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有效历史教学

2020-01-12陈振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教学

陈振玲

【摘要】有效教学,是每一个处于第一线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的说就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够有效的“讲授”,有效的提问并激励学生,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历史教师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历史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始终围绕着“有效课堂教学”展开。而有效课堂最终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课堂?这是近年我们都在努力思考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历史教师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声光电等技术,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比单一的历史教师讲课更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初中学生心理具有好奇心的特点,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枯燥、遥远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让历史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富有感染力。例如,讲授一些“战争”课题时,微机屏幕一边显示进军路线,一边不断出现亮点并发出“嘟嘟”声,并显示一些有关的动画及声音等,以激发学生多历史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演示历史学科中某些复杂的内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战役,头绪众多,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把战争进程制作成动画,演示战争动态的变化进程,学生一目了然,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教师在讲授“甲午战争”一课时,可把日军的进攻路线制作成动画,战争的进程清晰可见。在演示动画的同时,教师对具体过程进行适当地讲解,这样学生既把握了整个进程的全局,又对难点有了充分了解,有利于他们对历史事件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又如教师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分别演示了航海家的航海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在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讲授理论性较强,头绪较多,关系错综复杂的复习课时,通过运用计算机在短短一节课内,可把图示纲要线索,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重点,连同现实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揉入课件中,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深透,突破教学难点,扩大了信息量,还能有时间展開更有意义的讨论,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加强情意,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历史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的口述。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音带(碟)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地感染和熏陶。如《孙中山》《甲午风云》《西安事变》《大决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心灵感受到极大地震撼。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有效历史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德育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教师在讲“鸦片战争”内容时,用大银幕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相关片段。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还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了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硝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效果更加有效,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又如教师在讲“抗击外来侵略”这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秒钟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有效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可以将历史知识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更加直接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交流互动技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信息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创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作为历史学科,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历史小报。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排版设计,作品图文并茂、布局合理、主题明确,取得的成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使得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达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目标。

所以,要真正落实历史课程改革,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下有效地进行历史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培养创造能力,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及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总之,“视听结合,图文并茂”优化组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使历史课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