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密防御网 山川保安澜
——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成就掠影

2020-01-12国立杰李乐乐蒋宇航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6期
关键词:山洪灾害河南省

国立杰 李乐乐 彭 可 蒋宇航

中原大地,山川旖旎。

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处于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纵横的险坡沟壑,令人捉摸不定的小气候,带来了大自然的可餐秀色,也带来了来去迅猛的山洪灾害。

为了抵御山洪灾害,自2010年开始,河南省通过完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形成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如今,这些项目成效明显,昼夜为山丘区群众“站岗放哨”,护佑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项目建设构筑“防御网”

山洪灾害来势迅猛,成灾快,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山洪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的7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有效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2010年,国家启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安排河南省建设资金4.62亿元,河南省项目建设随即展开。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统一规划、责任明确的一盘棋格局。利用3 年时间,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79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2013 年10 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 年)》,在前期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2013-2015年度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安排河南省建设资金5.71亿元,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等建设。

2015 年7 月,国家防总在前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基础上,启动了2016-2020年度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安排河南省建设资金3.76亿元,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继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并延伸到乡镇,复核、检验预警指标,补充升级预警设施设备,持续开展群测群防,配置基层应急救援工具和设备,组织开展示范建设,继续实施重点山洪沟(山区河道)防洪治理等建设。

截至目前,河南省一、二期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在汛期发挥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三期项目除2020年度任务外,其他年度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26 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以保护居民区人员生命安全为重点,守点固岸,对山洪沟沿岸村落、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采取护岸、堤防等治理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御体系。

通过栾川、西峡、卢氏等示范县建设,河南省建立了“视频到乡、音频到村、宣传到户、预警到人、监控全覆盖”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打造了一个组织责任体系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先进、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的立体防御格局,经受住了近年来历次暴雨洪水的检验。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建设为河南水利信息化和防汛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水利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群众的防汛意识。

预警系统撑起“保护伞”

监测系统构成了山洪灾害防御的“千里眼”“顺风耳”。通过项目建设,河南省组建了覆盖全省的雨水情监测体系,各种雨情、水情变化,实时传输到防汛指挥机构,为提前做好山洪防御准备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监测预警平台是山洪灾害防御的“大脑中枢”。河南建设完成了79 个山丘区县的监测预警平台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级以及13个地市级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提升了基层山洪灾害防御现代化水平。

据初步统计,河南省建设了自动雨水情监测站2 238处,图像(视频)站1 665 处,简易雨量站18 988 个,简易水位站5 180个,安装无线预警广播20 236套。

建成后的“人工天网”,发挥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作用。

2016年7月19日12-18时,位于河南省西南山区的西峡县普降暴雨,其中一个乡镇平均降雨量超过300 mm,当地运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向9个乡镇、99个村发布预警,全县紧急转移安置6 637人,无一人伤亡。

2016年7月9日、7月19日,河南省北部的辉县市两次普降暴雨、特大暴雨,尤其是7 月19 日0-23 时,降雨量最大的沙窑站达到347 mm,当地通过预警平台向各级领导、乡镇、南水北调左岸排水影响乡镇、村等共发布预警信息41次,3 342人次,全市各乡村实施安全转移、避险人员59 000余人。

“2011年至2019年汛期,河南省79个县(市、区)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累计向1 090 个乡镇、11 232 个行政村发送预警短信200余万条,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累计34万人。”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冯林松介绍道。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来自河南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在项目建设前的2006至2009年,河南省四年时间因山洪灾害死亡215 人;项目建设第一阶段的2010 至2013 年,第二阶段的2014—2017 年,年死亡率分别减少33%、64%。2018、2019 年,河南省无1人因山洪灾害死亡。

预警体系是山洪防御的“传声筒”。网络语音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大大增加了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通信手段,安装发放的预警语音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多项预警设施设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基本实现山洪灾害防治区预警信号的全覆盖。

预警语音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多次发挥重大作用,群众称赞:“小小的铜锣撑起了防御山洪的保护伞。”

群测群防画定“同心圆”

群测群防是防御山洪灾害的重要手段。河南省编制的“十要十不要”防御山洪灾害歌和防御山洪“三字经”在全国推广,其精髓便在于群测群防的宣传。

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后,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各乡镇均组织开展1~2次以转移疏散为主的山洪灾害避灾演练,并进行全程摄像,制作成山洪防御宣传资料,在当地电视台播放。

河南省要求,各地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在县、乡、村三级建立组织指挥机构,使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常态化、正规化。同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党员包群众的“五包”机制。组织体系建立后,要求向群众公布,增加透明度,以接受监督。各县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使各地山洪灾害防御有了行动指南。

河南省因地制宜,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每村配发1个简易雨量筒,在靠河村庄或漫水桥设置1 处简易水位站。简易雨量筒、水位站的标准均统一制定,保证了建设质量,提高了监测系统覆盖面。

防御山洪灾害,关键是人的意识增强。河南省在统一规定宣传标语、宣传栏、明白卡等格式宣传的基础上,各县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如栾川县采取文艺节目下乡演出、张贴车体广告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镇平县在明白卡上印制日历,卢氏县在公交站牌上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荥阳市印制了宣传扇子、宣传扑克等,形式新颖,内容详实,宣传效果明显。

目前,河南省制作安装宣传栏31 235个、警示牌39 563个,发放281万张明白卡、宣传手册167万册、宣传光盘3.60万张,刷写宣传标语10.38 万条,组织培训18.90 万人,演练77.80 万人,落实了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通过2010-2019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河南省搭建了符合实际、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发挥了显著社会效益。

目前,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站网密度基本达到规划要求,基本完善了基层山洪灾害防御监测设施,初步实现对暴雨、山洪的及时有效监测,有效提高了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了省市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向县级延伸,部分重点区域延伸到了乡镇,实现了各级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基层防汛指挥决策能力建设取得质的飞跃。

而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的简易雨量水位报警器、无线预警广播与手摇报警器、铜锣等多种预警设施互为补充,初步实现了多途径、多渠道及时有效发布预警信息,初步解决了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县、乡、村、组、户五级包保责任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的山洪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培训、演练工作持续开展,显著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提高了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预警及时、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的目标初步实现。

猜你喜欢

山洪灾害河南省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优雅地表达
致命山洪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