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课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

2020-01-12谢玉琴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策略

谢玉琴

【摘要】积极心理学更〖HJ1.6mm〗多地是关注人们潜在的积极品质,在体验中寻求快乐。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为小学心理健康课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心理健康课堂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应是学校教育长期努力的方向。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切入点,让小学生发挥自己潜在的积极品质,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   积极心理品质   策略

美国教育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更多地是关注人们潜在的积极品质,在体验中寻求快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符合国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心理健康课为切入点,心理健康课堂中让小学生发挥自己潜在的积极品质,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受到后天环境影响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幸福感、满意度、乐观与希望、专注与投入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的潜能的表现。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会对个人的情感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继而在个人的幸福和未来的生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心理学教授孟万金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分为六大维度,包括知识与智慧、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要培养小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必须从激发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始,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行为过程,更是一种让小学生有情绪情感体验的过程,即感受愉悦和心理享受并存的状态。

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就是挖掘学生本来的积极心理潜力,使其拥有一种积极的力量感受自我潜能和幸福,发现自我的积极心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努力,从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心理健康课积极品质培养的内容

本文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分类作为心理健康课培养内容,依据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理念,围绕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活动的内容框架。

1.小学低中年级心理健康的培养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2.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的培养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控,适应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3.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的培养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四、心理健康课积极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组织形式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心理活动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按六人一组,学习小组按性别搭配,每个小组成员有具体分工,有组织活动的、有记录的、有汇报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便于开展活动,也促进了人人参与。这种课堂形式,能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成长,以提升小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教学方法  心理活动课主要以活动体验来领悟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开展活动为主线,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方法,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会更加有效。

1.体验法。体验式教学法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集体游戏引导学生在亲自经历和感受后,使学生在体验中生成意义,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的互动式教学法。在小学运用最多的为积极体验法,学生的积极体验越多,越容易产生自信并激发内部动机,从而发掘自我潜能。如在集体感教育的教学中,通过指導学生集体活动拍手谣,通过集体活动发出的震撼声音,体验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激发了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浅析初中生政治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