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

2020-01-11张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群文高中语文

张志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单篇精讲的方式为主,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则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主题相关的多种文本进行整体阅读,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本文就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105-02

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优质、高效,倡导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则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本,注重学生阅读的速度与阅读数量。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符合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的要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多种文本展开整体的阅读,可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与信息容量,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读書,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议题的确定,并在议题确定之后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从这一方面来说,确定议题,其根木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的议题时,应当结合文章的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文本特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鉴于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以下几点,以确保议题设置的合理性。

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文本组合,使群文阅读的议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在进行《杜甫诗三首》的教学时,我们便可以以《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这三首诗展开,将杜甫所经历的人生的四个阶段作为契机,对诗词创作所属的时间段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诗词,感悟诗人一生的轨迹。高中生对于生命常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结合这种感悟,对杜甫的一生进行了解,便很容易从中感受到“杜诗”在不同阶段的情感表达。这种确定议题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信息的搜集与整合,还使群文阅读的形式更加丰富,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

其次,在进行议题的选择和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作者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境,以避免造成对作者诗词创作意图的曲解。比如在教学《边城》这篇文章时,如果我们仅以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作为议题的切入点,则很难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这时我们便可以根据沈从文先生创作这部小说时怀有的乡土情境作为线索,引导学生以“文系乡土话乡情”作为议题,围绕《边城》从不同的切入点展开群文阅读,奠定学生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基础。

最后,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由多篇文本组合而成,且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单元解读。所以教师在进行议题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单元的导读,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指引结合起来,并在这些文章中建立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的群文阅读议题。

二、结合议题,构建多元化文本组合

文本是群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将其与议题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将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完美发挥。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文本的组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选文类型多元。互文性理论表示,群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多样化的文本类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将相互关联的文本做出适合的选择,并将其进行有效组合。在进行文本选择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教材中文本的类型,选择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教材文本内容理解的群文组合,使学生通过对所选择的组合文章的阅读,加深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根据教材文本所涉及的文法知识,选择一些与之相匹配的文法类的文章,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储备理论知识。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我们便可以在确立“话说红楼人物”这一议题的基础上,选择《黛玉葬花》、《诉肺腑》等形成一组文章,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更加全面地了解《红楼梦》中语言艺术、描述风格以及任务的刻画方式等,从而更好地去阅读《红楼梦》、理解《红楼梦》。

2.选文形式多元。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不仅要有连续性的文本,还要有非连续性的文本。连续性的文本是日常阅读中比较常见的阅读题材,比如一些文学作品。非连续性的文学作品则较为复杂,它不是我们阅读中所常见的阅读文本,而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更加直接、生动的阅读,比如影像、图表、通知等。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描述的内容,描绘出一幅林冲的行程图,并在行程图中表明他所经过的地点,行走的距离等,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绘制行程图的过程中,真正的走进风雪山神庙的意境之中。又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祝福》这篇小说时,便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祝福》这一小说的其它形式,比如话剧、电影等有关祥林嫂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完整的关于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形象,对于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三、丰富群文组织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群文阅读围绕所确定的议题,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各种文本来进行阅读教学,其中所选择的文本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进行群文选择时,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所给的群文组合中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文章,加入同一议题的群文组合之中。如此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还可以将课外较好的阅读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这两首词时,我们便可以选择“我心中的李清照”作为议题,以李清照的词作为主要题材,挑选李清照其他的词,让学生进行阅读。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于李清照诗词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李清照诗词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绘画比赛等,通过不同的形式对李清照诗词进行演绎,在加深学生对于李清照诗词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四、合理选择,处理好精读与群读的关系

虽然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且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群文阅读。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着重注意。否则不仅会使群文阅读丧失其应有的优势,也会使传统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的方法,处理好精读与细读的关系。

首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随便否定精读的意义。比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传》、《苏武传》、《张衡传》这三篇文言文传记时,并不能引导学生如同阅读现代文人物传记一般,只需了解到人物的主要事迹、思想内涵即可,而是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知识等进行细而又细的学习与探究。在这时如果采用群读的方式,则必定会导致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基础掌握不牢,增加学生对于文言翻译的障碍。只有学生对文章中的虚实词、通假字、典故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才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同时也使群文阅读的理念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解读。

其次,更不能盲目的推崇群文阅读。同样以文言文的阅读为例,学生只有逐字、逐句、逐段、逐篇的探究,学生才能够形成文言文的阅读功底,并完成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与学习的目标。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顾学生的阅读效果,不顾学生的文言阅读基础与篇章特点,不顾学生的阅读兴趣,盲目的推崇群文阅读,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越来越敬而远之。基于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应当灵活选用。比如在教学荀子的《劝学》这篇文章时,围绕“人为什么学习”这一议题,选择了彭端淑的《为学——首示子侄》、尸子的《劝学》组成群文。学生一听探讨的是“为什么要学习”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话题,自然会充满探究的兴趣。且这三篇文章中大量浅显的比喻,使得文章的说理更加生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势充沛。学生不仅在阅读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且配合度也更高,发言热情高涨。

五、回顾群文内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早在千年之前,诗圣杜甫就写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千古名句,清晰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通过大量阅读,學生的视野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且写作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群文阅读课堂的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议题和选文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切入主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边城》时而确定的“文系乡土话乡情”这一议题的群文阅读课堂上,虽然很多文章所表达的乡土情怀是相同或者类似的,但是不同的作者在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上是存在着较大的不同的。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去领悟即使是同一主题的表达,也可以由不同的点进行切入。从而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如在教学选修读本《外国小说欣赏》而确定的“对小说叙事视角多样性的探讨”而确定的这一议题,在学生掌握了小说叙事视角的表达方式之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有限视角叙事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在这一片段的基础上,续写一篇文章。通过这一篇文章的续写,不仅能够达到作文练笔的目的,还能够考查学生对于不同叙事视角方式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总之,群文阅读不仅能够拓展高中生的阅读范围,优化高中生的阅读质量,还能够使他们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感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群文阅读教学的认知与能力,发挥自身的导读作用,创新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万锐.浅谈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整合策略[J].教育革新,2019(11):29.

[2]林丽娟.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53-54.

[3]程红辉.基于高中语文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24):94-9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群文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群文活动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