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湿地中毒鸟类的救护技术研究

2020-01-13杨志刚薛继华岳伏牛刘冰许张红云袁志栋0张亚娟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护区鸟类中毒

杨志刚,徐 强,王 霄,郭 燃,薛继华,岳伏牛,刘冰许,张红云,袁志栋0,张亚娟

(1.河南省洛阳市周山森林公园管理处,471000;2.河南省驻马店市薄山林场,确山463200;3.河南省鹿邑县林业局,477200;4.河南省固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465200;5.河南省新蔡县关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463500;6.河南省国有三门峡河西林场,灵宝472500;7.河南省郑州市动物园,郑州450008;8.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467001;9.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郑州450008;10.河南省洛宁县兴华镇农业服务中心,471709;11.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农业服务中心,471100)

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和各种湿地等,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地,为很多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繁殖场所。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湿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尽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针对湿地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还有破坏湿地,乱捕乱猎,毒杀鸟类的现象发生,湿地鸟类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1]。本文针对河南省近几年来常见的湿地中毒鸟类的救护、救治和放飞等问题做一具体研究。

1 乱捕乱猎对湿地鸟类主要威胁

常见的有投毒,网捕和较少抢支猎杀湿地鸟类等非法行为。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在世界动物地理分界上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处,气候温和,是全国鸟类三大迁徙通道的之一,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省内湿地河流众多,鸟类资源极其丰富,是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和停留休憩场所,湿地鸟类保护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保护湿地鸟类免受毒杀和捕猎,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比如河南新乡黄河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大鸨等迁徙鸟类湿地保护区之一,仅次于陕西省渭南黄河湿地迁徙的大鸨数量,每年有300 多只大鸨和成千上万只灰雁(Anser anser)、鸿雁(Anser cygnoide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普通鵟(Buteo buteo)、灰鹤(Grus grus)等鸟类前来越冬栖息,但是很多不法分子,给鸟类用食物投毒,火铳打击等的方式,捕杀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大鸨(Otis tarda)等很多鸟类,对鸟类的迁徙和栖息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的长垣市黄河段和山东省东明县段,处于两省交界处,人员流动性大,跨区域的鸟类违法行为往往需要两个省森林公安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才能奏效,导致管理成本极高,管理难度非常大,湿地鸟类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压力[1]。

还有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平原水库——河南省驻马店宿鸭湖水库,是河南汝南宿鸭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人口及其稠密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境内,该湿地内生态环境多样,有大型水库,有大面积的人工林,达到14万亩,有开阔的草甸,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无数的村落等,在该湿地范围内,鸟类分布种类和数量非常巨大,有大鸨(Otis tard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普 通 鵟(Buteo buteo)、灰 鹤(Grus grus)、灰雁(Anser anser)、鸿雁(Anser cygnoides)等几十万只鸟类再次迁徙越冬或者栖息繁衍。由于很多鸟类在农田里吃麦苗,给当地村民的庄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等,最近几年我们冬季连续在该湿地保护区范围内进行调查,发现了很多疑似当地村民用毒饵诱杀鸟类的现象[1]。

2 湿地中毒鸟类救护技术

在非法狩猎湿地鸟类的手段中,以投毒现象最为常见,因为目前我国枪支管理非常严格,民间持枪现象已经很少见到了,捕网捉鸟现象也不常见,因为该种行为劳动量较大,再者还容易被发现等,所以,毒杀鸟类成为湿地鸟类的最大威胁。2010-2019年,我们统计发现,在河南省宿鸭湖湿地、黄河湿地、郑州市湿地以、商丘市湿地、漯河市湿地、周口市湿地、洛阳市湿地、焦作市湿地等,累积下来共计救活中毒的珍稀鸟类近100 种2000只。主要有灰鹤(Grus grus)、白枕鹤(Grus vipio)、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大鸨(Otis tard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普通鵟(Buteo buteo)、灰鹤(Grus grus)、灰雁(Anser anser)、鸿雁(Anser cygnoides)、大白鹭(Ardea alba)等,救助成活率在65%左右[1]。

2.1 毒药种类

常见的毒药为氨基甲酸酯农药或有机磷农药,最多的是呋喃丹,这种药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残效期可达一个月以上,它便宜易买,呈颗粒状,投放方便[1]。

2.2 常见症状

中毒鸟类依中毒程度深浅,表现为腿软弱无力,支撑不起身体,趴在地上或虽能站立但站不稳。有的则全身颤抖,似怕冷状,或两翅拍打无力,飞不起来。严重的两翅收不拢,无力下垂。嘴里溜出很多粘液,拉长呈丝状。粘液可导致呼吸困难,气管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有的左右晃动头部以吐出粘液,严重的则抬不起头,头搭在地上。粪便很稀,呈稀状[1]。

2.3 急救方法

野外发现中毒的鸟后,必须马上送到附近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站或者有条件救护的乡镇兽医站,为其注射硫酸阿托品进行解毒。运送大型鸟类过程中,尤其是大鸨(Otis tarda)、灰鹤(Grus grus)等,为了减少损伤鸟类的腿部,一般我们常采取这些大型鸟类的跗间关节上裹上棉花、纱布或卫生纸,并将两脚用宽带子扎起,减少鸟类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不停地脚趾登救护笼箱,损伤脚趾,保护鸟类。中毒雁鸭类被放入笼舍后,由于惊吓往往乱飞、乱撞,导致翅膀、头部、脚趾等处受伤。对此类鸟,我们将其一侧翅膀的初级飞羽剪去,限制其飞翔能力,从而减少受伤的几率,或者我们用绳子捆绑住鸟类的翅膀,用步条子捆绑住鸟类的双腿,限制其行走,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激反应过大对其损伤等[1]。

对于特别大型的鸟类,如大鸨等,由于这种鸟类的应激反应太大,中毒受伤的大鸨在运输过程中,用以上保定方式容易造成鸟类死亡等,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探索出了不对其羽毛捆绑,不捆绑器双腿,改用一个长袖子剪下来,袖子一段缝严实,整个袖筒里面黑暗不见光,袖筒要足够长,用开口一端为大鸨套住头颈部,颈部轻微捆住,免得袖筒掉下来,大鸨头部出于黑暗中,不敢动弹,老老实实呆在笼箱里被运输到救护地点。

对大鸨输液过程中也不能脱掉袖筒,免得大鸨发生强烈地应激反应。等到输液救护成功了,将大鸨放到封闭黑暗的屋子里后,再去掉大鸨头顶上的袖筒,关上门,让它安静下来,较少应激反应。每次开门饲喂时候,都要提前在屋子外面用声音做提前的提示,免得惊吓了大鸨。大鸨要是病情严重的话,就要人工饲喂食物和水,要是病情不严重,或者好转的快的话,可以把食物和水放到靠近门口,稍微有光线处,让大鸨自己叨食。在救护输液过程中,每次还要给大鸨带上头套。我们长期的大鸨救护发现,采取这种方式救护大鸨,成活率达到了100%,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成活率基本上是0%[2]。大鸨这种救护方式,我们在漯河市、焦作市大鸨的救护中都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也将这种中毒大鸨的救护方式向全省林业部门推广,希望能够提高大鸨的救护成活率,为大鸨的保护作出贡献。

氨基甲酸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鸟类,注射硫酸阿托品和磷解药液,效果很好。对中毒严重的鹤,将硫酸阿托品与磷解毒液结合使用,用药量按说明书上禽用剂量标准依中毒程度酌情增减。中毒极严重的,注射一次后隔半小时再注射一次,并采用肌肉注射与口服硫酸阿托品并行的方法[1]。

3 饲养管理

在救护初期,硫酸阿托品对病鸟的消化能产生直接影响。病鸟往往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和稀粪等。此时,我们采用人工填喂,强迫其进食和饮水。解毒工作完成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病鸟抵抗力差,采食量小,怕冷,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将病鸟关在舍内,地面垫上沙土和干草,饲料用新鲜、易于消化的非颗粒料,如病鸟粪便始终很稀,则喂适量土霉素、炎必清等药物,饮水要充足[1]。

4 中毒鸟类的放飞技术

治愈鸟类的放飞首先要选择河湿的地点,针对不同的鸟类,选择不同的生态环境,涉禽选择浅水湿地,将鸟类放出后,人迅速离开,让鸟类飞走或者自己慢慢离开,不要惊吓鸟类,等到鸟类在湿地上自由的飞行或者自由活动为止,就算放飞成功。游禽的放生要选择深水区域,首先在放飞前,要对游禽进行游泳训练,让它们重新获得游泳能力,免得匆忙放飞游禽后,游禽在深水里被淹死,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们曾经在郑州市的湿地保护区进行过游禽的放飞,结果就有游禽被淹死。经研究,发现是水禽的尾脂腺长时间不受水的刺激,分泌油脂减少,导致羽毛表面的油膜破损,羽毛蓬乱,从而失去防水能力,水侵入绒毛,绒毛吸水,水禽体重增加下沉,淹死在水中[3],[4]。

对于那些经过救护成活的湿地鸟类,但是伤残了无法恢复的,比如翅膀的一侧坏死,被剪掉了的鸟类,它们已经无法在自然界生存的,就不能再对他们进行放飞了,对它们放飞等于杀害它们,要将它们送到野生动物救护站、动物园等处饲养展出,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野生动物使用,充分发挥它们的科普教育功能。

5 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

为了减少湿地鸟类的被毒杀现象,各级湿地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积极主动做好鸟类保护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标语,宣传画、村镇广播和进村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教育湿地保护区周围的村民爱护鸟类,积极举报毒杀鸟类的行为,要鼓励和奖励湿地保护区的农民发现中毒鸟类后积极参与救护,给林业部门或者湿地保护部门联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湿地鸟类对当地村民的庄家青苗的叨食毁坏行为,给与当地村民一定的程度经济补偿,减少村民因为湿地水鸟叨食农田而对鸟类采取的驱赶、投毒、捕猎行为等违法行为发生。

同时,湿地保护部门还要经常在冬季鸟类迁徙季节进行经常性的巡视工作,争取在全部湿地保护区范围内展开巡视、执法和科普宣传行动,对于发现毒杀鸟类行为及时制止,尽量在第一时间赶到中毒鸟类的救护现场,提早救护鸟类,提高鸟类救护成活率。要联系公安,严厉打击毒杀鸟类的行为。同时,要加大湿地鸟类救护的技术力量,培训乡镇兽医站,提高湿地中毒鸟类的救护水平,壮大救护技术队伍。为了弥补湿地巡护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利用鸟类保护志愿者或者临时的农村巡护员来补充,利用他们建立起湿地鸟类保护巡护工作网,随时监控湿地鸟类的保护。

猜你喜欢

保护区鸟类中毒
善于学习的鸟类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中毒
鸟类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