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路径

2020-01-11周品秀

商业文化 2020年28期
关键词:咨询室心理素质心理学

周品秀

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日益受到重视,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是一个有意义有成效的路径。积极心理学关注人们挖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很大比重的一部分,同样拥有积极力量。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三维模式”加“六点联动机制”的新路径,达到齐抓共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立体培育模式,以更好成效得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备受重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相关的活动,但是收效甚微,存在着形同虚设的情况。很多学生参加心理活动都是一种应付的心态,就心理咨询室来说,很多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而是自身消化,这样一方面没有起到工作实效,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探究其中,我们会发现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比较传统的模式都把焦点放在了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放在了检测是否有心理疾病上面,这种把焦点放在“心理问题”的传统模式仅关注到了很小一部分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部分的学生往往都是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会得到关注,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咨询室,很多时候都因为各种原因,即使问题严重还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传统的模式没有注重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本身的积极潜能,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人性特点和闪光点。

理论和现实背景

笔者和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口头访谈等方式,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真正的需求做了相对来说深度的了解、分析,了解到高职学生表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自我认知不够清晰、人生理想迷失、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情绪调控能力不够好、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两性感情方面的迷茫等,他们希望在这些方面得到实际的改善。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主要体现在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现实生活的乐观感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能够积极地看待过去,同时,能够乐观应对现实生活中遇见的逆境,不懈地追求幸福;在人格特质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格中的积极特质,关注个体本身所具有的人格力量,包含智慧、兴趣、天分等;在社会环境的研究上,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地成长和自我实现。基于这些理论,需要积极试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面向更广范围的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注重挖掘高职学生的积极的心理潜能,增强高职学生的抗压抗逆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主要内容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被动、低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本研究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的部分班级为研究案例,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积极的人格特质培养,而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的社会关系中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本研究对这三层面进行关注,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模式和具体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三维模式”(学校-家庭-社会)

(1)學校作为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尽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学课程教师、心理咨询室咨询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诉求做好切合学生需要的心理教育、咨询等帮扶工作。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一年级的学生,初次经历高职生活,对高职的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不熟悉,很多时候很茫然,这个时候,心理健康工作者一定要主动积极地去接近学生,让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以更好的心态来迎接学校的学习、生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牢记“师生平等”的理念,不仅要积极、发展地看待学生,还要重视自身的成长,用自身“积极”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心里装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营造积极、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心理健康氛围,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成长。

(2)家庭作为学生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情感来源,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存在的“家校并育”理念非常合理、必要。我们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品德、性格、人格等方方面面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有些方面的影响甚至是关键性。因此,家庭能够和学校一起合作把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重视起来,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心理健康工作者要积极地引导家长用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和高职学生沟通交流,不仅让高职学生觉得家长是善解人意的长辈,还是极具智慧的、可以信任的朋友。家长长期坚持用积极的心态、方式、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会形成极好的良性循环,非常有利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

(3)社会在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也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在不断的与社会的互动中吸收着各种信息,同时也在不断地成长、成熟,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人的心理是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作用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可能对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当今,我们中国正处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为了培养更好的新时代建设者、接班人,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要尽量挖掘有利于高职学生成长的社会因素,让学生在感知积极的社会因素的同时,也积极营造更积极的社会环境,将所学践行于实际的行动中,这也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很好的途径。

高职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具体方案的设计:六点联动机制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启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之前就做好相关的方案,新生入校后,按照提前做好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规划,在新生开学之初就对实验班级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室、心理团体辅导等各种活动,开展好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这些“启动”工作,让新生能够尽快调整好心态,较好地融入到到新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切实的帮扶;对于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会让他们熟悉学校的心理求助机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未来需要相关帮扶时非常有益,知道如何求助指导、帮扶了。

(2)实验班级所在分院相关工作人员(例如辅导员)“配合”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和学生接触比较多,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和辅导员的交流、合作,致力于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工作开展得更好,更有成效。就本课题来说,本人和实验班级的辅导员一直在沟通,开学之前,和辅导员沟通清楚研究的意义和大概需要配合的事项;开学初,所有的工作按照之前沟通好的进行,例如,建班级心理健康加油微信群、家校阳光交流群等;学期中期,有的活动也需要辅导员跟进。例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必要的时候需要辅导员一起合力与学生沟通;学期末,课题调查问卷是本人和辅导员一起组织、观摩学生完成的。整个活动下来,感觉优秀的辅导员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更快,成效也更好。

(3)心理咨询室(或心理教研室)合力“设计”合适教学、实践方案

在学期开学之前,心理教研室、心理咨询室所有的工作人员合力将合适的教学、实践方案提前设计好,融进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按照设计尽力把课上好;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任课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一起指导、观察,并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方案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整体上呈现较好的心理发展态势,相对来说,心态更加阳光,更加活泼有度,这样,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就会顺畅很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4)心理活动“强化”所学

心理活动,有课堂上结合课程需要的活动,也有顺延课堂需要的课外活动,还有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等等。通过情境设计、心理情景剧、素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感知中获得积极的真实体验,产生积极的真实情绪,从而深化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每一次心理活动后,学生切实感觉到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学生的这种身心愉悦的体验会带来一系列学习、生活方面的良心循环。

(5)家庭教育“配合”

在传统的观念中,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现实、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等以不可抗拒之势漫过大学的围墙,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培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当前,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推动“十三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虽然是关注儿童成长的,但依然可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6)社区服务“实践”。

社区作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良好社会氛围营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社区的教育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校和周边或其他社区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社区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服务于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积极为社区服务,让学生以自己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更多的人,这样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对社区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都非常有益。

通过这六点联动机制,学生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情感体检、反思领悟、行为训练、交往互动,实现了“知、情、意、行”,从而真正“内化”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心理素质,并将所学运用于生活,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几点反思

第一,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是高职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的新路径。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修正和改革,让更多的高职学生享受到积极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体验,更广泛地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潜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效。不是单纯地关注“心理问题”“问题学生”,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范围扩大了,工作对象增多了。

第二,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切实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次高职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探索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和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学和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知、观察等体验过程,感受到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变化、反应,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真正地拥有一个更加阳光的心态,并将影响更多的人。实验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他们参与了本次心理素质提升相关活动后没有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是真正地学到了一些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很多学生表示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感情处理方面比以前都有所进步、提升。

第三,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实践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积极潜能,能营造积极的教学、活动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互动,有利于和谐、文明的校园、家庭、社会氛围的创建。就本次实践来看,学生在与教师、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更放松、更自信了,同时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觉得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总之,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力量的合力。其中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需要多方面的推动、努力。本研究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職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有助于革除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弊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全面、深入,亟需进一步加强、改进。

[本文系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生心理素质提升研究——“三维模式”+“六点联动机制”》(XSZZX1814)研究成果]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咨询室心理素质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跟踪导练(二)5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