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及补排结构分布特征

2020-01-12刘晓娜饶元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原区水资源量模数

刘晓娜 饶元根 李 洋 肖 航

(1河南省濮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1 概述

河南省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14.38亿m3,计算面积为7.10 km2。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排泄量为123.53亿m3,排泄量包括人工开采量、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除降水入渗补给量计算采用1956-2016年系列降水资料外,其它各项计算采用2001-2016 年系列资料。为了反映近期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分别绘制河南省降水入渗补给量模数分区图、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分区图,以分析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模数、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构分布特征。

2 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

淮河干流以南平原区,因常年降水量较大,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一般在20~25 万m3/km2之间;淮河干流以北至黄河干流之间平原区资源量模数一般在15~20 万m3/km2之间,开封~商丘一带平原区资源量模数在10~15万m3/km2之间。

黄河下游郑州~新乡~安阳花园口以下干流区一带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一般在5~10万m3/km2之间;其它地区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一般在10~15万m3/km2之间,局部为15~20万m3/km2。在洛阳市以东伊洛河河谷及沁阳以上沁河两岸,因河道渗漏补给量很大,地下水资源量模数高达25~60万m3/km2,属全省地下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豫北平原区一带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一般在10~15万m3/km2之间;濮阳市濮清南区域因大量引黄灌溉,使其地下资源量模数比邻近平原区的大,资源模数在15~20万m3/km2之间。

南阳盆地的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大部分在15~20万m3/km2之间;南阳市区北面及社旗以东山前平原模数较大,分别为25~30 万m3/km2、20~25 万m3/km2;盆地西部及唐河下游地下水资源模数较小,介于10~15万m3/km2。

3 地下水补给结构分析

3.1 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分析

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的分布特征是南部大、北部小。黄河以南平原区因降水量较大和农业灌溉用水较少,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一般在75%以上,豫东平原许昌~商丘一带、漯河~驻马店~周口一带局部达95%以上。黄河以北平原区新乡市~濮阳市一带农业灌溉用水引黄河水较多,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一般在45%~70%之间。洛阳~郑州伊洛河河谷平原、洛阳~济源~焦作~郑州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河谷平原等受河道渗漏影响较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为40%左右。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分别为48.50%,50.90%,89.60%,85.40%。漯河市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比最大为98.70%,周口市次之为97.50%,济源市最小为23.60%。

3.2 山前侧向补给量占比分析

山前侧向补给量主要分布于伏牛山脉东部、太行山脉南麓和东部和南阳盆地山丘区与平原区交界处地带。伏牛山麓的驻马店市确山~遂平~西平、平顶山市舞刚~舞阳~叶县、许昌市襄城~市区~长葛、郑州市新郑~中牟~市区~荥阳,太行山脉南麓的济源市、焦作市博爱~修武、新乡市获嘉~市区~卫辉、鹤壁市淇县~浚县、安阳市汤阴~安阳,南阳盆地的唐河~市区~邓州~新野。太行山山前平原侧向补给量占比在20%~35%之间,伏牛山山前平原侧向补给量占比在2.00%~10%之间,南阳盆地山前平原侧向补给量占比在7.00%。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山前侧向补给量占比分别为18.00%,3.80%,1.90%,7.00%。在有山前侧向补给项的省辖市里,济源市山前侧向补给量占比最大为37.30%,鹤壁市次之为21.30%,驻马店最小为1.80%。

3.3 地表水体补给量占比分析

地表水体补给量主要包括河道水库渗漏、地表水灌溉补给量。主要计算黄河、沁河、伊洛河、金堤河、白河、卫河、马颊河、宿鸭湖水库等8河湖的渗漏量,河湖渗漏量主要分布于黄河北岸武陟~原阳~封丘~长坦~濮阳~范县~台前、南岸郑州市区~中牟~开封市区~兰考,沁河济源~沁阳~博爱~武陟~温县,金堤河北岸滑县~内黄~濮阳~清丰,白河邓州~新野,卫河新乡市区~卫辉~淇县~滑县~浚县~内黄~清丰~南乐,马颊河清丰~南乐,宿鸭湖水库下游汝南等过境县区。在洛阳市以东伊洛河河谷及沁阳以上沁河两岸,因河道渗漏补给量很大,特别是在洛阳市以东伊洛河河谷河道渗漏补给量占比高达64%。地表水灌溉补给量主要分布于黄河北新乡~安阳~濮阳、南岸郑州~开封~商丘等引黄灌区,濮阳市清丰~南乐受地表水灌溉补给影响尤其显著,地表水体补给量占比为52.10%。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地表水体补给量占比分别为33.50%,45.30%,8.50%,7.60%。洛阳市地表水体补给量占比最大为65%,濮阳市次之为50.80%,漯河市最小为1.30%。

4 地下水排泄结构分析

4.1 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分析

开采净消耗量占比的分布特征是南部小、北部大。淮河干流南岸信阳市区~罗山~息县~潢川~淮滨~固始一带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仅为6.00%左右。向北至洪汝河驻马店市-漯河市一带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增至34.80%。北移至郑州市~开封市~商丘市一带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增至90%以上。豫北平原区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大部为100%。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分别为100%,89.20%,62.70%,80.70%。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三门峡市的开采净消耗量占比均为100%,信阳市最小为8.70%。

4.2 潜水蒸发量占比分析

潜水蒸发量分布特征与地下水埋深<4 m 的区域分布具有相关性。埋深<4 m 的主要分布于西平~上蔡~商水~淮阳~郸城~永城一线以南至信阳,黄河北岸封丘~长坦~濮阳~范县~台前、南岸开封市区~兰考黄河故道,新乡市风泉区、焦作市马村区、沁阳、济源、武陟、原阳、尉氏、扶沟、鄢陵等县区有少量分布。潜水蒸量占比在5%~65%之间,淮河干流以南的潜水蒸量占比为64.50%,向北呈逐渐减少趋势,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干流区因埋深较浅,潜水蒸量占比为33.10%。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潜水蒸量占比分别为0,8.60%,20.70%,7.20%。信阳市的潜水蒸量占比最大为53.20%,驻马店市次之为36.70%,新乡市最小为0.20%。

4.3 河道排泄量占比分析

河道排泄量分布特征和河道水位低于地下水位的分布具有相关性。主要分布于信阳市淮河干支流、驻马店市洪汝河干支流、沙河平顶山~漯河~周口一线干流、南阳市唐白河干支流、洛阳伊洛河干支流、沁丹河干流等河段流经过的县区。淮河干流及其南岸支流的河道排泄量占比达到59.60%,由此向逐减少,至许昌减至10.80%。南阳盆地唐白河、伊洛河洛阳~郑州、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洛阳~郑州的河道排泄量占比在4.00%~15%之间。全省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河道排泄量占比分别为0,2.20%,16.60%,12.10%。信阳市的河道排泄量占比最大为38.10%,驻马店市次之为24.10%,许昌市最小为3.60%。

5 结语

河南省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模数为16.10万m3/km2·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量数分布特征总体呈南部大、北部小的趋势,其分布特征与降水入渗补给量模数自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局部地受岩溶水、河道渗漏、引黄灌溉等因素影响显著。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向补给量、地表水体补给量分别为90.40,4.99,18.99亿m3,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9.00%,4.40%,16.60%。开采净消耗量、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分别为90.10,18.64,14.79亿m3,占排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2.90%,15.10%,12.00%。

猜你喜欢

平原区水资源量模数
浅谈沿海平原区铁路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漳卫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氟碘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ENVI和ArcGis的云南省侵蚀模数图量算方法
平原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全预制方案研究
双柏县降雨径流特性分析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
南阳市唐白河水系水资源量及演变情势分析
邢台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