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020-01-12李冬梅
李冬梅
(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先天性耳聋为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缺陷,发病率较高,在近几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当前,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已经达到3%,耳聋逐渐成为各类残疾病的首位因素,所以,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加强对听力下降的预防,能避免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当前,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时多针对耳聋基因进行筛选[1]。常见的基因检测可全面检测我国人群中常见的耳聋基因高危突变部位,明确耳聋的发生原因,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的滥用,同时通过科学遗传咨询,可避免或减少下一代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样本的采样(即DNA采样)不仅局限于血液,口腔黏膜拭子简单、无创,已被确定为基因检测的可靠取样方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和致病性,保证听力障碍患儿的听力情况都能得到缓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出生和门诊诊断听力障碍的60例新生儿,由新生儿的监护人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新生儿的足跟血进行采集,将血液样本送到基因检测中心,使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新生儿常见的耳聋易感基因,保证各项信息为有效依据。其中,主要的检测内容耳聋基因20个突变点,分别为GJB2基因、GJB3基因的538C>T,547G>A突变等。
1.3 随访情况 将基因、听力筛查结果以电话形式通知家长,对未通过的新生长进行重点追踪,对其语言、听力及干预情况进行定期随访,并进行耳聋指导。
2 结果
60例新生儿中阳性10例,携带率为16.67%,对各位点突变携带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患者易感基因GJB2,其235delC杂合突变为3例,携带率5%,299-300delAT纯合突变为1例,携带率为1%,235delC纯合突变为2例,携带率为2%。对于患者的易感基因GJB3,538>杂合突变为1例,携带率1%,对于患者的易感基因SLC26A4,281C>杂合突变为2例,携带率为2%,易感基因MT-RNRI中的1555A>G杂合突变为1例,携带率1%。
3 讨 论
耳聋为一种常见的残障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受多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如细菌病毒感染、声损伤、耳毒性药物等[2]。在全球范围内,约有65%的耳聋患儿是因遗传因素致病,根本原因为基因突变。临床常见的为单一的基因突变和不同基因复合突变。耳聋患儿多是因为基因、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导致的。相关研究表明,部分非综合性的耳聋患儿是因为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尤其是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等。有学者基于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实施检测,结果中发现阳性为10例,携带率为16%[3-4]。
常见的耳聋基因为GJB2基因突变,其作为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在耳蜗支持细胞和结缔组织中广泛存在编码Cx26蛋白,如果其中的235位点C碱基纯合性缺失,将带来明显的移码突变情况,Cx26蛋白无功能,流入到内淋巴液循环受到抑制,会发生明显的中毒情况,质感音性神经耳聋现象显著。在我国,最为常见的突变位点为235delC突变,其在耳聋治病突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引起感性音性神经耳聋的是235delC纯合突变,在新生儿时期表现为听力损失情况,如果发现这一情况,需尽早给予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早期干预,能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GJB3突变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的遗传综合耳聋情况[5]。当528C在T突变以上时,终止密码子会在前期发生。作为本土基因,在正常的人群中,该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较小。通过不断筛选,发现突变杂合突变以及携带率均较小。SLC26A4基因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耳聋的第二原因,属于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在SLC26A4突变中,携带的PDS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情况的患儿,临床上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所以,对SLC26A4突变情况早期有效检测,引导患儿在日常工作中降低激烈运动、减少颅脑外伤情况等,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免发生耳聋。线粒体和药物性耳聋存在密切的关系,临床常见的药物为氨基糖苷类药物。携带突变的患儿对药物较为敏感,使用较低剂量也会导致耳鸣,从而使听力不断下降。在上述情况下,新生儿需禁止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应用,以免药物性耳聋情况的发生[6]。
耳聋基因的发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在耳聋诊断中,基于原有的影像、听力学水平的提升,其分子水平也达到较高水平,临床确诊率也更高,能够为日后临床治疗工提供重要方向,同时能避免耳聋患儿的出生及耳聋情况的发生。临床需加大力度进行耳聋基因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预防,通过执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证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婴幼儿早期发生听力损失情况后,如果未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将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也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选是我国疾病筛选中的重点,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开展,并为其颁布相关的技术规范,确保尽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同时能积极干预,以免聋哑情况的发生。当前,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物理方法为耳声发射和脑干诱发电位。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中,随着新生儿听力筛选工作的深入开展,单一应用物理方法进行听力筛选的局限性更为明显。经临床实践发现,并非所有的患儿在出生后会表现出听力损失,尤其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迟发性听力障碍情况等,需结合听力筛选结果来分析[7]。
婴幼儿在发生听力缺失后,若未在临床上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将导致其功能永久障碍,进而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筛查目前已成为临床重点,基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促使该工作的有效实施,尽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患者,并给予有效干预和治疗,以免聋哑情况的增加。当前,主要通过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等方法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临床上,并非所有的患儿在出生后均存在听力缺失情况,多是因为基因突变带来的迟发性损失[8-9]。相关报道显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如果结果为假阴性,约有10%的迟发性和听力损失被漏诊。新生儿听力基因筛查理念是在传统筛查基础上,将其与耳聋基因筛查工作进行结合,特别是针对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生3 d内的新生儿,对其脐带血、跟血进行采集,能加强耳聋易感基因的分析。随着听力筛查工作的逐渐普及,临床发现该方法也存在不足,因此在确诊后,还需进行多次随访,保证尽早给出干预措施。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虽然存在较多的优势,但是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还无法将耳聋基因突变外的突变位点涵盖进去,对产前诊断工作存在很大的限制[10]。所以,患者和监护人员要明确检测工作的意义,重点分析检测位点、存在的局限性等,并在临床上加强随访和检查。使用耳声发射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选,为其构建新模式,能促使其积极检测,也能保证缺陷预防工作的有效发挥,同时该方法使用简单、方便,能为新生儿提供有效的药物指导和生活指导,得出的结果也更准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60例新生儿中,阳性检测为10例,携带率为16%。其中最高效率的为GJB2基因突变,发生的携带率为6%。由此可见,尽早发现和筛查耳聋易感基因,加强对耳聋情况的预测,通过执行相关的干预措施,降低耳聋的发生率,为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的筛选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