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对大学生抑郁状况影响的分析
——以济宁学院为例

2020-01-13张帅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闭式排球状况

张帅帅

前言

抑郁症逐渐成为一种影响全球3.4亿人的普遍精神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高达10%的青少年患有严重抑郁症[2, 3]。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沉、兴致不高、食欲不振或失眠、自我价值感低、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精力不足等症状。这些问题常常演变为慢性精神问题,甚至产生自杀企图。

有研究指出,抑郁症初期便可确诊,且60%-80%的治疗成功案例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实现。然而,只有10%-25%的抑郁群体会主动寻求治疗,其余群体或是由于经济状况不允许,或是对于抑郁症羞于启口而选择逃避治疗[4]。因此,探究替代或辅助传统抑郁治疗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国外有研究结果证实运动和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改善有益,且其效果可与传统抗抑郁治疗相媲美,国内学者通过探究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同样证实运动对抑郁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 6]。本文拟进一步探讨不同种类运动技能项目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改善效果。研究选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开式技能和闭式技能两大项目类别,其分类依据是技能操作环境背景特征的稳定与否[7]。其中开式技能项目选取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闭式技能项目选取健美操、太极和养生。

1 大学生抑郁状况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从济宁学院选取193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运动”、“体育”、“大学生”、“抑郁”等为关键词,检索有关文献,从而对目前运动改善大学生抑郁研究情况作基本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假设,并选定适合此次研究且信效度良好的调查问卷作为施测工具。

1.1.2.2 问卷调查法

选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8]作为施测工具,对济宁学院部分专业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1933份,回收有效问卷1827份,有效回收率94.5%。其中,男生569人,女生1258人;文科845人,理科982人。

1.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等。

1.2 结果与分析

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抑郁阳性(SDS标准分大于53分)总人数为265人,占比14.5%。其中,轻度抑郁(53< SDS <63)226人 ,中度抑郁(63< SDS <73)33人 ,重度抑郁(SDS>73)6人 ,所占比重分别为12.4%、1.8%、0.3%。从表1可以看出,济宁学院大学生抑郁状况在不同性别、专业以及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表1 济宁学院大学生抑郁状况

针对调研结果作如下分析:近几年有学者指出大学生抑郁检出率高达30%[9],与这一结果相比,此次抑郁阳性检出比为14.5%则相对乐观。尽管如此,从调查对象来看,考虑到方便后续运动干预研究,此次并未对毕业生进行问卷发放。相对高年级学生较强烈的就业或升学压力,低年级学生压力源主要集中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这是导致抑郁阳性结果不至于攀升较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抑郁阳性学生多为轻中度水平,这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10, 11]。此外,在性别、专业等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表明该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较均衡。

2 运动干预探究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对象和分组

约谈轻中度抑郁学生,以“减压活动课”宣传,列入公共体育特色课形式,选取自愿参与此次实验的学生186人。结合实验参与者的兴趣,将其分为开式技能项目组(乒乓球30人、羽毛球33人、排球34人)和闭式技能项目组(健美操30人、太极28人、养生31人)。各组实验前均无组间、组内差异。

2.1.2 实验程序

2.1.2.1 实验周期为2018年10月开始至次年1月结束,共12周。将被试干预前SDS得分作为前测数据。

2.1.2.2 实验班分别采用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太极、养生六种方式锻炼,每周锻炼2次,每次90分钟(含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各项目均在公共体育课时间段内进行。

2.1.2.3 锻炼强度控制为中等强度,采用心率指标监控,120-150次/min,授课教师或助教每隔20min随机检测6名学生心率,便于合理控制运动强度。

2.1.2.4 在12周结束时,再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被试安静状态下的得分,并以此作为此次干预实验的后测数据。

2.1.2.5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2 结果

2.2.1 各运动项目实验前后抑郁差异性比较

由表2可见:与实验前相比,各运动项目在实验后SDS得分明显呈下降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开式技能项目中排球运动较另外两项运动抑郁评分变化更大,闭式技能各项目间评分差别较小。

2.2.2 各运动项目间抑郁水平显著性差异检验

对各运动项目干预后SDS得分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在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中,乒乓球、羽毛球两项运动与养生呈显著差异(P<0.05);而排球运动与养生呈极为显著差异(P<0.01);同时,排球运动与健美操、太极两项运动呈显著差异(P<0.05)。

表2 各运动项目实验前后抑郁差异性比较

表3 各运动项目间抑郁水平显著性差异检验

注:*P<0.05,**P<0.01。

2.3 讨论

体育运动对改善抑郁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对于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抑郁状况的机制,有国外学者提出“内啡肽假说”,内啡肽已被用于抑郁症的诊断,且可以用作治疗策略中的药剂[12],该假说表示运动能够增加内啡肽的分泌,进而降低抑郁水平[13]。一项针对近2年每周训练量不小于4小时的长跑运动员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说[14]。同时,国内亦有学者在研究中将抑郁症模型大鼠体内β-内啡肽的下降作为抑郁症状改善的指标之一[15]。由此可见,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抑郁状况经得起推敲,耐得住考验。

本研究采用六种不同运动项目作为干预手段,各组被试抑郁状况均有所改善,也同样印证体育运动对缓解轻中度抑郁效果较好。文中所选开式技能项目均为球类运动,一方面,球类运动速度快、变化多,运动参与者需具备敏捷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对技巧,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注意的转移也会使其暂时忘却烦恼,转而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此类运动常涉及比赛,有比赛便有输赢,比赛的取胜可以使参与者体会运动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提升自信,有助于走出负面情绪,即使比赛未获胜,也可以通过失败总结原因,寻求经验,自身越挫越勇的品质得以提升,有利于克服抑郁情绪的困扰。本文中排球运动较其它项目效果更佳,这主要是由于排球属于集体类运动项目,无论平时练习或各种交流赛,参与者是团体中的一员,在体会运动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的同时,队友的支持和陪伴更容易使个体体会到归属感,这与“社会交往假说”相契合,锻炼过程中锻炼者相互交往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6]。

运动对抑郁状况具有改善作用,然因其项目特点,效果又不尽相同。不同于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的迅速、敏捷,养生运动则以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为主,参与者通过体会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来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在调节抑郁状况过程中,球类运动因其爆发性、进攻性等特点,更容易使参与者在释放身心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这样不仅缓解了负性情绪,且有助于其向好发展,排球运动较两种小球运动效果略胜一筹也有赖于此。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受广大女性喜爱,因其运动过程中伴随优美的音乐旋律,不仅可以令参与者心旷神怡,心情愉悦,同时对塑形美体,提升气质有良好效果,这对于改善抑郁状况具有促进作用,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一致[17]。太极拳在身体活动中追求戒骄戒躁、以柔克刚,其蕴含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形成正确的认知及健康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太极的刚柔并济与排球的迅速敏捷不同,之所以出现效果上的差异,主要从被试方面考虑,此次实验的被试均为大学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且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兴趣足热情高,而对太极的“慢节奏”多有不适应,因此导致其对缓解负面情绪虽有效果,但不如排球这类激烈运动效果更明显。

总体而言,本研究证实所选运动项目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抑郁情绪,开式技能项目因其运动环境多变,需要参与者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以随时应对,节奏快加之经常在技能上有所突破,从而比闭式技能项目效果略佳。建议运动干预应在结合参与者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多采用开式技能项目。

猜你喜欢

闭式排球状况
铝合金7050大型环形件闭式模锻工艺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