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道德教育
2020-01-11黄金
黄金
【摘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素质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观的体现。让学生能够从德和才兩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成长,更多地显现出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势,给小学生一个健康的德育环境,并且潜移默化地进行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让小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理念,去掉狭隘的学科独立观念,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学组织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了解学习,并掌握更积极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他们的社会行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其中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情感道德的熏陶感染作用。”认真领会这一理念的核心含义,并且转化思想观念,让德育自然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课文学习字词理解等各个环节,自然地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可以明白道理,可以认同价值观,指导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道德教育。
一、转变理念,认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首先,语言文字本身是人们进行知识传递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所以,人类很多的知识财富都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必然会接触到有关价值观的内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教师带领的学生去批判式吸收的过程,因此,从必然性上来说,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内容,绕不开德育的内容,必然会涉及到德育的内容。所以,这也给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无论是从必然性还是从可行性上来说,小学语文这门学科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佳选择。相对于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来说,小学语文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加自然,更加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成语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和理解道德规则,去分析道德现象,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上自然的进行。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让他们的思维从表层向深层进行发展,这也是一个让学生将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将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将表面的经验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教师转变思想是第一位的,为了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教师还需要在综合能力方面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提高教师自身道德水平和道德教育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他自己首先要德才兼备,要想复古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首先要认识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我们经常强调说,言传身教,学生更多看到老师的行动,而不是光听老师怎么说,言行一致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否则就会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也是要求教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职业,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社会未来的道德水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道德水平上做出表率,并且这对于很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问题,教师首先要思考清楚,要通过执着的探索得到一致的结论,并且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教师,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教师的道德规范,作为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监督和考核,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持续关注,加强外在的约束,提高教师道德水平。所以,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总结归纳的过程,教师才能真正有个人的一些体会,通过个人的探索和发现,才能将道德教育深入到逻辑认知和具体的行动中,而不只是停留在语言表面。
三、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德育渗透
因为小学语文学科中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组织道德教育渗透工作中,教师可以非常自然的将道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学生与老师朝夕相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道德学习的基本氛围。从道德认知的角度,课文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成语,甚至一篇文章,涉及到道德价值观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理解水平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所以,无论是从道德行为还是道德认知,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熏陶引导之下,有更多的体会,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让学生从情感到认知到行为形成和谐一致的关系,感受到内在的协调,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然地处理很多的社会问题,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解决自身的困惑,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
因此,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德育的渗透工作可以贯彻在任何一个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之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德育整合渗透教育的理念,指导整个教学。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德育的渗透价值和具体的方法创新,作为一大显著的特点,用个性化的创新德育教育,提高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玉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0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