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骨静脉型血管瘤1例
2020-01-13寸江平徐勇辉李卫东
寸江平,孙 勇,徐勇辉,李卫东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101)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右侧眉弓肿块7年余,伴进行性增大”入院。患者10年前遭重物撞击右侧眉弓,撞击处皮肤破损并较多量出血,自行压迫后止血;7年前发现该处出现肿块。查体:右侧眉弓触及圆形肿物,质硬,压痛阳性,无波动感。CT:右侧额骨内约3.5 cm×3.5 cm肿块,其内骨质由中心向四周呈针状排列,肿块内可见骨性间隔(图1A);额骨内板完整,外板骨质破坏,边缘呈细齿状,局部凸向右侧额窦。MRI:右侧额骨见约3.6 cm×3.4 cm肿块,T2WI呈稍长信号(图1B),增强后明显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右额骨肿物性质待定。行右侧额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血栓形成和血栓机化(图1D)。综合诊断:右侧额骨静脉型血管瘤。
讨论病理组织学上,骨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动脉型及静脉型血管瘤,后者发病率低。骨血管瘤通常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良性骨肿瘤,发病机制不明,各种损伤刺激均可成为潜在病因。颅骨血管瘤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细齿状,内板完整,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的骨间隔为其典型征象。血管瘤MRI信号强度取决于静脉淤积程度及红骨髓与黄骨髓比率,T1WI可呈高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例T2WI呈稍长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可能与骨内血管瘤血供丰富,大量增生毛细血管及扩张血窦结构有关。鉴别诊断:①骨嗜酸性肉芽肿,可出现局部疼痛、低热、乏力等症状,CT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可累及颅骨内板和外板,呈“双边征”,多见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②脑膜瘤,呈宽基底与硬膜相连,邻近颅骨骨质可有增厚、破坏或变薄,内板破坏>外板,增强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③转移瘤,见于老年人,有原发肿瘤病史,颅骨见“穿凿样”“鼠咬样”等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邻近软组织肿块形成;④淋巴瘤,可侵及软脑膜,常同时侵犯颅骨、脑膜及头皮,软组织肿块较明显,骨质破坏相对轻微;⑤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全身多发溶骨性病变。本病确诊需结合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