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风病名探析∗

2020-01-13姜德友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家病因病机

姜德友 周 岚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惊风”,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疾病所引起,以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意识不清为特征的疾病[1]。唐代以前,惊风一证多与痫证均称为“痫”;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并载有急惊风、慢惊风之病名;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了急惊、慢惊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惊风一词,源远流长,现将古医籍中关于惊风病名相关论述进行整理,以理明其意。

1 历史沿革

医家对于小儿惊风的认识,经历了从“痫”到“惊风”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小儿惊风”称作“痫”“惊痫”“阴阳痫”等,按照病因病机不同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热气惊痫”等。唐代《黄帝明堂灸经》中记载了“缓惊风”和“急惊风”,曰“小儿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中横纹约上动脉中,炷如小麦大”“小儿急惊风,灸前顶一穴,三壮。在百会前一寸。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小麦大”。但该书仅载灸法,未言其他。宋金元时期,“惊风”与“痫”并存,同指小儿惊风。宋代王怀隐等所撰《太平圣惠方》开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又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其书列有“治小儿慢惊风诸方”和“治小儿急惊风诸方”两节,记述了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治法方药。《小儿药证直诀》亦提出了急惊、慢惊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并为后世医家广泛接受和沿用。宋代刘昉《幼幼新书》首次全面收集整理儿科惊风文献,并保存大量古医籍佚文,补充完善钱乙小儿惊风学说。其载古医籍《玉诀》《石壁经》《惠眼观证》中出现“惊风”“急惊风”“慢惊”“慢脾风”和“急慢惊风”病名[2]。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提出,小儿痫代表小儿癫痫病,小儿惊风与小儿痫病名称明确区分。到了明代,小儿“惊风”的名称才逐渐取代小儿痫病,取得主导地位,“痫”也逐渐由小儿惊风之义转指癫痫,但是直到明清仍有部分书籍沿用隋唐时期的称谓,阐述其因机证治。后世医家亦有称之为“痉”,清代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湿痉或问》中言“且俗名痉为惊风,原有急慢二条。所谓急者,一感即痉,先痉而后病;所谓慢者,病久而致痉者也”[3]。

2 “惊风”之辨

惊风一词,各医家对其有不同的见解。明代万全《片玉心书·惊风门》指出“惊自是惊,风自是风,要分别明白,不可混治”。认为惊与风为两种证,病因病机、证候及治法均不相同。后至清代,诸多医家对其进行辨析。清代喻嘉言《尚论后篇·小儿篇》曰“小儿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藏府血脉俱未充长,阴则不足,阳实有余。不比七尺之躯,阴阳交盛,惟阴不足,阳有余也。故身内易于生热,热盛则生痰,生风、生惊亦所时有。彼当日若以四字立名,曰热、痰、风、惊,则后人不炫,乃以四字难呼,节去二字,曰惊风”。指出惊风一词为其四大证的简称。清代叶桂《叶选医衡·惊风论》中对惊风的解释与喻嘉言相同,言“热甚则生痰生风生惊,亦所恒有,设当日直以四字立名,曰热痰风惊。则后人不炫,因四字不便立名,乃节去二字,以惊字领头,风字煞尾,使后人不能解,遂以为奇特之病”[4]。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惊风辟妄·辨明致妄之由》曰“在伊当日,或适因婴儿伤寒病痉,乍有反张搐搦之态,故偶立惊风之名,亦犹方脉中之惊悸、惊惕、惊慌等类,初亦未尝即欲以此两字示法来兹,而门人继述不善,遂以惊字为惊吓之惊,风字即惊字之变文,观幼科书中,凡青为风者,皆曰青为惊可知矣。谬为小儿之病,悉由惊而生风。误以伤寒无汗之表证为急惊,以伤风自汗之解肌证为慢惊,以脾败胃伤竭绝之证为慢脾”[5]。其指出惊风一词为偶然提出,并无其他之意。

3 病名分类

经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惊风诸多称谓及其历史,可归纳为以下5种分类命名,兹述如下。

3.1 以病因病机分类命名

按病因病机之命名均在唐代以前出现,并与痫连用。《神农本草经》中载有“惊痫”“热气惊痫”“寒热痫”等病名[6]。《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惊痫候》言“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发作成痫也”[7]。其指明了惊痫是由惊而发作成痫。“风痫”首见于《颅囟经》,用以表示小儿感受风邪所致急惊风。《颅囟经·卷上·惊痫癫证治》言“虎晴丸,治小儿风痫,惊啼,不吃乳”。《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痫候》认为风痫由受风而引起,为小儿痫症之一,其言“风痫者,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或衣浓汗出,腠理开,风因而入。初得之时,先屈指如数,乃发掣缩是也”[7]。明代以后“小儿风痫”主要指小儿癫痫。“食痫”首见于《诸病源候论》,指小儿由饮食失宜而致的急惊风。《诸病源候论·痫候》将小儿痫病分为风痫、惊痫与食痫3种,曰“诸方说痫,名证不同,大体其发之源,皆因三种。三种者,风痫、惊痫、食痫是也……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7]。《太平圣惠方·治小儿食痫诸方》补充了小儿食痫的定义,其言“小儿乳食不消,心腹结实,壮热烦闷,摇头反目,口吐涎沫,名为食痫”。“热风痫”见于《外台秘要》,曰“刘氏疗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虎睛丸方……小儿热风痫,以乳汁或竹沥研三丸服之,渐增以瘥为度”。“风热惊痫”首见于《太平圣惠方》,指风热所致的急惊风,文曰“治小儿风热惊痫,手足掣缩,日数发者,紫石英散方”[8]。“热痫”首见于《太平圣惠方》,指内有积热所致的小儿急惊风。《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热痫诸方》云“夫小儿热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凡小儿骨木轻软,肠胃细微,易为伤动”,另外“小儿风壅气盛,心胸痰滞”也可以导致小儿热痫[8]。

3.2 以阴阳属性分类命名

3.2.1 阳痫、阴痫 《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阳痫”“阴痫”,阳痫相当于急惊风,阴痫相当于慢惊风。《诸病源候论·风痫候》云“又病先身热,瘈疭,惊啼叫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内在六腑,外在肌肤,犹易治。病先身冷,不惊瘈,不啼唤,乃成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内在五脏,外在骨髓,极者难治”[7]。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曰“小儿急慢惊风,古谓阴、阳痫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阳亏。阳动而躁疾,阴静而迟缓,皆因脏腑虚而得之”[9]。

3.2.2 阳搐、阴搐 “阳搐”“阴搐”首见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此相当于急、慢惊风,曰“小儿发搐为急慢惊者,古书无有,惟曰阴痫、阳痫。所谓急慢惊者,乃后世名之也。以阳动而速,故阳搐曰急惊;阴静而缓,故阴搐曰慢惊。此阴阳惊痫发搐之别也”。

3.2.3 以疾病急缓分类命名 《黄帝明堂灸经》中记载了“缓惊风”和“急惊风”之名。《幼幼新书》言《玉诀》《石壁经》《惠眼观证》等多书载有“急惊”“慢惊”之名。如《惠眼观证》论小儿惊候“急惊者,本内有风热,面色红赤。又因乳母不自调摄,酒食过度;或涌乳饮儿;或涎停膈中;或风感身内,故中此疾。遍身壮热,吊上眼睛,四肢搐搦,牙关不开……慢惊者,荣卫皆受邪气,面无血色,脏腑久冷,或泻或吐,或自惊扑因而成之”。宋代《太平圣惠方》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并且把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其书中“治小儿慢惊风诸方”和“治小儿急惊风诸方”两节,记述了急慢惊风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治法方药,但其命名的含义与后世有所不同,其慢惊风仍属于急惊风的范畴,只不过症状不如急惊风急暴凶险,症状上表现偏于虚弱而已。《小儿药证直诀》中出现的“慢惊”实为当代小儿慢惊风的源头,其言“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瘈疭,昏睡,睡露睛。此无阳也,栝蒌汤主之”[10]。钱乙指出因脾胃虚弱可导致慢惊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惊风》言“惊风之要领有二:一曰实证,一曰虚证而尽之矣。盖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邪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热客于心膈间,则风火相搏,故其形证急暴而痰火壮热者,是为急惊。此当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慢惊者,阴证也,虚证也。此脾肺俱虚,肝邪无制,因而侮脾生风,无阳之证也,故其形气病气俱不足者,是为慢惊。此当专顾脾肾,以救元气。虽二者俱名惊风,而虚实之有不同,所以急慢之名亦异”[11]。张介宾根据惊风之虚实分为急惊与慢惊,急惊者病候急暴而痰火壮热,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慢惊者脾肺俱虚,肝邪无制,应专顾脾肾以救元气。清代程文囿《医述》引许宣治所言“发搐者,幼科之一大证,诸书皆以急惊、慢惊名之。后世因其名,而重视惊字,每用金石镇坠之品以治惊,此非其治之误,乃名之不正也。盖小儿百病,皆可生惊。其名则同,其实则别。徒习其名,而不责其实,何以为治?按急惊、慢惊之称,非指病者而言,实指视者而言也。试详论之:急惊之来,先因于风,而生痰、生热,或热数日而发,或热一、二日而发,或发于仓促之间,其来也急而惊人,故曰急惊。慢惊多因于吐泻之后,为土败木贼之证,其来也缓而难治,医家见之,无有不惊者,故曰慢惊”[12],指出急惊之命名,指对于视者而者,视者见本病来势急且使人惊,故称急惊;视者见本病缓而难治使人惊,故称急惊。纵览各家之言,可见急惊风者起病急暴、属阳属实,慢惊风者病久中虚、属阴属虚。

3.2.4 以病位命名 1)慢脾风。“慢脾风”之名,最早见于《幼幼新书》所引《玉诀》中。《幼幼新书》曰“《玉诀》小儿慢脾风候:是伤寒疹子,庸医未明表里,使即宣利脏腑,更使冷热药相通,故小儿发搐眼不倒,脾困极不醒,手足不收,此病但回阳醒脾调治方愈。若更吐泻,必定损命也”。明代鲁伯嗣《婴童百问》曰“脾风之候……盖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13]。提出慢脾风为慢惊发后,吐泻损伤脾,并且惟脾所受,故名为脾风。清代吴谦等所撰的《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言“更有因吐泻既久,中气大虚,脾土衰弱,肝木乘虚而内生惊风者,名曰慢脾风也”[14]。指出了慢脾风的病因病机。2)肝脏惊风、肾脏惊风、脾脏惊风、心脏惊风、肺脏惊风、慢肝风。《幼幼新书》引《小儿形证论》中所言“五脏惊传候:一肝脏惊风,令小儿非时窜上眼睛,手脚冷。二肾脏惊风,令儿啮齿,面色赤。三脾脏惊风,令儿夜啼,白日多睡。四心脏惊风,令儿发心热,四肢逆冷。五肺脏惊风,令儿口内热喘,出气细微。五脏惊邪,皆因惊风传受。缘初惊有涎,涎在膈上不发,或即涎潮脏腑入惊邪也。日久不医,致传邪气入于心、肺,或传肝、脾、肾等也”。久病不医,病邪传入五脏,故而发生五脏惊风。此外,《幼幼新书》有慢肝风的病名,曰“孩儿眼涩羞明目,春不宣兮夏不通,秋被毒风伤肺得,次传肝肾别寻踪。先调五脏患方退,退得肝风便有功。盖为小儿元气壮,此名立号慢肝风”。

3.2.5 以发病症状命名 1)天钓、天吊。明代薛铠《保婴撮要》曰“天钓者,发时头目仰视,惊悸壮热,两目反张,泪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时悲笑,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内钓者,腹痛多喘,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尾赤,此胎中受风及外惊所致”[15]。天钓、天吊,均为病证名,属惊风范畴。2)响惊、哑惊。清代程杏轩在《医述》提出“响惊”“哑惊”的病名,曰“更有发热目窜,忽然抽掣啼叫者,俗名响惊,易治”“壮热痰涌,抽掣无声者,俗名哑惊,难治”[12]。

3.2.6 其他 此外,清代医家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二十四惊辨症秘旨》中载24种惊之名,为“胎惊”“月家惊”“脐风惊”“锁心惊”“急惊风”“慢惊风”“夜啼惊”“呕吐 惊 ”“ 潮 热 惊”“ 宿沙 惊”“ 担手 惊”“ 盘肠 惊 ”“ 撒手 惊 ”“ 水 泻 惊 ”“ 天 吊 惊 ”“ 内 吊 惊 ”“ 弯 弓 惊 ”“ 鸟 鹊 惊 ”“ 马 啼惊”“鲫鱼惊”“肚胀惊”“蛇丝惊”“鹰爪惊”“急沙惊”[16]。民国时期陈守真《儿科萃精》指出惊有“急惊”“慢惊”“盘肠惊”“马蹄惊”“鲫鱼惊”“摆手惊”“宿沙惊”“内吊 惊 ”“ 天 吊 惊”“ 弯弓 惊”“ 蛇丝 惊”“ 鹰爪 惊 ”“ 乌沙 惊 ”“乌鸦惊”“锁心惊”“撒手惊”共16个病名,其余仍有十多惊之名并未详明,又云“惊之命名虽多,究不越急慢惊之范围”,而且惊之病名虽多,但类似雷同,误药误儿。同时期吴克潜所著《儿科要略》中指出“尝考惊风之立名,其初不过就其病状,信手拈取,既未探其病源,亦未明定范围,故于惊啼作哭,名之曰惊,手足抽掣,亦名之曰惊,谵语闷乱,名之曰惊,角弓反张,亦名之曰惊,痰涌喘急,名之曰惊,目痉斜视,亦名之曰惊,其证既非尽因惊得,亦非悉由风来,以其形之似惊而状之如动风者,则概加以惊风二字,于是世俗之医,遂妄立七十二种之名,以炫世而欺人,狂药乱治,误人不浅。其实即以所谓手足抽掣,角弓反张之惊风而论,亦只有虚实二种,实证即急惊风,虚证即慢惊风是也”。总结惊风病名虽多,但不要被其繁多之名误导,惊风总分虚实二种,实证为急惊风,虚证为慢惊风。

4 总 结

“惊风”一词,经历了从“痫”到“惊风”的演变过程,而后逐渐固定。惊风一病病因病机复杂,证候表现多样,故代指惊风此病病名繁多,古代各医家对惊风之病名亦有不同的见解,望此整理对临床医家研习古书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医家病因病机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