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
2020-01-13魏小利
魏小利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内官营畜牧兽医站,7430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传染性十分强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等。此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致死率最高的是2 周以上的仔猪,5 周龄以上的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1 临床症状
病猪通常是在出生2-3 天之后便感染上此疾病,患病期间仔猪突然会发生剧烈腹泻,并且伴有呕吐,为黄色粘稠状以及吐出不消化的食物,进而使得仔猪发生脱水事件。此时宰猪的粪便通常为黄色,灰色以及白色,并且在粪便中伴有未消化凝固的乳块,气味十分恶臭。猪群中一旦患有此疾病,蔓延速度十分快,通常情况下,不足两周的仔猪都会受到感染,患病期间,猪会迅速消瘦,常卧不起,行走缓慢,食欲不振,体温相对较低,并且面部青紫,通常会在2-3 天内出现死亡。也有3-4 周龄的猪患染上此病,不过死亡率并不高,具体表现为身体状况不佳,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病是比较少的,病症也只是只是腹泻和厌食而已。
2 剖体变化
对发生死亡的病猪进行解剖检查,发现其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上。常会出现卡他性炎症,胃内会充满很多乳汁,出现粘膜性充血,在粘膜下出现出血斑,小猪的小肠是会出现膨胀,内部充满黄绿色液体物,含有未消化的小乳块儿。对解剖后的组织进行检查,发现小绒毛逐渐变短,粗细不够均匀,并且极度萎缩,整个肠壁逐渐变薄,并失去原本弹性,肠管扩张,膜内充血,淋巴肿胀,出现肾脏变性情况等[1]。
3 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室能够有效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目前检查只发现一个血清型并存在于猪的不同器官和液体中,在空肠,十二指肠等中含毒量相对较高。
荧光抗体实验检查方法,对已经病死的小猪肠膜进行切片使用丙酮做好荧光抗体染色工作,进而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其上皮细胞内出现亮绿色特异者则为阳性。也可通过血清中和实验进行检测,使用急性期和康复期双份血清在50-60℃30 分钟进行灭活,进而对其进行两倍稀释,稀释度要和一定量病毒进行混合,在36℃60分钟后,对血清病毒进行接种,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至37℃下。能中和病毒细胞并不会产生病变的稀释浓度就是血清抗体滴度,康复期血清总体滴度超过急性期滴度4 倍则为阳性。
4 治疗方法
当前对此病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给予新生仔猪进行口服血清,并且对其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临床症状,给予仔猪补液,进行中药解毒有效,只限能够避免仔猪发生脱水。
此时其要求停食或者减食,及时补液,此时还要有效运用抗生素,避免出现继发感染,从而减轻症状。为仔猪补充氯化钠2-3.5g、氯化钾0.5-1.5g、黄连素0.5-2.0g、高锰酸钾1%等,将其与1000ml 冷水混合。对于轻度脱水使用50-70ml,中度脱水使用70-110ml,高度脱水宰猪则使用110-150ml,混合好后将其混合到猪饮用水中作为补液。使用焦三仙开水煎煮15 分钟,拌入到食物中供小猪食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增强仔猪消化功能,健脾消胃,有良好的助消化和缓解刺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