,脚跟部红肿疼痛,有脂肪肝,正是患者长期食用膏粱厚味的结果。党中勤教授从利湿化浊入手,兼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收到效如桴鼓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