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2020-01-11姜照君吴志斌

江淮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创新能力

姜照君 吴志斌

摘要:通过使用20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714家文化企业数据,考察吸收能力调节作用下,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知识溢出影响文化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潜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而实现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为此,文化产业集群应针对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有效集成创新服务资源,更高效地发挥创新孵化优势;文化企业应合理分配吸收能力的时间与机会成本,提高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与创新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713.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6-0066-007

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双创示范基地成为促进创新发展动力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54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努力引导各地广告产业园区围绕“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作用,有效集成创新服务资源,提高创新效率。201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全国开展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出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等30个国家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旨在指导广告业形成一批创新高地,为创新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推动广告业创新发展。《关于推动创新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意见》(国发〔2018〕32号),进一步指出要推动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园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的作用,激发创新精神,形成国际化的创新集聚地。那么,对于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而言,搭建的创新孵化平台,提供的创新服务资源,能否加速文化产业集群的技术、工艺、研发能力、管理技能、营销技能等知识溢出,进而提高园区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多维度的创新能力,成为当下十分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发挥空间集聚优势和政策集成优势,为园区文化企業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支撑,汇聚创业力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双创政策的背景是新技术不断被发明创造,知识、技术和服务以更低廉的成本被共享使用”[1],这也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再造的过程。知识不同于其他商品,具有溢出效应。Stiglitz(1969)将知识溢出定义为“从事类似的事情并从其他的研究中获得更多收益”[2]。Kokko(1994)则将知识溢出描述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未经授权转让而被其他企业所获得”[3]的现象。虽然知识能够在空间上转移和利用[4],但是知识溢出具有非常有限的地理范围,知识溢出机制的本地化特征更明显[5]。知识溢出的强本地性,不仅能够促进集聚效应的形成[6],使集聚经济产生技术外部性,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7],而且是促进集群创新发展的最根本动力[8]。Acs等学者(2013)提出创业的知识溢出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溢出来自知识储备,知识溢出与创新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系。[9]创新活动不仅包括改造现有产品或服务、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还包括使用新技术、新管理技能的活动及开拓新市场的活动。[10]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的技术、工艺、信息、管理等知识溢出能够被集群其他成员共享[11],提高集群的整体知识存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集群更多的创新活动[12]。对于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而言,集聚的大多是中小型文化企业,众创空间、创新孵化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间的技术、工艺、信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知识扩散、溢出提供了便利条件。[13]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能够提高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

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形成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能够促进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开放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在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中便捷地获取知识溢出,降低创新的风险、门槛和成本。企业获得、吸收、改造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14]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越强,越容易接入前沿技术网络,提高创新绩效。[15]Cohen 与 Levinthal(1990)最早将吸收能力定义为公司认识到新的外部知识信息,并吸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16]Zahra 与George(2002)基于企业的动态能力,将企业吸收能力划分为对外部知识进行获取、消化的潜在吸收能力,以及对外部知识进行转化、利用的实现吸收能力两部分。[17]潜在吸收能力能够克服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能力陷阱,使企业的关键资源跨越企业边界,嵌入到企业间的资源和惯例中。[18]实现吸收能力则能帮助企业整合内外部知识信息,实现自身产品与工艺的优化提升。[19]企业如果过于注重获取、消化知识的潜在吸收能力,则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可能会导致获取成本的损失,而无法从利用中获得收益。[20]相反,对于那些过于注重转化、利用和开发的企业而言,可能会获得短期利益,但也会陷入困境能力陷阱。[21]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a:潜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假设2b:实现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虽然国内外很多文献证实了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但是大多数研究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鲜有对知识溢出影响文化企业创新的不同维度进行探讨,这也为本文综合考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下,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研究空间。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本文以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影响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见图1),并采用全国20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714家文化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

二、 研究设计

采用层次回归的研究方法,以企业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主效应回归模型和增加调节变量的计量回归模型,通过文化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产业集群的文化企业,数据来自2018年全国20家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文化企业的问卷调查。课题组随机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回收910份调查问卷,有效调查问卷714份,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是75.8%和78.4%。

(二)计量模型设定

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可以分三步进行检验。第一步是建立只包含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第二步是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影响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主效应回归模型;第三步引入调节变量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以及潜在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交互项、实现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交互项的回归模型,检验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下,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只包含控制变量的模型:Yi=β0+β1Ci+εi

主效应回归模型:Yi=β0+β1Ci+β2Xi+εi

增加调节变量的模型:Yi=β0+β1Ci+β2Xi+β3Zi+β4XiZi+εi

其中,Yi表示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创新能力指标;Ci表示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资产规模(Asset)、利润率(Prof)、人力资本(Hum)、企业核心者教育程度(Edu)等控制变量;Xi表示知识溢出(Spill);Zi表示调节变量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Po Abs)与实现吸收能力(Re Abs);εi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变量说明

1.创新能力

本文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基于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打分法,用1到5分,分别对应企业“非常低、低、一般、高、非常高”的选择赋值。

产品与服务创新,采用“创意或创新产生的速度非常快”“创意或创新经常达到或超出客户预期”“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接受度较高”“经常率先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经常率先应用新知识或新技术”5个题项进行测度。从信度与效度的检验来看,Cronbach Alpha值为0.912,KMO值为0.806,说明产品与服务创新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组织管理创新,采用“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对内部运作流程进行了大量梳理和再造”3个题项进行测度,Cronbach Alpha值为0.883,KMO值为0.740,说明组织管理创新的量表是可信的,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市场创新,采用“非常支持拓展市场的活动”“进入了很多新的市场”“将业务开拓到了很多新的地理区域”“向其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超过行业平均水平)”4个题项测度,Cronbach Alpha值为0.850,KMO值为0.806,说明市场创新的信度和效度均通过检验。

2.知识溢出

采用贵企业能否从园区内其他企业获得“新技术与新工艺、最新行业信息、挖到专业人才、市场营销技能、产品或服务研发技能、企业管理技能”6个维度测度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打分法,用1到5分,分别对应企业“非常少、少、一般、多、非常多”的选择赋值。然后对上述6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从信度与效度的检验结果看,Cronbach Alpha值为0.939,说明量表具有非常高的内部一致性,KMO值为0.903,说明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本文的调节变量。借鉴Zahra & George的做法,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主要是采用“企业识别外部知识的用途的能力”“企业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行业信息的能力”“企业跟踪和分析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企业理解外部产品或服务机会的能力”4个题项测量,实现吸收能力主要采用“企业引进外部知识的速度”“企业将外部知识转化为自有知识的能力”“企业将新知识应用于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个题项测量。从信度检验的结果看,潜在吸收能力的Cronbach Alpha值是0.893,实现吸收能力的Cronbach Alpha值是0.849,均大于0.8,说明量表是可信的。从效度检验的结果看,潜在吸收能力的KMO值為0.826,实现吸收能力的KMO值为0.706,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4.控制变量

参照Nadler与Tushman、郑江淮等学者的研究,引入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反映企业年龄的成立时间、反映企业规模的员工数量、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资产规模、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此外,考虑到受过大学教育的企业家具有冒险精神、热情和活力,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企业家能取得更好的公司业绩。本文亦将企业核心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

三、结果分析

采用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文化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度R2来看,主效应模型基础上增加调节变量吸收能力之后,无论是解释变量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还是市场创新,模型R2都得到大幅提高,模型的解释力也进一步增强。

(一)产品与服务创新

从主效应模型2的检验结果看,自变量知识溢出(Spill)与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218。控制变量企业的资产规模(Asset)、人力资本(Hum)、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均与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186、0.109和0.207。

从增加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模型3的检验结果看,知识溢出(Spill)对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作用不再显著,而潜在吸收能力(Po Abs)与实现吸收能力(Re Abs)均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249和0.439。交互项知识溢出潜在吸收能力(Spill×Po Abs)对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交互项知识溢出实现吸收能力(Spill×Re Abs)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22。此外,控制变量资产规模(Asset)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81;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65;企业年龄(Age)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在10%显著水平下负相关,相关系数是-0.056,也就是说越年轻的文化企业,其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能力越强。

(二)组织管理创新

从主效应模型5的检验来看,自变量知识溢出(Spill)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428。控制变量企业的资产规模(Asset)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84;企业的利润率(Prof)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在10%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71;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35。

从增加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模型6的检验结果看,知识溢出(Spill)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依然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228。潜在吸收能力(Po Abs)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400;实现吸收能力(Re Abs)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09。交互项知识溢出实现吸收能力(Spill×Re Abs)对知识溢出与企业组织管理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在10%显著水平下正相关。此外,控制变量资产规模(Asset)和利润率(Prof)均在5%显著水平下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21和0.071。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与文化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在10%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57。

(三)市场创新

从主效应模型8的检验来看,自变量知识溢出(Spill)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368。控制变量企业的资产规模(Asset)、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均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161和0.259。

从增加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模型9的检验结果来看,知识溢出(Spill)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95。潜在吸收能力(Po Abs)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20;实现吸收能力(Re Abs)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在1%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386。交互项知识溢出潜在吸收能力(Spill×Po Abs)对文化企业市场创新的影响也在5%显著水平下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06。此外,控制变量企业的资产规模(Asset)在5%显著水平下,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083;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Edu)依然在1%显著水平下,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149。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搭建创新孵化平台的现实,探讨文化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采用全国20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714家文化企业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影响。

(一)主要结论

1.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不同维度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在增加了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下,知识溢出仅能显著提升文化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而对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影响不再显著。

2. 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潜在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的正向影响高于市场创新。实现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高于组织管理创新。

3.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也有所不同。潜在吸收能力仅能显著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市场创新,而实现吸收能力不仅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而且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23] 4.文化企业核心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越能够显著提高文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利润率越高的文化企业越能够提高组织管理创新。越年轻的文化企业越能够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实现创新。

(二)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结论对于凸显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和知识溢出效应,针对文化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更高效地发挥产业园区的创新孵化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一是,积极搭建园区创新孵化平台,提高园区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孵化器对企业成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产业园区应积极利用广告及其相关产业创新的技术难度小、创业的资金门槛低、就业的吸纳能力强等特点,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创业基地的重要作用,激发创新精神,为园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多元化服务与支撑,努力把文化产業园区打造成为“创客集聚区、创新引爆点、创业首选地”。二是,促进形成健全的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增强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24]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不仅要为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基本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环境、先进的通讯和网络等硬件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园区管委会更应因势利导,搭建园区良好的信息、服务平台,营销高效的知识交流共享氛围,打破园区文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关联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加快园区技术、工艺、信息、管理、市场、人才等知识溢出,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文化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三是,企业应合理分配知识吸收能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高效发挥企业吸收能力对文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影响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25]虽然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文化企业创新绩效,但是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对文化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而且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与文化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也有所差异,文化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知识储备,以及文化企业的阶段性创新发展目标,合理安排投入在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有针对性地提高文化企业不同维度的创新能力。四是,营造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创新环境,培养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高学历的企业家和年轻的企业往往更具有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集聚大量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文化产业园区而言,应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园区文化企业家追求创新,以企业家精神和不断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涓,乔桂明.创新财政引导政策绩效评价——基于地方众创空间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9,(3):75-82.

[2]Stiglitz J E.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Economic Journal,1969,79:116-131.

[3]Kokko A.Technology,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3):279-293.

[4]Cano-Kollmann M,Cantwell J,Hannigan T J ,et al.Knowledge Connectivity:An Agenda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6,47(3):255-262.

[5]Jofre-Montseny J,Marín-López R,Viladecans-Marsal E.The Determinants of Loc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Economies:Evidence from the Location of New Firms in Spai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4,54(2):313-337.

[6]Jaffe A,Trajtenberg M,Henderson 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577-598.

[7]Lucas 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8]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J].1991,20(5):499-514.

[9]Acs Z J,Lehmann E E,Audretsch D B.The Knowledge Spillover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3,(41):757-774.

[10]Knight G A.Cross-cultur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 Measure Firm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3):213-225.

[11]閆华飞,胡蓓.创业者行为、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13,(8):27-32.

[12]白俊红,王钺,蒋伏心,李婧.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7):109-123.

[13]姜照君,吴志斌.网络联结强度、知识吸收能力与文化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江苏省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8):64-74.

[14]张振刚,陈志明,李云健.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3):49-56.

[15]姜照君,吴志斌,张苏缘.多重网络嵌入对集群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6):72-81.

[16]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252.

[17]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18]Dyer J 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19]Lane P J,Koka B R,Pathak S.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4):833-863.

[20]Lichtenthaler U.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4):822-846.

[21]Ahuja G,Lampert C M.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21–543.

[22]Pratt A.Cultural Commodity Chains,Cultural Clusters,or Cultural Production Chains?[J].Growth and Change,2008,39(1):95-103.

[23]郑振雄,陈鸿翼.财政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2):7-12. [24]陈洪娟,王黎明.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团结协作的理念[J].重庆社会科学,2019,(2):111-118.

[25]施晓丽,李艳婷.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考察[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7):46-54.

(责任编辑 张亨明)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