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0-01-12宋骏飞
宋骏飞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的出台,立德树人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立足新标准、新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并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双线”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帮助其构建系统知识框架,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以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研究主题,阐述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后研究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高校 混合式教学模式 路径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一)师生互动不足
从目前的高校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跨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借助互联网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记忆,但这却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从原本的“言传身教”向“远程点拨”转型,“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可以确保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互动的减少使得学生主观意识下降,对教师、课程产生隔阂,难以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开展混合式教学之前往往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目前的教师教学工作准备情况来看,许多时候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专业能力并未过多涉及,加之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概念并未过多深究,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自由表达看法与意见的往往都是优等生,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只是被动地进行记忆。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教师授课节奏过快
当今,教学讲究“精准、简洁”。高校教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往往是采用线上预习、线下拓展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预习,对知识有一个初步印象之后,在线下具体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但由于学生认知的不同,致使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加之高校专业课程知识冗杂、关联性强,一节课的知识点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一点空隙,老师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却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能听懂,快节奏的教学模式虽然保证了教师教学进度,但“囫囵吞枣”的学习使得学生知识体系出现断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缺乏实效性反馈
教学反馈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对现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反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学习状态、专业认知等方面的培育并未过多涉及,这种时间长、跨度大的考核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反馈的可靠性;而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在课程最后采用习题练习、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并没有兼顾每位学生,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不仅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形式化的教学反馈对教师后续教学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媒体被应用与高校专业教学以及课程教学中,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从整体角度分析,高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趋于成熟,此阶段的他们需要的教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灌输。高校各专业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引导,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相对来讲,混合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特点,且满足高校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以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线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以此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鉴于此,高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作用,为学生创设线上线下的教学平台,进一步推动专业教学的发展。同时,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的有效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一些专业教师仅以单一的知识讲解为主,没有关注学生实际学习体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高。实现课程发展,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师可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学习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在课堂上要侧重引导,而不是单一的知识讲解,通过引导的形式让学生对内容掌握的更为透彻,且学生自身的能力也有所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线上文件等形式,并将其上传至线上平台,让学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并完成相关线上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加入学习过程,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构建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线上引导,自主预习
以理论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教学文件、教学案例以及检测题等文本资料上传,并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通过线上教学软件,如学习通、钉钉等,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内容,在平台上进行预习,并完成自我检测,及时掌握学习弱点,并将问题记錄下来。之后,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和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可借助学习软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在线交流,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提问。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大体把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及时处理问题,为接下来的线下学习做好充分保障。
2.围绕学生学习问题,开展线下教学
通过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依据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引入创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推动教学发展。
3.课后巩固,深化拓展
课下作业布置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布置相应的练习,以此巩固学生所学,拓展学生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教学视频等内容上传,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其次,教师查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开展线上引导,并结合专业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专业教学的发展。在落实混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层次对学生进行评级,从而使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评价分为线上、线下、实践等几个层面的评价。线上评价主要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来确定,主要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时长等方面。线下主要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测验,主要包括上课考勤、课堂表现、期末测试等内容。评价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混合教学的进一步落实,从而推动高校专业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丽,刘志林,卓玛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2) :123.
[2]王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