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期间民用航空器消毒剂工程评估

2020-01-12王鑫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含氯航空器消毒剂

■ 王鑫/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消毒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机上消毒工作,以保证机上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但是对飞机结构和系统而言,化学消毒剂的大量使用具有潜在风险。航空公司应该谨慎评估,做好使用消毒后的飞机清洁维护和持续适航监控工作。

相关文件解读

1.国家卫健委文件

2020年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1],指南适用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飞机、火车、轮船等。指南中要求对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具体使用要点如下:

1)物体表面的消毒

采取预防性消毒措施;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运行结束后,采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内部物体表面进行喷洒和擦拭,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座椅套等纺织物应定期洗涤、消毒。

当出现人员呕吐时,应立即采用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新洁尔灭等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

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肉眼可见污染物,应在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进行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应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消毒剂,喷药量为100~300mL/m2,待室内地面喷洒完毕,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2)密闭空间的消毒

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密闭空间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2.民航局文件

民航局飞标司于2020年1月23日发布特提明传电报[2020]28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航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机场通风等相关工作的通知》[2],其中附件1《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提出:

1) 加强航空器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重点关注客舱、盥洗室、客舱固体垃圾的规范处理。

2) 现场应急消毒处理。在完成污物消毒覆盖固化后,清理入专用垃圾袋,再使用有效氯浓度为1500~2000mg/L的消毒液对体液污染区域进行消毒,作用30min后使用清洁水清洗3遍。

3) 航后终末消毒。航空器如搭载发热旅客,应在航后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重点关注部位,污染的座椅织物等可先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应保证消毒剂达到作用时间,消毒后需按照常规进行清洗,将残余的消毒液清除,防止消毒液的长时间作用对机舱产生腐蚀。

3.制造商的建议

波音公司于2020年1月27日发布MOM-MOM-20-0053-01B[3],指出某些类型消毒剂的使用会给飞机系统和结构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观点如下:

1)常见0.5%次氯酸钠或0.5%次氯酸钙溶液中含有的氯会造成飞机金属结构腐蚀、高强度钢的脆化、飞机系统(如黑匣子、线路等)的损坏。强烈建议不要使用这类含氯消毒剂。

2)谨慎使用漂白剂溶液。若干种飞机上的材料与漂白剂不兼容,建议使用通过认证的消毒液。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用了含氯清洁剂,需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在完全干燥后对该区域没有封胶的部位进行防腐处理,以降低腐蚀发生的可能性。

空中客车公司于2020年2月6日发布OIT999.0008/20 Rev00[4],推荐运营人使用手册中的消毒剂,或者使用满足AMS1452和AMS1453标准的产品。空客公司对除此之外的其他消毒剂的意见如下:

1)不要使这些消毒剂接触到飞机结构,如果接触,时间不应长于需要消杀的时间。

2)如果飞机结构被这些消毒剂污染,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擦拭干净,不要使用高压水冲洗。

3)不要让这些消毒剂接触到高强度钢和碳刹车组件。

4)这些消毒剂可能会使客舱内饰表面褪色,或者使某些塑料件产生裂纹。

5)可使用浸润这些消毒剂的湿巾作用于需要消毒的范围。

6)严格遵守制造商安全建议,使用手套和其他防护设备。

航空器消毒剂评估

通常,飞机上日常使用的清洁消毒产品,在安全性上经过了制造厂家的测试,在消毒功效上经过公共卫生当局如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认证,在环保要求上经过如美国环保署(EPA)的注册/豁免。运营人应首选经过充分认证的航空清洁消毒产品,但是在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关头,首要任务是保证人的健康安全,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未经充分评估,也未经民用航空器长期使用验证的消毒剂。运营人对消毒剂应该进行充分的评估,谨慎地选择消毒产品。特别是需要在较长时间、高频率、高浓度的情况下使用某类消毒剂时,应充分评估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制定后续纠正措施,减小或消除消毒工作对飞机结构和系统带来的短期和长期潜在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应从以下思路入手。

1.评估各类消毒剂的灭活病毒能力

评估对冠状病毒有消杀功能的各类消毒剂,充分了解其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消毒功效,细化不同的消毒场景和需要消毒的飞机部位,在有效消毒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腐蚀性和低毒性的消毒剂。

1)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源于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下30min、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消毒剂不能有效灭活病毒[5]。

2)季铵盐类消毒剂对于亲脂类病毒(如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6]。

3)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用75%乙醇或2%双链季铵盐消毒剂重复擦拭两遍以上进行消毒[7]。

4)60%~80%的乙醇可以使所有亲脂病毒(如冠状病毒)失活[8]。

2.细化消毒剂的使用操作规范和步骤

为了避免大量泼洒消毒剂,做到精准消毒,从而减小对飞机系统和结构的损伤程度,应细化消毒剂的使用操作规范和步骤。此外,应对消毒剂的使用环境和步骤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医用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品,应严格评估其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施用方式和部位、配比浓度、施用剂量、作业程序等,降低安全风险。

3.持续跟踪消毒政策和技术指南

目前为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专业机构提供的消毒剂选择指导意见不多,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产品也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出现更适合在民用航空器上使用的消毒剂。同时,还应该积极评估医用紫外灯等对飞机结构和系统伤害较小的消毒方式,作为表面消毒方式替代的可能。

使用消毒剂后的维护措施和后继工程管控

1)严禁大量使用消毒剂,尽量避免使用含氯类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这类酸碱类溶剂会造成飞机金属结构极其严重的腐蚀和飞机线路侵蚀。一旦使用,应立即严格按照飞机制造厂家的维护要求完成特殊清洁工作,如空客机型维护手册AMM51-78-00 PB701 CLEANING PROCESSES。如果处理不当,腐蚀将影响飞机结构的持续完整性和飞机适航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机务维护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个人防护培训,在进行生物污染沾染区域特殊清洁消毒时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必要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通常意义上认为的腐蚀性较低的消毒剂若未经飞机制造厂家相关规范认证,仍然不可忽视其可能带来的长期腐蚀风险,建议执行防止腐蚀的相关改装,例如,地板滑轨槽封胶、地板聚氨酯覆膜、对地板梁施用性能更好的防腐剂等。这一类消毒剂如果以泼洒的方式在局部被大量使用,仍然必须按照厂家发布的机型维护手册中的清洁程序进行维护。

3)加强例行工作之中相关区域的检查,重视非例行工作中发现的飞机结构和系统异常。

4)其他措施,包括勤换富积消毒剂的地毯和椅套,加强客舱及相关区域的日常清洗等。

5)对于紧急情况下已经使用了对飞机结构和系统影响较大的含氯和过氧化物消毒剂,建议在最近一次C检中对使用消毒的相关和临近区域进行彻底的区域检查,以发现结构腐蚀、系统线路退化等潜在隐患。

6)详尽收集使用消毒剂的相关数据(消毒剂类型、使用浓度、施用部位和频率、施用方式等),分析其对航空器的潜在影响。

7)持续记录CPCP检查结果,完整准确地收集腐蚀损伤数据,严格腐蚀评级,动态跟踪腐蚀状况,确保飞机的结构完整性。

结束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机上消毒是航空公司面临的新问题,除了与飞机制造厂家沟通并获得技术支持外,还应加强航空公司各部门间的协作以及行业单位间合作,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既要保证旅客的健康安全,也要保证飞机的安全适航。

猜你喜欢

含氯航空器消毒剂
基于层次聚类的航空器群识别方法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含氯消毒剂中毒的救治和预防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