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医思考与认识
2020-01-12禤达科刘元献李许娜叶美婷
禤达科,刘元献,李许娜,郭 赛,叶美婷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518000)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研究显示,将近10%的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及超过50%的声嘶患者存在咽喉反流[1-2]。快速的生活及工作节奏、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是引起LPRD高发的重要因素,该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中医对LPRD的病因病机认识还不够全面,尚无中医专属病名,亦无统一的辨证分型。因LPRD与急性喉痹、慢性喉痹、急性喉瘖、慢性喉瘖、梅核气在症状上有较多相似性,且并无特异性,仅从症状上难以区分,故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常易混淆。随着LPRD被逐步认识及重视,部分学者提出,LPRD是否有必要从喉痹、喉瘖等中医病证中剥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病种。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中医病种或病证的产生及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与之相对应的西医疾病在病理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与已知疾病存在特异性;二是具备特有的中医病因病机、脏腑关系及治疗原则、用药特点等,并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疗效。通过回顾及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已有研究,结合本院开展的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笔者认为目前LPRD在中西医临床中已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可作为中医单独病种进行临床实践及研究。
1 LPRD的西医研究
LPRD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咽、喉、鼻腔、气管等部位),造成局部黏膜损伤,表现为咽异物感、咳嗽、声嘶等症状的一类疾病[3]。
LPR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①反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减弱、体位及其他因素。②咽喉部黏膜损伤机制:咽喉部黏膜缺乏碳酸氢盐,胃酸-胃蛋白酶对咽喉部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炎性因子对咽喉部的损伤。③反流物刺激远端食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4]。目前LPRD的诊断方式有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24 h MII-PH监测、胃蛋白酶检测等,治疗主要有生活饮食的调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LPRD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首选方案,其他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等。LPRD的诊治涉及多学科、多系统,不仅在耳鼻咽喉疾病中,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接触性肉芽肿、声带白斑、任克氏水肿、喉狭窄、喉癌、鼻炎、鼻窦炎、假性变应性鼻炎、复发性中耳炎等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呼吸科哮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消化科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等,儿科慢性咳嗽、喉痉挛、厌食等有关。2015年版《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及解读中提出,LPRD的诊疗中存在认识不足或过度诊断等情况,尤其是抑酸治疗作为LPRD最常用的治疗策略被过度使用,出现药物耐受,停药后酸分泌反跳性增多,抑制钙的吸收而导致骨质疏松,增加艰难梭菌感染的机会和胃癌风险等。由于LPRD症状复杂多变、体征轻重不一,而且无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很难实现客观诊断及病情分级,成为临床诊治工作的难题。
2 中医治疗LPRD的临床疗效研究
随着LPRD被逐渐认识及重视,中医药治疗LPRD可以发挥中医辨证的个体化特点,根据不同中医证型,选择不同的方剂治疗。刘铁陵等[5]采用单纯中医药分型论治咽喉反流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显效率达70.7%。张新玲等[6]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咽喉反流作为观察组,与兰索拉唑片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李瑛等[7]随机选取200例LPRD患者,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院内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访3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在已有研究中,中药治疗LPRD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等优势。
3 LPRD的病因病机及脏腑相关研究
查阅分析LPRD相关中医及中西医文献,发现该病在病因病机、病位、脏腑相关等方面与喉痹、喉瘖有所不同,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及独特性。李平[8]提出LPRD与肝胆失调关系密切,由于肝胆位置较深,难以直接清晰地观察,通过中医问诊,可以发掘出很多细微病变,帮助定位脾、胃、肝、胆病变。李斐[9]认为,肝强脾弱、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上渍咽喉是LPRD的主要病机。钟艳萍等[10]认为,LPRD在中医中归于“吞酸”“喉痹”“喉瘖”“嘈杂”及“梅核气”等疾病范畴,一般认为其发病与邪气侵扰、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胃阴不足、酒食所伤、痰气郁阻等有关,该病的病机为肝失疏泄、肝胃不和、胃气上逆。陈建能等[11]认为LPRD与脾胃关系密切,病位在咽喉,实责之于脾胃,以中虚气逆为病机之本,痰火上壅为标,治宜遵循健脾化痰、降气利咽的原则。丛品教授认为,LPRD实证及虚实夹杂患者病程较短,正气受损不明显,进一步发展,气郁日久,脾胃功能逐渐减弱,脾失健运,痰湿、湿热等病理因素自内而生,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该病后期以虚证为主,久病失调,正气损伤,机体生理功能下降,抗反流能力下降,黏膜修复能力下降[12]。所以,在治疗LPRD时,早期应以疏肝、解郁、清热为主,中期应健脾益气兼以祛邪,晚期则以补益脾胃为主。
从上述研究可见,LPRD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气血亏虚,咽喉失养;②脾胃虚弱,内生痰湿,嗜食辛辣厚味酒恣,湿热内生,痰热互结,上犯咽喉;③情志不畅,肝郁脾虚,气机失调,胃气上逆,滞塞咽喉。咽司吞咽,下接食管,直贯于胃,咽是水谷入胃的必经之路;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及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三者同属一门,咽与脾胃在水谷的受纳、消化与输布上,构成了三者关系的轴心。咽主地气,与脾胃相通,为脾胃之候[13]。该病病位在咽喉,与胃、食道密切相关,病变脏腑在肝、脾、胃,治则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为主。
4 LPRD中医证型研究回顾
中医辨证施治,证型是其核心。目前中医对LPRD的病因病机认识还不够全面,证候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以及证候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已有学者对LPRD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及研究。钟秀婷[14]调查195例LPRD患者,共得出7种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中以肝胃不和证及肝郁脾虚证为多,其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胃阴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相对少见。李平[8]将LPRD中医证型归纳为5个:肝脾不和、气郁痰阻、肝火犯胃、湿阻中焦、脾胃湿热及胃阴亏虚,分别以半夏厚朴汤、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三仁汤合半夏厚朴汤、甘露消毒丹、沙参麦冬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蔡燕文等[15]归纳LPRD的3个中医证型,分别是气滞痰凝、肺胃湿热及肺胃阴虚,分别以半夏厚朴汤、甘露消毒丹及沙参麦冬汤作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刘铁陵等[5]收集近年来临床中有慢性声嘶、咽异物感、咽喉烧灼感、咽喉部隐痛、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及痰液增多或咽喉干燥等症状,并经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证实有喉炎存在,怀疑与咽喉反流有关的咽喉炎患者,根据其主症及兼症分为气滞痰凝、肺胃湿热、肺胃阴虚3种证型,分别给予半夏厚朴汤、甘露消毒丹、沙参麦冬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
5 LPRD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年门诊量超10万,其中LPRD患者在咽喉疾病患病人群中占近1/3。笔者选择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初诊为喉痹、喉瘖的204例患者,其中男98例,女106例;年龄19~77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2 d,最长20年;参考《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RSI评分>13分和/或RFS评分>7分者做出LPRD初步诊断。204例患者中,RSI评分203例,RFS评分110例,RSI评分>13分88例,RFS评分>7分52例,RSI评分>13分且RFS评分>7分18例。统计结果如下:①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5位):88例RSI评分>13分患者中,证型以湿热蕴脾证及胃热炽盛证为多,依次为19例(22%)和15例(17%),其次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胃不和证,依次为9例(10%)、9 例 (10%)、9 例(10%)。52例RFS评分>7分患者中,证型以湿热蕴脾证、肝郁脾虚证为多,依次为11例(21%)和9例(17%),其次为胃热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盛证,依次为5例(10%)、4例(8%)、3例(6%)。18例RSI评分>13分且RFS评分>7分患者中,证型分布前3位分别是湿热蕴脾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依次为5例(28%)、3例(17%)、2例(11%)。②中医证候分布(排名前5位):88例RSI评分>13分患者症状描述,以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咳嗽、痰多症状多见。52例RFS评分>7分患者与18例RSI评分>13分且RFS评分>7分患者症状描述,以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咳嗽、声嘶症状多见,与RSI基本一致。通过对204例LPRD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初步分析,其中以湿热蕴脾、肝郁脾虚、胃热炽盛、肝胃不和、脾虚湿盛5个证型较为多见,与国内研究基本一致。但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喉痹、喉瘖、喉咳的证型特点有明显不同[16],说明LPRD在中医证型上有其独特性。虽然LPRD在证候上与上述疾病无特异性,但仍具有一定规律性,主要以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咳嗽、声嘶症状多见。
6 小结
综上所述,LPRD与喉痹、喉瘖比较,在病因病机、病位、脏腑关系及治疗原则、方药等方面存在特异性,且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疗效验证,因此将LPRD作为中医单独病种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同时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在西医对LPRD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之际,LPRD的中医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应有紧迫性。在疾病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中,往往是一个西医病种的产生直到临床规范化应用及推广后,中医才开始进行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导致研究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开展LPRD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疗原则、方药等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LPRD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及优势,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