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各阶段饲养关键点控制
2020-01-13申玉军毛达超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文│申玉军 毛达超(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肉鸡养殖行业在我国畜禽养殖行业中属于生产效率水平高、设施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高的行业。随着现代家禽业的发展进步,科技在肉鸡养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当前,虽然肉鸡养殖技术相对成熟、生产过程已经实现流程化,然而仍有很多养殖户存在对关键环节控制不到位的情况,进而影响生产成绩和养殖效益。笔者结合一线饲养管理经验,现将商品肉鸡各个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总结如下。
一、引进雏鸡前的关键点控制
引进雏鸡前要认真检查鸡舍各项准备工作,如空舍期消毒工作。应对清洁消毒效果进行评估,对垫料、墙壁、水线、料线、地面等关键点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如果检测细菌超标,要查找原因,尽快制定整改计划。检查饲养设备正常运转,如控温、通风、水线、料线等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肉鸡生长情况环境条件。注意鸡舍的预温、预湿工作,冬天提前三天,夏天提前一天就进行。要保证笼子、垫料、屋顶、墙壁都达到32℃以上,鸡舍整体温度达到33℃左右,鸡舍湿度要达到50%以上。饮水温度控制在26℃左右。接雏鸡前一天,要提前协调好运输车的时间、雏鸡具体数量、做好人员分配和安排。接雏鸡前两个小时,提前准备好饲料、水等。
二、第1周关键点控制
肉鸡孵化出的第1周对于后期生长情况非常重要,特别是第一天,是确保鸡群发育的关键。当雏鸡到达鸡场时,已消耗了部分体能,所以要尽快开食和饮水,找到饲料和饮水设备。充足的饮水和采食面积尤为重要。第1周要特别关注周末体重,第1周末去掉嗉囊后,体重要达到初始体重的四到五倍,一般要达到180克左右,这是一个目标。根据实践经验,第1周末的体重对出栏体重有决定性影响,如果第1周末的体重超出标准,出栏体重则增加10~15克,如果1周龄雏鸡各项指标均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最终屠宰体重,并且早期损失无法弥补。
每天都要选择部分雏鸡进行称重,以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称重的雏鸡样本越多,对全群平均体重和体重差异的估测越准确。需要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密度这五大养殖要素做好,才能达到理想的周末体重。这些因素与设备、气候、雏鸡体况有直接关系,需要视情况具体操作,对技术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1.温度管理。刚出壳的雏鸡不具备调节自身体温的能力,身上的绒毛保温性能差,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直到第五天才能逐渐具备一定的体温调节功能。所以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雏鸡到达鸡舍的前几天,鸡舍内的温度特别重要,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均匀度、死亡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要注意鸡舍温度,根据鸡群的分布状态进行温度调节。鸡舍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雏鸡会在鸡舍内分布均匀。
2.饮水管理。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在接雏鸡前进行水质检测,尤其是各项微生物检测,确保饮水干净清洁。如果使用饮水杯,要定期检查,较脏要及时清理。饮水的温度要合适,饮水温度过高,会导致细菌滋生,因而要确保水线里的水足够凉爽且流淌顺利。检查鸡嗉囊时,发现嗉囊较硬或者按压后不能反弹,说明雏鸡采食充足但是饮水不足。嗉囊内的颗粒饲料要清晰可见而且容易被触摸到。雏鸡需要足够的饮水来浸润嗉囊内容物并形成湿团,然后滑到胃里。如果使用乳头饮水系统,要保证1000只鸡至少80个乳头。对于一日龄的雏鸡,要在鸡舍内额外添加钟型小饮水器,有利于雏鸡发现和学习饮水。24小时后要撤掉,避免雏鸡对其依赖,从而更快的使用水线。
每天必须调整饮水高度,并确保水线处于水平状态,要避免水线中出现气泡。在雏鸡刚刚到场的前几天,它们很容易碰到饮水线的乳头,几天之后一旦发现雏鸡能够饮到足够的水,就要把水线逐渐升高,让雏鸡抬头饮水。
3.科学使用开口药。要做好开口药的使用,这直接影响着鸡只健康状况,做到科学用药,以安全为第一原则。要根据鸡只的体质选择合理的开口药,所选开口药要确保不影响周末体重、保证基础健康、不影响机体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建议选择抗应激、养肠道的开口药。生产中要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提高抗应激能力,促进早期快速发育。
三、第2周关键点控制
第2周的关注点是逐渐加大换气量,要根据鸡群实际情况逐渐降低鸡舍内的温度,要注意通风和温度之间的矛盾,及时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进行调整,减少猝死症发生,及时扩栏,降低密度。同时,关注新城疫免疫后应激的控制。这个阶段鸡只较为脆弱,对环境适应性差,要注意各种应激影响,维持好机体内环境。如注意支原体病和过度免疫应激方法的控制;注意肠道反应或者腹泻症状,及早做好应对和处理;霉菌或者免疫抑制病易造成腺胃炎等症状,要及时防范;要防止病从口入,维护良好的肠道环境,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
从第2周开始可以根据鸡群的活跃程度和鸡群体重,更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适当控光、降低活跃度,减少自身能量的消耗,减少腿病和啄肛的发生。照光时间最多6~8小时,秋冬季节雏鸡如果怕受凉,可以分两次照光,熄灯前鸡舍温度可以调高一度。第1周的光照要亮,保持在40勒克司,从第2周开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到2~5勒克司。
四、第3周关键点控制
粪便是鸡只生长状况的信号,其质量可以反映出肠道健康和肉鸡的消化情况,因此要及时检查粪便的变化。羽毛也是鸡只生长状况的信号,其变化也能反映出肠道健康情况,如果羽毛健康,生长良好,说明没有肠道疾病;如果羽毛过于密集,鸡的体重较轻,一般是由肠道不健康引起;如果出现直升机翅,一般是吸收不良综合征造成,主要症状是鸡只个头非常小,发育不良,翅膀上出现很多弯曲的、突出的羽毛。第3周也要注意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另外注意换料的风险,更换饲料容易引发肠道问题。肠道菌群必须进行调整来适应新的饲料成分。
进入第2周以后,鸡只代谢活动加大,尤其是呼吸代谢明显加大,要做好通风管理,维持鸡只适宜的体感温度。生产中要记录好鸡舍不同位置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速和风向,以便于及时管理调整。如果过度通风,温度起伏大,会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肉鸡2周龄和3周龄分别是新城疫和禽流感的免疫空白期,此时要关注免疫空白期的保护,这直接影响到第4周鸡只健康状况。另外,这个阶段要格外关注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应激。
五、第4周关键点控制
鸡没有汗腺,不能排汗,它们必须通过呼气排出多余的热量,因此鸡呼吸是反应它们是否感觉过热的信号。鸡的呼吸道系统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对呼吸道疾病非常敏感,所以必须及早发现呼吸道疾病的信号。常见的呼吸信号有流鼻涕、眼睛流泪、张口喘气、眼睛黏膜发红等症状。呼吸道感染的一般步骤是早期流鼻涕,眼睛半睁,随之呼吸困难,最后鼻子和眼睛完全闭合。
鸡舍内的灰尘主要来自饲料、皮肤、羽毛、垫料和干燥的粪便。灰尘会刺激呼吸道并携带大量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不干净的空气刺激呼吸道分泌更多的黏液,增厚的黏液层阻碍纤毛将杂质送回喉咙,导致有害病原体长时间停留在呼吸道或者深入到气囊,引起组织伤害,甚至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第4周要将通风与温度平衡点的把握作为核心工作,按照肉鸡的发育历程,该阶段是禽流感的免疫空白期,所以必须做好通风管理,不能使温度大起大落,即使5℃的温差也容易引起疾病发生。
六、第5周关键点控制
鸡只进入5周龄后采食快,要适当限料,每天至少净槽一次,一般控料一个小时就可以,目的是防止鸡只抢料,减少对腿部的压力和皮炎的发生率,有利于降低料肉比。这个阶段要把通风管理放在首位,通过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控制保证鸡只适宜的体感温度。要注意把握好风的走向,尤其是在冬季,风速过大或方向不对,都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如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容易造成冷应激。通风后温度若发生变换,要及时予以调整。
控料管理:从5周龄开始采食量增加很大,但体重增长却很少,因此进入5 周龄后要适当限制料量,通过合理控料、限料来降低料肉比。
七、第6周关键点控制
在最后一个周,肉鸡基本达到了上市要求,会经历最后一波强劲的生长冲刺,之前饲养过程中的任何错误都会在此阶段显现或者被放大。最后1周,肉鸡必须保持良好的采食,否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导致饲料转化率变差。如果采食量没有持续增长,就是肉鸡自身产热散热不好的信号,肉鸡食欲减退,会导致生长停滞。35日龄到出栏,要关注对肌肉生长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如密度过大、温度过高等。如果不能很好地将自身产生的热量散发掉,肉鸡的食欲就会降低,从而影响肌肉生长。此外,还要关注消化问题、疾病和鸡舍环境等,例如肠道方面的疫病防控,要防止霉菌毒素和魏氏梭菌等危害。
在屠宰前最后1周,死亡率会增加,快速生长的肉鸡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如果此时氧气供应不足,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同时,要对温度和通风设置进行认真检查,保证鸡只生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