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议论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1-11张衍标
张衍标
摘要:无论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属性还是统编教材的议论性文章数量以及议论写作知识的安排,都在鲜明地强调初中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阅读选文到写作专题设置皆指向议论能力的培养,要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既要彰显写作主体意识,明确谁在写,也要在把握命题者意图,界定写什么题的基础上凸显文体特征,鲜明呈现议论文的特征,更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以获得最大程度认同为旨归。
关键词:议论能力主体意识命题意图文体特征读者接受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注重“随文学习”。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所选的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伸张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究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层面,有助于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写作角度,有助于学生借鉴构思立意、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相信这比学习“优秀作文”“满分作文”效果好多了。二是注重“写作知识”。如,九年级上册共5个写作专题,其中“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这3个议论文写作专题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议论文写作三要素,又指明了初中阶段议论性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更提供了议论文写作教与学的范本。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专题教学重“论证要合理”,凸显观点、分析材料是重中之重。
议论能力的高低不单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关系青少年是非辨别、善恶取舍的理性思考、价值认同和审美判断。学情调查发现,以经典议论性文本学习为基础,加之写作专题教学,九年级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议论文写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写成简单的议论文。如果仅将议论“能力”界定为基本体现“文体特征”,只是“架子”搭起来,光有这些还不够。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认为,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活动。因此,初中写作议论能力的培养宜从彰显主体意识、把握命题意图、凸显文体特征、尊重读者接受四方面系统发力。
一、“谁”在写作:主体意识彰显是前提
一般认为,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如果要问学生“为什么而写”,可能“考试要考”“分值很高”“升学需要”等答案会占据主流。如此解释无可厚非也毋庸置疑,关键是要正视这些浅表“语言”背后的“意义”,即写作的前提——展现自我、表达情感、凝聚思想。
“当今社会,所有知识人都离不开议论文:不仅高考作文和‘国考申论主考论说,公务文件和领导讲话,也以论说为筋骨。学生一生都不寫无师自通的抒情文,也许能够安身立命,但写不出议论文,却很难跨过通向人生高地的门槛。可是这最有用也最应该掌握的能力,恰恰成为许多人的‘软肋,使得一些以论说为职业的人,只会说套话和喊口号。”诚如王鼎钧先生所言,对早期接触、接受议论文写作学习的初中学生来说,基于“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真切感触,写思考、说感悟、讲道理是议论之“脊梁”;如果把别人的经历当体验,把别人的体验当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当思想,不仅一篇文章站不“稳”,写文章的“人”也很难“树”得直。仅就考场写作而言,好的作文题目大多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然而,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上百万人面对同一个“题目”,理应“万紫千红总是春”“浓妆淡抹总相宜”,现实却是大家“心往一处想”“文往一处写”“理就这个理”,以至于“写‘青春却找不到对青春的任何感觉,完全跟自己不搭界”。作文中的“我”是从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丢失的?值得每个语文教师直面并正视。
有这样一则经典的案例:
1968年的一天,美国一位3岁女孩指着一个礼品盒上的“OPEN”对她妈妈说,她认识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女孩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这位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美国的《公民权法》中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一是玩的权利;二是问为什么的权利。这位妈妈认为,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等圆形的东西。但是,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字母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并进行精神赔偿。此案在开庭审理时,这位妈妈做了如下辩护:“我曾在一个公园里见到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放在较大的水塘里;另一只完好无损,放在很小的水塘里。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左边翅膀的因无法保持身体平衡而无法飞行;在小水塘里的因没有足够的滑翔路程,也只能待在水里。现在,我女儿犹如一只幼儿园的天鹅;他们剪掉了她一只想象的翅膀,过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最终,幼儿园败诉。
这则案例也被改编为作文题目。就“解题”而言,可以批判管理方式或制度,呼吁给人才更广阔的空间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可以呼吁改革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还可以从天鹅(个人)、环境、成功的关系角度立意。然而,一次次写作实践却集中在这两个立意上:如果是残疾(身体或精神)者,要勇于同命运抗争,另外开辟出一片天地;如果是空间(物理空间、思维空间)被限制,要勇于拓展广阔的空间,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大的舞台。如此立意是“正确”的,写得好也会拿“高分”,但总让人觉得太“高大上”。试问,作为写作主体的“我”能否自我“说服”呢?换言之——将“你”的一只翅膀“剪掉”抑或将“你”困在“一方”池塘,“你”会愿意吗?
当前,越来越多的题目都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即便命题导向如此,但对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文依旧很痛苦。“痛点”或许不止一个,但作文无“我”无疑是当前学生写作最痛的“点”。尤其是初步接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更要承受这样的“折磨”。消除这一大“痛点”首先要“我手写我心”。写作中,说真话、吐心声、诉真情,而不是说假话、言虚情,无欢而喜、无忧而戚,有文无我、有我无人,不仅“为难”“降格”自己,也“贬损”“侮辱”读者。
细致观察生活、真切体验生活、真实思考人生、真诚表达情理是写作的起点,作文中展现写作者个性和才情是写作的前提,是人云亦云还是自我认知都取决于作者“自己”的态度,饱含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文章一定能够打动读者。至于操作层面,可以出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检阅”“审视”阐释的道理是否“真实”“真诚”“真挚”。如果接受自己文章的观点和道理且被自己写的文章触动,那一定是好文章。
二、写什么“题”:把握命题意图是关键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起点,准确领会“命题”意图是“立意”的前提,更是“写对”的保障。坚持“整体把握”的原则,运用“主体分析”的方法,是确保“写对”的不二法门。当前,中考作文通常采用“提示语+命题”的形式,这就告诉学生,抓住“题目”重要,将其置于“提示语”的语境中去解读更重要。
一是探究题目内在含义。单音节题目如《刷》,要求学生在审视其“本义”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切口”立意。整体把握发现,“刷”既可以是名词(牙刷、鞋刷等),也可以是动词(刷牙、刷鞋、刷锅、粉刷、刷掉等),还可以是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的拟声词(风刮得树叶子刷刷地响、刷地下起雨来)。从这三个角度“切入”立意都是可取的。然而,再接着审视便会发现,“洗刷心灵”“刷新纪录”“刷白名誉”“刷个脸”等流行语都是从“动词”的角度阐释的,因此,选择用刷子清除或涂抹来比喻除名或淘汰的角度立意属“切中要害”。双音节题目如《答案》,探究其内在的含义就是明确文章立意的范围:是寻求“一道题目”“一次作业”“一张考卷”的答案?还是寻求“花草树木生长”“鸟兽鱼虫活跃”“山川湖泊美好”“日月星辰运行”的答案?抑或寻求“人生真谛”“社会进步”“文明演进”“艺术创作”的答案?要注意的是,不管如何立意都要明确且集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写“考试”一会儿写“亲情”。在“寻求”过程中体现“人”的主体特质,比如讲诚信、勇探索、敢实践、懂珍惜,等等,都是议论的追求。又如《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理,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
二是厘定题目限制条件。比如《美丽的误会》,题目中的“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美丽”尤为关键,为什么说有的“误会”是“美丽”的呢?这就是议论的前提,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便能分析出立意的关键。再如《守住自己的“城池”》,题目中的主体是“城池”,核心指向“防御”“攻破”,而“自己的”是写作范围。具体而言,文章理应包括“自己的”“城池”是什么(实题虚写),以及谁来“攻”、攻势如何、如何“守”、是“破”还是“住”这些基本逻辑,而写出“守”的不易应是重中之重。此次作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身边形形色色的“假恶丑”中坚定“真善美”的信仰,坚守“诚实谦虚”“重信践诺”“遵章守纪”“敬老爱亲”“尊师友朋”“独立自强”等为人处世原则,如果学生能写坚守“经典”彰显少年“品位”,追求“質朴”摒弃“浮夸”,捍卫“纯净灵魂”荡涤“污泥浊秽”更好。当然,这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有点苛刻了。
三是立意要呼应教材。比如,常州市教育学会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的题目: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式浪漫”:它在建国70周年阅兵式的大典中随处可见,除了用“1949年空车”致敬先烈外,解说词也非同凡响,如“长剑在手,敢缚苍龙。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少年当立凌云志,报效祖国会有时”。请以《说浪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此次作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受“中国诗意”,思考“民族复兴”,表达“少年担当”,而非“行为放荡不拘小节”“为浪漫而浪漫”,应理性摒弃“耽于幻想不切实际”。有心的学生肯定会将教材“综合性学习”中“君子自强不息”相关内容写在文章中,这也是统编教材的专业水准所在。
这一道题目也引起不少的讨论,如“考查高中阶段才会重点学习的议论文是否合理”“写议论文是否有所谓的套路”“怎样才能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等,为此,《常州晚报》(2020年1月17日13版)还有《写议论文,把九年级学生难倒了》的报道。实则,这可能不是对“学”的探讨,而是对“教”的挑战。
三、写何种“文”:凸显文体特征是保障
众所周知,议论文更多指的是基于应试层面的一种文章样式,也可称为“教学文体”“练笔文体”。实际教学中,“论点、论据、论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成了常见的文体特征和写作章法。近些年的中考也出现一些“有模有样”的议论文,熟练掌握教材指明的三个专题的训练技法,是提升议论能力的一个抓手。
首先,观点要明确。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如生物学观点、政治观点、纯技术观点等。在议论文写作中,观点有时与论点基本重合,有时只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之一,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初学议论文写作的首要任务。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这大致可以从三个层次入手。一是形成观点: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要求(明确对象),形成一个旗帜鲜明(彰显自我)、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的观点。二是表达观点: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定(……是……),可以是价值或情理的判断(……要/应当/必须……),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能够/将会……)。三是凸显观点:文题表明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开篇亮明观点,如《怀疑与学问》;结尾深化观点,如《谈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言之有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既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也应保证与观点一致。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的学生拿来证明“求贤若渴的精神很重要”就很有说服力,而有的学生拿来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显得有点牵强了。言之有据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论据要多样”。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如《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先生以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记》、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说服力大增。二是“论据要分析”。要牢牢记住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要和观点之间建立起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写作时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和解读,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切忌不做深入、具体分析的“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以致“堆砌材料”“名言荟萃”“名人开会”。如《创造宣言》中,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错误观点,然后举例论证,以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平凡单调的环境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事例,证明“有人”观点的荒谬,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凡单调”只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具体的事例与尖锐的剖析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最后,论证要合理。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也就是要进行论证(驳论也是一种论证,只不过是论证对方论点不正确)。合理的论证,要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一是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二是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三是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集中火力瞄准“自信力”,虽有“他信力”等新造词,但观点鲜明、论证逻辑严密,更显讽刺之辛辣;开篇连续列举三个“事实”,既交代背景和写作缘由,又充当论据,为后文反驳过程立下“靶子”,进而赞颂四种“中国的脊梁”,四正三反对比,数量效度皆可支持观点。
四、是“谁”在读:尊重读者接受是旨归
如前所述,文学活动少不了读者的参与;接受美学也强调,作品要在读者阅读中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一篇好的应试文章也需要用分数来“衡量”,而决定因素除上述三点讨论和卷面书写等外,还要兼顾阅读媒介(显示器)的特点。比如一篇文章首先映入阅卷老师眼帘的一般就是卷面的书写和开头,这两个地方,评卷老师不用去滑动鼠标,是一种静态阅读,所以看的时间一般长一些。好的开头必定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好好梳梳文章的“头”很关键,但全身“打扮”同样重要,具体就是“起步快”“转向稳”“制动狠”。
“起步快”要求文章开头简洁明快。梁启超先生在《最苦与最乐》中排比式设问开篇,引出思考: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开门见山:“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起步快”还要“制动狠”“刹得住”,“刹车”不是“曲终奏雅”“肆意拔高”而是“水到渠成”“有所节制”。鲁迅先生“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言论,掷地有声,令人毛发震悚。一首一尾巧妙呼应也是常规“打法”,兹不赘言。
限于应试写作的时间和字数要求,中心突出、思路清晰也至关重要。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意境》堪称典范。作者先说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用“什么是意境?”“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等标志性语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进而,做层层递进式阐释。同样,《纪念白求恩》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如此“稳”转方向,便于“读者”在短暂的“阅卷”中获取有效信息。
当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作文”即“做人”,辨别是非善惡、区分真伪美丑,需要理性的精神、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而后,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演绎,以期沟通思想、丰盈情感、健全人格,是议论能力提升的追求。
*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第五批名教师工作室重点课题“写作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编号:CZMSa/20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鼎钧.讲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 骆冬青.激发的智慧——谈高考作文[J].语文教学通讯,2015(25).
[3] 余党绪.以道德代替规则,借义务压制自由——关于“道德绑架”的作文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