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诊治缺血性中风病∗

2020-01-13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3期
关键词:脉象中风病气虚

周 雪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中风病作为中医四大难症“风、痨、鼓、膈”之一,归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范畴,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中风[1]。其发病急,致死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遗留吞咽困难、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及偏身肢体活动不利等后遗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自先秦两汉时期起,对于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众说纷纭,但因其辨证困难,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为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及早准确治疗,本文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根据患者脉象特征,判断患者个性、体质及病因病机,回溯疾病过程流,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及中医特色治疗,以达桴鼓相应的效果。

1 系统辨证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及滕晶教授在传统脉象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融合现代物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集“形神诊断”“中西医汇通诊断”“疾病过程时空诊断”为一体,所总结出的一门适用于现代疾病的全新脉诊体系。其以“系统论”为指导,遵循还原论的基本原理,通过细化指下感觉,将宏观、抽象的脉象系统按照血管壁、血管壁周围组织、血流、脉搏波等分化出25对脉象要素[2]。通过对单一相关脉象要素的组合,系统回顾患者整个复杂疾病过程流,判断患者体质、个性及心理紊乱状态,疾病的病因、病机,患者机体的气机运行状态,指导选方用药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2 中风病病因病机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已经认识到中风病的病因主要与外感风邪及内伤有关。《黄帝内经·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3]。风邪外中为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4],指出七情内伤,风阳上亢与中风紧密联系。《伤寒论》中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5]。气虚风邪外中经络导致中风病肢体活动不利。隋唐时期逐渐认识到中风的发生多由气血虚弱,风邪外中所致。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提出“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成偏枯”“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6]。认识到中风病的病因及病位在脑。至宋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更加深刻。刘完素提出火热为中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心火暴甚,肾水虚衰,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或五志过极,化火上扰,而致中风,为后世医家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的辨证奠定了基础。李东垣认为气血本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朱丹溪则提出痰湿生热与本病密切相关[7]。其后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不断丰富。近代对于中风病的认识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气、瘀、虚,病位在脑[8]。

3 中风系统辨证脉象分析

与中风密切现关的脉象特征主要包括上、下、来、去、粗、细、浮、沉、滑、涩、强、弱、怠、驶、缓、急、稀、稠、枯、荣、寒、热、进、退。按照中医内科学中风病辨证分型脉象分析如下。

3.1 风阳上扰 临床表现: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出现头晕、头胀痛、耳鸣,口苦咽干,突然出现口眼歪斜、舌强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腻。脉象要素:整体脉象上、热、动、进多退少、来驶去怠,寸脉粗、浮、疾、曲,左关脉粗、凸、热。患者平素易于生气,肝气郁结,在左关脉上一凸起的“气包”,久则郁积化热,表现为“粗、凸、热”;肝气郁滞,化火上冲,气机上逆,则脉象超过腕横纹,整体脉象上、动、进多退少;寸脉热、粗、疾、动则表明风阳动越,阳热激荡[9]。方以平肝潜阳为原则,整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天麻、钩藤熄风通络,石决明、桑叶平抑肝阳,栀子、黄芩清热,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茯神、夜交藤安神。

3.2 阴虚风动 临床表现:患者平素既有头晕耳鸣,伴腰膝酸软,突然偏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歪斜,舌红苔腻。脉象要素:左手整体脉象上、热、疾、动,上热下寒、上强下弱。左寸脉粗、热、强、疾、稠、滑,双尺脉稀、细、弱、寒、枯。根据双尺脉稀、细、枯判断患者下焦功能不足,肝肾阴虚,阴虚摄纳不利,阳热偏亢,气机协痰浊、瘀血上冲,则表现为“上、滑、粗、稠”,上下阴阳平衡紊乱,则表现为“上热下寒、上强下弱”,方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为原则,整方以镇肝熄风汤加减,调整气机紊乱[10]。方中怀牛膝、代赭石调节气机升降,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龟甲、白芍滋阴敛阳。

3.3 风痰瘀阻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白腻,脉象主要表现为沉、稠、滑、短、粗、强、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进少退多。痰浊内生,湿浊内蕴,血液质地浓稠,表现为脉象“稠”“滑”,且脉管内容物增多,脉管内压力增大,表现为脉“粗”“强”;因痰浊闭阻,血液运行不利,则血液运行距离缩短,则表现为脉“短”,且气机出入不利,表现为脉“沉”,痰湿之邪浸渍,血管壁张力下降,则表现为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且湿性趋下,血液运行不利,表现为进少退多[11]。方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原则,整方以涤痰汤加减。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湿,郁金、石菖蒲豁痰开窍,天麻平肝息风、祛风通络,香附、陈皮疏理气机。

3.4 痰热腑实证 患者临床表现为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肢体麻木,神识不清,伴腹胀便干便秘,咳嗽,咯痰黏稠,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象要素主要表现为“上、粗、滑、稠、疾、热、强、进多退少、来驶去怠,尺脉粗、强、凸。患者多为阳性体质,加之嗜食肥甘厚味,多内生痰热及腑实内结”。“粗、滑、稠、强”多表明痰浊内生,“上、疾、热”表明火热之邪蕴于患者体内,“上、进多退少、来驶去怠”表明风阳上扰,气血激荡于上,右尺脉“粗、强、凸”则表明大便不通,腑实内结,若热邪耗伤阴津,则表现为左尺枯、细。治法以通腑泄热、化痰通络为原则,方以桃核承气汤加减,方用桃仁、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清热凉血,瓜蒌、黄芩、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栀子、黄芩清热,钩藤、龙骨、牡蛎平肝潜阳。

3.5 气虚血瘀 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偏枯无力,面色微黄、易疲劳,倦怠嗜睡,舌质淡紫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脉象要素主要表现为浮、弱、缓、散、寒、下、来驶去怠。气虚则脉象浮而无力,脉象要素表现为“浮、散、弱”,“下、进少退多”则表明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脑窍失于濡养,气机下陷[12],“来驶去怠、缓”则表明血行缓慢,气虚则阳虚,“寒”则表明温养机体功能不利,涩则表明血瘀。整体脉象特征体现了气滞血瘀的病机,方以益气活血为原则,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益气补虚,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桂枝、羌活温经通络。

3.6 肝肾亏虚 患者临床表现为偏身肢体活动不利,患肢拘挛变形,言语不利,伴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怠惰嗜卧,舌瘦色淡,苔薄白,脉象要素主要表现为“短、下、寒、稀、沉、缓、弱、散、稀、滑、薄、进少退多、来怠去怠”。患者年老体衰,真元不足,脉象要素“稀、细、滑”表明患者精血亏虚,精微物质减少,脉道不充;“寒、薄、下、散、来怠去怠”表明患者元阳不足,失于温养,气血亏虚,鼓动无力,“沉、缓、滑、短、进少退多”表明痰浊瘀血内停,血液运行不利。方以补肾益髓,滋养肝肾为原则,整方以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肾壮阳,配伍附子、肉桂温阳下焦,引火归元,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石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

4 病案举隅

4.1 病案1 患某,老年男性,因“双下肢乏力伴言语不利4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伴言语不利,左手麻木,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颅脑MRI示左侧基底节新发脑梗死。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既往Ⅱ型糖尿病病史,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粥样硬化斑块、营养神经、降糖治疗,经治疗好转后出院。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断及治疗,于2019年9月7日就诊于山东省中医院脑病二科门诊。症见:双下肢乏力,伴言语不利,脑鸣,饮水呛咳,纳差,不欲饮食,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二便调。舌胖大苔厚腻,系统辨证脉学脉象要素分析:整体脉象表现为“浮、散、弱、薄、下、进少退多”,右寸脉“细、滑”,左关脉“涩、沉、缓”,右关脉“浮、涩、弱”,尺脉“沉、缓、弱、稀、枯”。西医诊断:脑梗死、Ⅱ型糖尿病。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治则:益气活血,补肾祛瘀化痰。处方:黄芪 30 g,当归 15 g,川芎 15 g,红花 15 g,葛根30 g,地龙15 g,全蝎6 g,桔梗12 g,醋鸡内金9 g,石菖蒲15 g,远志10 g,郁金15 g,桑寄生30 g,杜仲15 g,首乌藤30 g,合欢皮3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1周后患者复诊,服药效可,脑鸣及双下肢乏力较前明显改善。

按:《黄帝内经》中言“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不用”。患者为老年男性,年过半百,气虚则血不达于四末,营卫俱不足,则发为肢体偏枯不用。治疗以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13]。方中以黄芪为主药,补益元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以当归补血活血通络,川芎、红花助当归活血化瘀,地龙、全蝎祛风化痰通络,桔梗、葛根升提气机,舒筋通络,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郁金、合欢皮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合欢皮、郁金活血行气,解郁安神,首乌藤补肾滋阴安神。

4.2 病案2 患某,老年男性,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年余,头晕1月余”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麻木,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颅脑MRI示多发脑梗死、缺血变性灶表现,经治疗好转后出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持续数分钟,伴一过性视物模糊,伴左侧颞部头痛,偶有心慌、胸闷,无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于2019年8月2日入住于山东省中医院脑病二科。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头晕,伴视物模糊,伴头痛,耳鸣,偶有心慌、胸闷,纳可,眠可,大便干,2 d 1行,小便频数。舌暗红,苔黄腻,系统辨证脉学要素分析:整体脉象“上、高太过、热、来疾去徐”,左寸脉“上、粗、热、强、滑、外曲”,左关脉“凸、郁动”,双尺脉“细、寒、弱、稀”,治疗上静脉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药,口服安脑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镇惊熄风,中风回春丸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以及改善脑代谢、降脂等治疗,中医特色治疗上给予患者双涌泉贴敷及艾灸,引火下行,膻中及前胸刮痧疏通前胸气机。西医诊断:脑梗死、高脂血症、颅咽管癌术后。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肝阳上亢证。治则:平肝潜阳、息风通络。处方:天麻20 g,钩藤15 g,栀子9 g,黄芩12 g,桑寄生12 g,石决明30 g,杜仲12 g,川牛膝20 g,玄参30 g,瓜蒌20 g,柴胡12 g,枳壳15 g,生地黄3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7剂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右侧肢体肌力较前好转,头晕减轻,仍有胸闷,伴腹胀,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檀香6 g,防风20 g,天冬15 g。7剂,水煎服。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嘱出院后续服中药治疗。

按:根据系统辨证脉学分析:患者整体脉象“上、高太过”说明气机上逆,降下不足;寸脉“粗、热、滑”为患者长期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气协血气、痰浊等实邪上冲;左关脉“凸、郁动”为情志郁结;尺脉“细、弱、寒”体现患者气机上逆,则下焦不足,上实下虚。中药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熄风通络,石决明重镇潜阳,清热平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利水,栀子、黄芩清肝降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补下焦之不足,柴胡、枳壳疏肝解郁,瓜蒌宽胸散结,理胸中气机,生地黄、玄参滋阴清热。并根据患者脉象特征选择中医特色治疗,调节患者气机紊乱状态。

5 结语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辨证分型困难,文章借助“系统辨证脉学”,从“位、数、形、动、质”五维纲领指导下对脉象要素进行分析,系统的、全面的、辨证的、客观的对疾病进行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14],对人体的个性、体质、五神、气机紊乱状态、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疾病进行整合诊断,精准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与疾病所在的空间位置[15],遵循“脉-证-方”相应的原则,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及中医特色治疗[16],丝丝入扣,提高中医药的有效率,改善中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脉象中风病气虚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