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禽病发生特点分析
2020-01-12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 武汉 430056)
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集约化养禽业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禽病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禽病防治和研究的成果明显增多,水平提高,不少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新品种的引进,饲养环境的污染,加上对疫病防治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以及兽药市场的不规范,致使禽病的发生更加复杂,禽病防治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禽病发生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新发生禽病种类繁多,防治工作难度增大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禽病的种类也不断增加。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增多,传染病的危害最大。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现今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达80多种,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等,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鸭瘟等老病常年不断,低致病性禽流感、鸡传贫、减蛋综合征、番鸭细小病毒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等花样翻新。如传染性法氏囊病过去只独发于鸡,而现在发现鹅、鸭、雉鸡等也可发生;鸡白痢过去认为只发生于雏鸡,现在中鸡也感染;大肠杆菌病现在还出现了脑型、肿头型、眼型等新类型。另外,发病禽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常见的鸡、鸭、鹅等都有报道。影响较大的有鸡传染性贫血,禽流感,肾病变形和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产蛋减少综合征,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鸭传染性浆膜炎,肉鸡腹水综合征和隐孢子虫病等。在这些疫病中,目前要特别重视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和肾病变形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的研究和防治。
2 部分病原出现新的变化,疫病呈非典型化
在疫病的流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化,出现亚型株且变异速度明显变快。由于病原的抗原性、致病性及组织嗜性的变异,加上禽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禽病在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变化,发生非典型化感染或发病,出现新的特征,导致临诊症状变得更加复杂,准确诊断难度加大。如以前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典型临床症状发生的鸡新城疫,现在逐渐被非典型性新城疫所代替,表现为发病率不高、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剖解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这给本病的诊断、防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又如鸡白痢已由雏鸡逐渐发展到成年鸡,可造成产蛋率下降。鸡新城疫、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等都出现非典型病例,而且流行非常广泛,发病率也较高,给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病原体抗原结构的变异和血清型多变,使得传统病原血清型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使一些疫苗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困难。另外,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的流行,使鸡只的免疫控制及抵抗力下降,也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使养禽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3 混合感染比重增大,给诊断带来难度
在生产实际中常见很多病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对同一机体产生致病作用,并发病、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上升,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两种病毒病同时发生,或两种细菌病,细菌病与寄生虫病同时发生。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必须通过实验室检验结合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临诊中常有混合感染病例,病毒性混合感染,如禽流感与新城疫和/或大肠杆菌病、鸡法氏囊病与新城疫、新城疫与传支;病毒性与细菌性混合感染,如新城疫与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等,细菌性混合感染,如鸡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杆菌病等。
集约化养禽的特点决定了禽病发生的复杂性,往往呈现多发性、并发性感染,很少单独发病。如大肠杆菌所致的肠道感染与病毒有关;支气管炎病毒或喉气管炎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引起呼吸道病,法氏囊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禽流感经常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并发或相继感染。混合感染后会产生混合型或新型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会随各种病原体之间的比例改变而改变,而很少产生典型的临床症状,给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或根除造成了困难。
目前,生产中发生的禽病,有多种病毒病同时感染的,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多种细菌病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和支原体病,有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有病毒和寄生虫同时发生的,如新城疫和球虫病;有细菌和寄生虫同时发生的,如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有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造成的,如呼吸系统疾病。一些不同的病原还可以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禽痘、肿头综合征、马立克氏病、禽霍乱、鼻气管鸟杆菌病、曲霉菌病、开口病、气囊螨虫病、氨中毒、福尔马林中毒、维生素A缺乏、腹水症等都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这些病原的混合感染十分多见,而单一接种某种疫苗免疫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以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还可引起免疫抑制。
4 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
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危害日趋严重,其中最多的是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饲料及药物中毒等。在规模化养禽条件下,有时由于饲料配制失当或储存过久,营养损失,常易引起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饲料及饮水受霉菌毒素、或农药化肥、化工废弃物等污染易引起中毒性疾病,某些药物长期大量给药,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亦易引起积蓄性中毒。这些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应该重视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集约化养禽条件下,有时由于饲料配置失当或储存过久,营养损失常易引起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饲料及饮水受霉菌毒素、或农药化肥、化工废弃物等污染易引起中毒性疾病,某些药物长期大量给药,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亦易引起积蓄性中毒。这些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应该重视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对于家禽养殖业来说,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禽病。严重时会造成饲养禽的大批死亡,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禽病发生特点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5 环境污染严重,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
我国养禽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由于我国家禽养殖业并未完全实现产业化,个体养殖户依然是主力,这就导致不同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再加上病禽隔离不严、养殖条件不高、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家禽染病的几率。
饲养管理水平对疾病影响突出。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饲料营养成分不全会造成缺乏症,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药物使用不当会产生抗药性或中毒,如喹乙醇、痢特灵中毒,饲料加工、管理不当也可引起中毒,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都可对家禽尤其是初生禽造成影响,甚至诱发相关疾病。
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理复杂,具有发病慢、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且多伴有酸中毒和神经症状、体温偏低,病鸡多有生长发育受阻、营养状况不良、消化机能紊乱和生产性能降低等各种各样的表现。该类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发生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常见原因:日粮中营养物质不全、不足或比例不当,患了慢性胃肠道疾病、肝病等造成消化不良,特定时期的营养需要量增加,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作用,污染因素,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磺胺类及抗生素,造成肠胃微生物区系的紊乱而影响消化吸收等。随着规模化养禽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禽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
疫病多呈群发性,因此要想达到预防、控制、消灭禽类疾病这一目的,首要前提是对禽病作出迅速、及时、正确的诊断,没有诊断就没有措施, 而错误的
诊断必然导致治疗的错误,因此,诊断在禽病的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家禽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有,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技术等。禽病的免疫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目的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保证家禽免遭疾病侵害,尤其是传染病的感染。涉及到禽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家禽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是家禽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染,即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所以根据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掌握流行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针对禽病采取综合免疫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禽病的发生和流行。
6 结束语
总之,现代养禽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集约化饲养,越来越集中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禽病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一旦引起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能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禽饲养成败的关键。禽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也有各级职能部门及场(户)本身的科学管理问题,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后者较前者可能更为重要。要使我国的禽病防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适应养禽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监督和协调,各种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养禽生态环境的有效控制,主要疫病的净化和扑灭,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的落实,禽病科学相关学科的教育和科研的进步和发展等方面,都是我国禽病防治应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