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性”问题

2020-01-11张前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0期
关键词:三性时代性实践性

张前龙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和教学目标及其固有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要突出开放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三性”的落实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

【关键词】政治课   教学  开放性  时代性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0-0022-02

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和教学目标及其固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践行新课改精神,通过开放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落实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当前实际及其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着眼于学生潜力的深度挖掘,展望于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和放眼全球的大视野对待政治课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持续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一、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特征。《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因此教师应以开放的姿态对待政治课教学。

1.教学方式的开放

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和教育影响力。部分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存在严重的过度教学。他们独霸课堂,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消解了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和兴趣。注入式教学方式虽然在知识系统传授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局限性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难以为学生所认可。教学方式的开放意味着教师要采用与“满堂灌”不完全相同的学生全员和全程参与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启发式或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过程中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或者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独立思考相关问题,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提炼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进而将思考变成课堂的主旋律。如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往往照本宣科地逐词逐句地解读民族精神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牢固记住它。而教师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则改变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提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同时,借助已学知识来理解,并鼓励他们主动地回答问题。如果学生能够从民族精神的产生、性质、地位、作用、影响、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弄明白,那么他们就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克服死记硬背的问题,而且为他们学会理解重要概念提供思维范式和学习方法,从而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思维方式的改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开放

《课程标准》指出:“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任务。”这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特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限于教材知识的条分缕析,系统讲授,而应将相关的文明成果、社会生活热点和相关学科知识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为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关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调整,克服学科本位主义思想的束缚,打破学科壁垒,以包容之心对待相关学科,通联广达,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中,以增添教学内容。如《文化生活》以历史上重大水利“生态工程”都江堰为例,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如果教师对材料的分析仅限于此,那么这样的教学就过于单薄、肤浅和狭隘,既无跨度,更无深度,难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影响,以及对我们今天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启发。这样做不仅克服了分科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政治课教学的综合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而且丰富了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思想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痕”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境界。

3.教學评价的开放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应改变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的传统做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为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变化情况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行为变化的评价,即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充分发挥政治课育人功能、塑造功能和导向功能,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不限于上述三个方面,还包括播放相关视频、影视作品,带领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中的有关片段,请名师、专家和社会名流就教材中相关课题作专题报告等。

二、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用新观点新材料替代过时的观点和材料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理论观点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这就决定了教材理论观点应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以便合理解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坚定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决心。新教材通过生活化、情境化和问题化处理,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信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材中少量实证材料难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得陈旧过时。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既定性,决定了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朝令夕改”。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课程和教材,认真研读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生活,了解学术成果和学术前沿,将大政方针政策和学术成果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材语言,将最新的实证材料加以简化,以替代教材中过时的理论观点和不合时宜的材料,使政治课教学体现时代精神,从而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2.适当增补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堂教学只有回归社会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思考与体验,在认知与实践的矛盾冲突中探究、感悟和内化。适当增补教学内容既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需要,符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学生正在经历的日常生活,根据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实际需要,适当增补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经济生活》适当增加规则教育和诚信教育内容,《政治生活》适当增加时事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文化生活》适当增加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内容,《哲学生活》适当增加情商、心商、逆商和道德商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以及养成教育等内容。当然,教学内容的增补应该建立在与教材相关知识链接或作为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基础上,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分散学生的精力,反而不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学。适当增补教学内容能够将课内与课外、课上与课下、“小课堂”与“大社会”、“小课堂”与“大智慧”、教学与教育密切结合,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贴近学生实际。

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不仅能够将时代精神融入课堂,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厚重感,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命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

三、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本质特征,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强调政治课教学实践性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从最终意义上讲就是为了运用,做到孙中山所说的:“因知以进行”。实践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劳动情感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公益性活动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区、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并要求学生在活动后写出政治小论文,运用已学知识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受感悟。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将学生共同关心的和感興趣的热点问题提炼成综合探究或研究性学习课题,如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留守儿童的教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相关政府机关、到社区,到工矿企业,到田间地头,深入实际,走访调查,做好记录和材料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升华,探究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之策,写出书面调查报告。

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问题探究活动既是学习活动,又是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当地出示具有研究价值和探究意义的社会生活热点材料,进行情境化问题设计,提出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政治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把握时代脉搏,将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并优化教学内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精神,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落到实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三性时代性实践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