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协同发展研究
2020-01-11张立梅宋田田
张立梅 宋田田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对两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学认识和把握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工作队伍的协调融合、教育手段的协同创新以及话语体系的协同革新等方面来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是应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严峻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建设;协同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148-02
我国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聚焦两者的协同发展,将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证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存在着相对独立性
1.从范围上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是从党和国家的角度出发,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甚至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世界领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强化和扩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能,不仅要坚守政治思想和青年教育这块传统阵地,更要结合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方案引领新时代的先进文化和理念。”[1]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层面出发,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高职学生。
2.从内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是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增强“四个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从而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主要是一种“政治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某个阶级、政党等特定的社会群体,按照其发展需求及其成员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或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并用这些对人们产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2]。可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范畴,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和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所以,它还包括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等内容。
3.从方法上看,因为人们的意识是不断根据自身的认知和需要进行选择及建构的,也正是这种意识的选择性使外部灌输成为一种必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大多采用的是外部的理论灌输法,如运用启蒙、宣传等方式来加强正能量传播力度,深化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感悟,培育人们正面的政治情感。同时,还通过制定完备的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使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规章制度成为大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学生,要遵循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开展工作,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方式,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主体意识的转变及行为自觉。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具有相互依存性
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上的统治者必定也会是教育上的统治者,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服务是教育的首要职能和重要任务。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一方面其性质、内容都由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规定,另一方面还要坚定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方向,否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极有可能偏离方向、丧失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3]
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目标的坚强阵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目标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这就需要依靠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前沿阵地的广大高校强力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师生群体积极去宣传、示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增强人们的意识形态自信,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可见,巩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坚强阵地和重要渠道。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本质上具有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都集中反映了特定阶级或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因而它们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本质上具有同一性。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内容上都囊括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加强学习和坚守,目标都最终统一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服务。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工作队伍的协调融合
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关键在人,在于打造一支具有高度政治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工作队伍。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存在人员交叉现象,这将为两者协同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首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意识形态工作者要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加强和推进交流學习、分享经验的平台建设,以不断创新改进各自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其次,要加强交叉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促进两支队伍更加协调融合。最后,作为身处工作一线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号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时刻把握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动向和特点,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武装头脑,并切实做好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工作。
(二)教育手段的协同创新
面对当前自媒体、文化工业和传播格局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和深刻变革,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手段方法的协同创新将是实现两者融合协同发展的强有力武器。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都要力争摆脱传统的偏重理论灌输的束缚。若还是仅仅浮于抽象空洞的宣传口号和官方报道,就无法触及到人们的内心世界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更无助于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相统一的原则,有針对性地解决不同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不以权压人、以势压人,针对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和多变性要及时有效正确引导和整合。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文化传播的新技术,勇于拓展舆论宣传的新工具,积极占领自媒体网络思想主阵地,追踪新媒体领域的思想舆论动向,有效发挥新科技在思想引导中的运用。
(三)话语体系的协同革新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如果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脱离实际生活,满足不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就无法获得社会大众真正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只有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因此,要实现两者话语体系的协同革新,首先要从内容层面进行相互渗透和有效对接;其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树立齐心协力、共同作战的思想,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共同突破传达权威观念、文件精神为主要目的固化模式;最后要充分尊重社会大众的自主话语权,尤其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研究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用更加先进的理念、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从而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多元对话”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郑一明.怎样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J].人民论坛,2019,(7).
[2] 陈冀东,王磊.意识形态视角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7):102.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