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020-01-12贺玉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3期
关键词:喉头痉挛常规

贺玉娇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CT检查作为临床中重要的诊断技术之一,其主要通过测量X线通过人体后的衰减值-CT值,来描述人体组织密度的差异[1]。而增强扫描就是通过把药物注入血管后,经过CT平扫,可以发现普通CT扫描未发现的病灶,来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2]。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的药物常为含碘化合物,这就造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皮疹、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意识恍惚、昏迷、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治和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患者造成许多麻烦。在临床工作中,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诊疗的顺利完成已经成为噬待解决的问题。有许多资料显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6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分析,来探讨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86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其中观察组143例,男76例,女67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年龄(43.54±9.21)岁,常规组143例,男80例,女63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42.54±8.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本院需要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②对本实验知情同意的患者;③能够配合检查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碘剂过敏史的患者;②既往有不明原因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史的患者;③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④婴幼儿及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患有精神系统疾病,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感受的患者[4]。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在行CT增强扫描之前,给予常规的预防和护理工作,除交代好注意事项外,不做特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包括:①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和个人史,了解患者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哮喘及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则了解具体的过敏情况,必要时停止检查。②行检查前,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充分明白CT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并初步理解其带来的风险及紧急处理措施,使其理解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疑虑,调整患者的心情至最佳状态[5],术前嘱托患者控制饮食,尽量禁食,并多饮用清水;③行检查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调整好温度和湿度,做好注射部位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选择粗大且弹性好的血管进行输注碘对比剂,避免碘对比剂局部堆积、外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调整碘对比剂的输液速度。检查期间,嘱托患者及时表达出不适感,对患者表情、身体状况等也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做出紧急应对措施;④检查结束后,嘱患者在温暖的休息室休息30~60 min,观察患者无迟发性不良反应和不适后,护送患者离室。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常规组的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皮疹、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意识恍惚、昏迷、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计算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总检查人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后录入SPSS20.0软件中,其中以率的形式表示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算χ2及P值,计量资料经过正态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计算t值及P值。设定检验标准为α<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14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其中1例患者为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0%,另1例患者为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0%,给予患者平躺休息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常规组14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0%,其中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5例患者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2例患者出现意识恍惚、昏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1例患者出现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0%;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如恶心呕吐患者予以平躺休息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意识恍惚、昏迷的患者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注射20 mg地塞米松+20 mL 10%葡萄糖溶液等治疗措施,之后患者均缓解;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立即使用给予吸氧、250 mg氨茶碱+20 mL 5%葡萄糖溶解静脉注射、20 mg地塞米松+20 mL 1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等治疗措施,之后患者恢复正常。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的发生率,χ2=6.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疹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的发生率,χ2=6.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意识恍惚、昏迷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的发生率,χ2=8.5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组的发生率,χ2=7.5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0%明显小于常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10%,χ2=8.513,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进步,CT增强扫描因其能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其不良反应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的进行[6]。紧张、焦虑的情绪、陌生的环境、疾病的不可知性、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等是诱发患者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7],减少或消除这些诱发因素,能够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诊疗过程,保持良好的诊疗心态,并且及时发现、处理即将发生的不良反应,这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许多资料显示,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提供更好的选择[8]。在本试验中,CT增强扫描前明确患者的具体过往病史,明确患者是否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以及妊娠,如果身体不能耐受,则尽量避免行此检查。了解患者的具体过敏情况以及年龄状况,尤其是>65岁或儿童患者,其免疫机制较差,极易发生过敏[9],故本试验把这类患者排除在外,临床上在这类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应,应特别重视。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最好能够行进行碘过敏测试,查看患者是否合并痉挛、呕吐、头晕等其他过敏反应,这对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极好的作用。行检查前应该尽量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交代好注意事项,平复患者焦虑情绪。通过耐心讲解,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以及心理压力,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明白碘对比剂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由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做好CT增强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准备齐全检查用药品及抢救药品,做到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严格进行器械的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尽量选择粗大且弹性好的血管进行输注碘对比剂,可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及剂量。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神情,必要时询问患者不适情况。控制好室内温度、湿度,保持清新的空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10]。行CT增强扫描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师,采取措施处理突发情况。总之,通过创造舒适的环境、和患者有效的沟通、严格的对比剂输注管理、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加就医满意度。

本试验中,通过优质护理、加强对比剂输注的管理、提供良好舒适的检查环境,明显的减少了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0%明显低于常规组总不良反应率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3,P<0.05)。说明通过创造舒适的环境、和患者有效的沟通、严格的对比剂输注管理、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能够有的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医务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并掌握减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内容,给予患者舒适、专业、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虽然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紧急处理措施仍然是必要的,这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CT增强扫描时,积极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做检查时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喉头痉挛常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常规之外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别受限于常规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
谈喉头稳定对于歌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