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2020-01-11刘乐珍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园本教研专业成长

刘乐珍

摘要:园本教研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案例分析,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等方面阐述园本教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园本教研 专业成长 学习故事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业务园长是一所老园,有着一支新队伍。老园是因为有着六十余年办园史,是一所省级一类园;新队伍是由于公办园迅速扩建,集团化办园,原先较为优化的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专业成熟的骨干教师被分流到分园承担管理工作,大批新教师入职,一线带班教师一半以上工作不满五年,青年教师亟待专业成长。笔者认为,新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磨砻淬砺,立足园本,提升园本教研实效性,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立足园本,首先要明确园本教研“为什么研”“研什么”“怎么研”。实践中,笔者将“为什么研?”定位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什么”则与青年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相关,关注她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怎么研”则是探求青年教师乐于接受的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在前,理念先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支撑,提升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者,一定要研究教师,研究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并针对问题开展有效的理论研修活动,这样才会对教师有帮助。笔者针对青年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推介新书,如北师大刘焱教授的《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幼儿游戏评价》,华师大华爱华教授的《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译著),新西兰“学习故事”等,并组织教师研学。

理论学习既要体现形式的多样化,更应关注实效性,做到教师自主研修与集中研学相结合,园内学习与园际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师当下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如研读新西兰“学习故事”就与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亦兵老师组织的“合肥市游戏观摩研讨活动”结合起来。学期初,笔者将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定的关于组织幼儿园游戏观摩研讨活动的计划与到园内教研的计划进行整合,在园内加强区域活动理论学习,以读书沙龙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理论,以多元视角读懂儿童自主游戏中的个别化学习。由此引导青年教师再度审视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打破惯性思维,改变教育行为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高控”行为。青年教师通过联系实际的深度研读,对“学习故事”教育理念精髓渐进理解,受益匪浅。

在“合肥市游戏观摩研讨活动研讨会”现场,笔者专题汇报了带领青年教师研读学习故事的历程。研讨会现场,参与研读的青年教师还与到会专家及教育同人进行互动,表现受到一致好评。如果学习不到位,现场难以应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这样的研学对青年教师触动很大,她们切身感受到到理论支撑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专业赢得尊重。

二、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笔者以为:构建学习型、研究性教师团队人既尽其才,方可百事俱举。安幼新入职教师中有近四分之一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四分之三是幼儿师范高专毕业生,对于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的掌握,她们各具优势。实践中,笔者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在进行园本教研时承担侧重点有所不同的任务,人尽其才,发挥各自专业所长。

下面以笔者所在园开展的“积木区儿童游戏行为观察与解读”专题教研为例,简述其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教研组围绕“游戏中,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游戏中,幼儿是如何主动学习的”“游戏中,教师介入是否干扰幼儿自主学习”“如何深化游戏”等问题进行研讨,每位青年教师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各抒己见。

第二阶段:在大家对幼儿游戏有了新的认识后,教师再次深入班级,观察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并用录像、拍照、录音、语言描述等方式记录幼儿在积木区游戏的学习故事。

第三阶段:教师分享自己捕捉到的幼儿游戏片段,阐述幼儿游戏过程自己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理解,以及对幼儿游戏的干预。

第四阶段:共同提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解读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行为。

第五阶段:跟进游戏,探究深化游戏的策略。

在此次专题教研中,徐老师带给大家的学习故事“汽车后备箱”具有代表性,在分享案例时,笔者采用“题板梳理”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厘清思路。问题板分三个栏目:栏目一,教师在案例中的的发现;栏目二,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分析;栏目三,探寻下一步该怎么办的策略。方艳、王安东两位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负责记录,她们提取教师的问题记录在问题板上。提取问题很关键,需要具备全新的教育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能抓住焦点问题、核心问题进行概括。如栏目一教师在案例中有如下发现:(1)幼儿建构技能的学习。幼儿运用平铺、延长、垒高、加宽、盖顶、围合、架空等建构技能。(2)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建构熟悉物体——小汽车。(3)幼儿行动思维的特征。在推动小汽车的过程中,因为尾部掉了一块积木而惊喜地发现汽车内部的一个空间,让他们联想到“汽车后备箱”的问题,这是生活经验的迁移,也是创造性的建构……

在上述众多的发现中,笔者发现青年教师对游戏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未能予以关注。因此,便引导青年教师聚焦幼儿的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行为。

镜头回放:舟舟专心致志搭建的小汽车初具形态时,吸引了同伴童童的关注。“你们看,好漂亮的小汽车!”童童大声惊叹后,便主动热情地帮忙,加入到搭建小汽车行动中。舟舟欣然接受,两人开始合作搭建,汽车要封顶了,当童童将两块三角形积木横放在围合的车身上时,舟舟觉得不的想法,他没有批评或指责,而是默默地调整符合自己一块横放三角形积木为竖放。竖放后形成坡度,与现实中的汽车外形更为接近,童童见状,赶紧把另一块横放三角形积木调整为竖放,并且将这一经验迁移到车尾的搭建……

通过辨析,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良好社会性品质被挖掘出来,如同伴间用点头、鼓掌、欢呼等肢體动作和情绪表现出的接纳与赞许,以及游戏中两位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互相学习,相互配合,这表明他们在不断调整中积累经验、完善经验。幼儿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从简单操作积木逐步发展到共同设计和创造积木作品的过程中蕴含着学习社会生活规则和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技能。

小汽车有了后备箱为幼儿游戏注入新的兴奋点,然而小汽车的轮子只能平着移动不能转动,又让小朋友很沮丧,虽然他们尝试着不同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

下一步如何做?笔者与青年教师共同跟进教研,通过开展教师搭建积木活动,解决了教师对小汽车轮子转动在建构学上的技术问题。通过以游戏伙伴的身份支持幼儿游戏,青年教师终于等到“哇”时刻的出现。切合实际的园本教研,让青年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

三、长路漫漫,且行且成长

“大大的树慢慢长,长长的路慢慢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谓长路漫漫,且行且成长。笔者虽已卸任

幼儿园教学管理职务,却又承担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重任,作为一位对学前教育有情怀的老教师,会继续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尽心尽力,创造教师与理论对话的条件,深化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理论之间的联系,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园本教研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