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以辽宁省为例

2020-01-13胥学鹏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重点应急

胥学鹏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的通知》(环监测〔2019〕86号)和《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对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进行分析思考。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支撑、引领、服务”基本定位,明确“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瞄准重点区域和关键问题,发挥辽宁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机制优势,加强资源整合,科学布局,全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为辽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监测保障。

主要目标

优化整合资源,全面提高监测效能。立足省中心、14个驻市分中心现有工作基础,综合考虑区位,统筹任务需求,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兼具特色的监测布局;加强区域应急监测能力建设,1~2年内,形成有效应对多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形成陆域1小时和海域2小时应急圈;经过2~3年努力,基本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显著增强,对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主要任务

省中心

省中心包括全省监测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和质控中心。主要开展水和空气污染溯源分析、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

(1)污染溯源分析。水环境污染溯源:依托国家76个水自动站、30个省控站(已有5个、新建25个),以辽河流域为重点,组织开展主要污染因子、严重污染河段走航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和扩散规律。按照“查、测、溯、治”要求,建立覆盖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的自动监测网络,开展排放口影响水域水质监测评价研究,逐步说清“岸上”对“水里”的影响。厘清责任,探索建立基于功能分区的水环境质量跟踪监测评估机制。空气污染溯源:依托国控79个空气自动站、省控109个空气自动站(79个县区、5个省界、新建25个)、国家5个区域站、3个超级站,以污染较重城市和污染物传输通道为重点,组建全省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网,颗粒物组分监测涵盖PM2.5超标所有区域,重点区域辅助增加移动监测,在丹东、锦州、营口建设3个超级站,为不同尺度大气污染成因分析、重污染过程诊断、污染防治及政策措施成效评估提供科学支持。

(2)环境质量预测预报。水环境预测预警:探索资源共享、上下游、左右岸联动机制,实现水文水质预测预报、水质异常预警和水环境容量评估。依托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小凌河、鸭绿江干流已有水自动站,扩展建设5个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加强预报能力建设,1年内实现10~15天污染过程预报,尝试30~45天潜势预报业务化运行,24小时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5%,同时加强多情景污染管控效果模拟与预评估。

(3)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建立自动监测为主、手工为辅的水质评价体系和排名办法。在已有水站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大伙房水库、桓仁水库、宫山咀水库、乌金塘水库、白石水库、石门水库等15个重要水源地自动监测全覆盖,在常规指标基础上,增加有机物、重金属、生物综合毒性等特征指标。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优化空气质量评价排名规则,将排名范围扩大到县(市),逐步开展主要污染物浓度三年滑动平均值评价,降低气象条件波动对评价排名结果的影响。

(4)构建生态状况监测网络。研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一站多点(样点、样区)的布局模式,采用更新改造、提升扩容(水气自动站)、共建共享(科研院所及其他部门)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10个生态状况综合地面监测站,覆盖全省森林、湿地、农田、海洋、城乡、荒漠等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协同提升地面观测、遥感验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结合多源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定期开展生态系统质量与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监管等调查与评估。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差异性,科学确定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辽中南城市群人居保障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试点应用,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评估考核、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与生态状况动态监管奠定基础。

(5)构建地下水监测网络。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的原则,构建全省“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重点污染源)监 控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充分衔接自然资源部门现有455个监测站点,同时以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人口密集区、重要粮食基地、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覆盖浅层水、深层水和基岩水,兼顾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等不同类型,覆盖全省主要水文地质单元、辽河流域、中部平原和80%以上地级城市行政区域。梳理整合各类污染源地下水监测井和“千吨万人”及以上规模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井,构建以重点污染源和地下水型水源地及其补给径流区为重点的“双源”地下水环境监控网,实现对地下水污染状况和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效监控。

(6)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监测,在污染较重区域交通干线布设30个路边站,开展PM2.5等常规6项、非甲烷总烃及交通流量等指标监测;开展秸秆焚烧影响监测,在10个近年来秸秆焚烧火点较多的重点乡镇建设小型自动监测站,开展PM 2.5等常规6项指标监测;加强重点区域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VOCs等污染物的网格化遥感监测,提高对重点污染源及“散乱污”企业监管水平。

(7)完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在全省重要渔业水域、城市内河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相应水环境质量监测。

(8)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建立“分类监测、动态调整、轮次开展、部门协同”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点位总数保持1 360个左右。优化背景点和基础点布局,实现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全覆盖;动态布设风险管控点,重点关注敏感区和疑似污染区,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更新。

(9)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完善全省辐射监测网络平台,建成覆盖全省设区市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及边境、核电、铀矿山、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地市的预警监测自动监测站,为全省辐射环境及放射性污染源的安全评价评估提供预警技术支持。

(10)完善声环境监测网。建设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优化调整城市区域、功能区及交通噪声监测点,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对机场、高铁、工业园区等重点噪声源开展自动监测;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沿线、铁路沿线振动试点监测。

(11)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风险源预警数据、企业自行监测数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有效集成水利、国土、住建、海洋渔业、农业、林业、气象等单位所取得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的数据需求。

(12)加强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为主、外部质量监督为辅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自动监测运维机构通用要求,指导监测机构规范内部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参与建立分级管理、全省联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社会化监测机构管理和监测活动备案系统,实现监测活动全流程可追溯。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强化质量监管能力。

沈阳中心

全省实验分析和现场监测技术中心、区域应急监测中心。打造环境监测实验分析领域航空母舰,集结“硬核”力量,建设全国实验分析水平最高、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农业面源监测等工作。

(1)温室气体监测。遵循“核算为主、监测为辅”的原则,逐步推动温室气体浓度对排放清单的校核工作,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技术指南研究,在火电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试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数据服务于碳排放交易试点。

(2)农业面源监测。按照“遥感监测为主、地面校验为辅”的原则,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监测评估体系,逐步掌握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动态变化、面源污染高风险区分布,说清面源污染状况、主体类型及其对地表水和空气质量的贡献率,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支持。

(3)大气有机污染物监测。开展全省重点区域、臭氧超标城市及重点园区VOCs组分监测,每个城市布设3~4个点位,涵盖在上下风向、臭氧高值区和VOCs高浓度区。

(4)持久性污染物和环境激素监测。围绕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环境激素,在背景区域、重点区域和敏感区域布设风险监控点位、生态健康监测点位,及时发现和评估生态环境风险隐患。

(5)区域应急中心。辐射抚顺、本溪及铁岭,重点加强水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为大伙房水库应急提供技术支撑。

大连中心

全省海洋、辐射和遥感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海洋应急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中心。主要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构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体系等工作。

(1)负责核与辐射监测分析工作。省中心核电厂运行监测部人员和设备划给大连中心,组织开展全省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分析、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监测及自动站日常运维、753铀矿监督性监测等工作。

(2)开展海洋生态监测。建立海洋生态状况监测体系,逐步推进典型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等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站建设,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栖息地变化状况长期连续监测,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提升监测覆盖面和代表性,从以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监测为主,扩展到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及变化趋势有重要指示意义的标志物种、珍稀濒危物种监测。

(3)加强海洋应急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强近岸海域水质和海洋赤潮、溢油等突发环境事件遥感预警能力,加强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能力。

(4)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加强卫星、无人机等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开展区域生态状况监测、调查与评估,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区、资源开发区、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城市生态以及跨界生态等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加强典型生态问题、突发环境事件、重点污染源无人机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

(5)构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估体系。以行政单元为目标,以各级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比重、污染排放总量、环境要素质量、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人群健康状况等因素,研究构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以综合指数反映不同层级行政单元的生态环境风险等级。

其他中心

鞍山中心:区域应急中心。辐射营口、辽阳、盘锦,重点加强大气和危废突发环境应急能力。

丹东中心:边境地区应急监测中心。重点加强水污染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能力。

锦州中心:区域应急中心。辐射阜新、朝阳、葫芦岛,重点加强各环境要素应急监测能力。

葫芦岛中心:承担徐大堡核电厂监督性监测任务。

其他驻市中心:具备常规监测基本能力。承担本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核查监测工作。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省中心要加强组织协调,加强业务指导。各驻市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要提高认识,按照工作方案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方案,抓好落实。

优化人员部署。密切联系编制部门,统筹省中心和驻市中心人员部署,将力量向省中心、向承担重要任务的驻市中心倾斜。

加强经费保障。根据全省监测工作布局,拓展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资渠道,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污染防治等国家和省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大气、水的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加强预警能力建设,补齐短板,支持重点监测机构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重点应急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推荐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