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为什么这么“猛”

2020-01-11夏自钊

决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嘉兴能级长三角

夏自钊

浙江嘉兴,正在“嘉”速度。

从一组数据,直观感受令人称奇的嘉兴速度。

2018 年以来,嘉兴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的明星城市,多项经济指标和增幅位居浙江前三甲。

2018、2019年连续两年,嘉兴引进世界500强项目数居浙江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居浙江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幅居浙江第二。

2019年长三角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嘉兴与上海的紧密度仅次于苏州,位居第二位。

猎聘公布的2018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城市排名中,嘉兴排到第四位,成为位次最高的地级市。同时,嘉兴还有多项指标位居浙江前三甲,坊间称“浙江第三城”呼之欲出。那么,嘉兴为什么这么猛?

为深入了解嘉興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决策》走进这座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寻访嘉兴接轨上海的故事。

嘉兴印象

从感性认识上,嘉兴让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距离上海近。从++++上海虹桥站到嘉兴主城区不过87公里,30分钟的动车路程展现出地理位置优势。放到地图上看,嘉兴离杭州也不远,向西南76公里就到。站在承接大都市资源外溢的角度看,嘉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

二是大搞城建、堵车长龙。这让嘉兴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太好,但对于寻找潜力城市的人才和企业来说,这可能是挺好的风景。嘉兴高铁南站到市区的半小时车程里,一路上都是正在施工的标志性绿墙。“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的标志随处可见。

经验表明,“全城挖”虽然会在某个时期让城市生活不那么便捷,但深层次的变化就在这个过程中,多层面的转型、发展和突破,孕育着城市的未来。

以上只是初入嘉兴的印象,要看透嘉兴,必须深入城市历史和发展肌理。

长期以来,嘉兴人对接轨上海有一句自嘲:“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在1992年,嘉兴就正式提出接轨上海工作思路。1996年,当时财力还较为薄弱的嘉兴,斥资2.2亿元在上海陆家嘴黄金地段建成全国地级市在沪第一幢大厦——嘉兴大厦,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

然而,此后数十年间,嘉兴接轨上海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力度和成效均不如苏锡常等地。

究其原因,各界的分析,大致有三。

其一,嘉兴东北靠上海,西南邻杭州。十余年间,嘉兴接轨上海战略由于种种原因,有过变动和反复,在沪杭之间左右逡巡。

其二,嘉兴是浙北平原的重要粮仓,这个定位导致国家、浙江省在嘉兴的工业项目布局不够多,影响了工业发展进程,从而削弱了嘉兴承接上海辐射的能力和平台。

其三,嘉兴下辖的海宁、桐乡、平湖三个经济强县都是省直管县,导致嘉兴市域经济实力、统合能力不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嘉兴人没有“纠结于”这些外因,而是反思自己的短板,一份特殊的调研报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个“特殊”的新生部门

2016年,嘉兴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班就接轨上海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报告中列出嘉兴接轨上海存在的四大问题,其中之一是“体制机制不顺,缺乏规范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可操作的对策措施”。

报告认为,“在运行机制上,缺少分领域、分部门、具体可操作的和上海新一轮经济合作计划相对应的实施方案和接轨措施。也缺乏从信息收集、分类整理、归口执行、事后评估等相关的运转程序和运作机制。”

为破解这些痛点,“嘉兴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应运而生。自2019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长三办便成为嘉兴市最受瞩目、曝光度最高、同时也是工作节奏最快的部门之一。对外与上海打交道、衔接资源,对内推动协调各部门接轨上海等等,都由这个新成立的部门负责。

单独设立一个市级部门专责一体化工作,在其他地方尚无先例,各地都是发改委兼做。而且,嘉兴市长三办主任同时兼任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

“这样的设置和赋权,嘉兴市决策者的意图是让长三办推动协调工作更有力度。长三办主任兼任副秘书长,参加高级别会议更多一些,更能领会决策者的战略意图。”嘉兴学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庆刚对《决策》分析说。

据了解,嘉兴市长三办将融入上海、一体化工作梳理后形成项目,然后对各部门按照项目推进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年终考核中,长三办的考核分值有3分。

孙庆刚在长三办挂职了一年多,在他看来,考核权力让其他部门不再“小觑”这个新生部门。

“长三办成立伊始,推动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很多部门不认这个新生机构。一些‘老牌衙门认为,一个新部门老催我干这干那的。今年好多了,就是因为长三办有了考核权。考核分值虽只有3分,是很厉害的,因为年终部门的差距也就零点几分。现在长三办开展工作,比开始顺利多了。”孙庆刚告诉《决策》。

对此,嘉兴市政府咨询委秘书长宋志贤深有同感。“接轨、融入的难度是全方位的。最难的是两个,一是体制机制,一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嘉兴接轨上海的两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长三办的考核,采取的都是项目化。项目化的好处是可考核、可倒逼、可激励。很多工作都要硬推,明确部门、限定时间完成。项目化了,大家躲都躲不开!”

记者翻看“嘉兴市深化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嘉兴市长三办相关文件发现,每一个文件后面都有一个长长的附表,一体化工作细化成数百个具体项目,且有详细的考核和奖惩措施。

宋志贤是“三年行动计划”起草的参与者之一。“最关键的就是那些附表,几百个项目一个个排出来的,没有项目化,目标就会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工作根本推不动。两个‘三年行动计划,连续考核了五六年,很不简单。”

2016年,嘉兴市有关部门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相对上海的政策,我市接轨政策落差较大,显得概念化、粗线条,缺乏整体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随着嘉兴市融入上海工作的机制化、常态化、项目化,這个短板基本得到解决。

高能级平台载体的强力支撑

“缺乏在长三角区域具有影响力的接轨平台或载体。”这是2016年嘉兴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班关于接轨上海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列举的四大问题之首。

报告认为,“嘉兴接纳上海辐射的资金总量、项目规模、产业层次、科技含量总体水平远不如苏、锡、常乃至昆山等地,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梯度转移中,处于非主要对象地区和边缘位置。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嘉兴还缺乏在长三角区域具有影响力的接轨平台和载体。城市功能偏弱,要素成本高,开发区层次低,与周边尤其是苏州的开发区层次相去甚远,开发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更新。有些项目在初选考察阶段,就已经把嘉兴排除在外。”

围绕融入上海这个首要目标,嘉兴的平台载体打造有一条逐步完善和升华的主线:合作共建园区——优化提升+整合重组——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

首先来看合作共建园区。早在2008年,嘉兴下辖的海宁市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就合作成立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为沪浙首个紧密合作的国家级开发区合作项目。

“园区交给漕河泾来运营管理,当时有人质疑说这个园区根本不属于浙江,有损浙江‘主权,这是过于保守的想法。从实践和成效来看,我们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上海园区管理运营的一流做法和经验。”宋志贤告诉《决策》。

2016年5月,嘉兴与上海在平湖市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成为中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合作共建园区在今天已经遍地开花,但嘉兴却受益颇多。从上海来的园区运营公司高管曾笑称,嘉兴人有一种“吃干榨尽”的精神,每一个共建的项目,嘉兴人都能学到真本事,而且是轮番来学,各个部门、各个县区市都来学。

其次是自有平台载体的优化提升。共建园区固然好,但主平台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2018年以来,嘉兴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一场平台优化提升攻坚大会战。

为什么要开展这场大会战?一组数据凸显紧迫。2018年,嘉兴市调研发现,当时嘉兴全市共有67家工业平台,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只有8家;市镇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小于50亿元的有16个,甚至还有产值不足5亿元的园区。这些园区普遍存在用地指标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环保容量低、优秀人才少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平台之间协同发展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工作力量配备“小而全”,专业人才匮乏,招商引资重数量、轻质量,平台间竞争内耗现象突出。

“看起来平台很多,其实竞争力不强,影响了承接能力。”嘉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年5月,《嘉兴市平台优化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方案》的主要任务是简单明确的三句话——“优化布局做强主平台,理顺体制强化统一管理,构建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方案》印发的同时,浙江省提出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

“在那一场打造高能级平台的省内比拼中,嘉兴因为平台载体优化提升先人一步,走在了前列,占据了先机。不仅先人一步,嘉兴工作还特别扎实。”嘉兴学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唐铁球告诉《决策》。

对此,《嘉兴日报》当时的一篇评论分析说,“平台优化提升攻坚行动,改变了过去翻翻牌子、做做样子、应付上级的形式上的整合提升,做到真正改变体制、完善机制、触动利益的实质性整合提升。”

平台优化提升当年,嘉兴迎来项目大丰收。高能级大平台成为承接超大项目的“港湾”。2018年,嘉兴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38个。同年,嘉兴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前移4位,跻身全国15强,利用外资也跻身全国10强。

2018年,嘉兴喜事不断。在项目大丰收的同时,当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融入上海由此按下了快进键。

2019年7月,中共嘉兴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  打造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嘉兴实施首位战略的总体思路:12410。

其中的“1” ,是一个首位战略,即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10”是“十大抓手”,即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能级产业平台、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高能级城市平台、高能级交通物流枢纽、高能级开放平台、高能级营商环境、高能级文化文明高地、高能级生态“绿心”和高品质民生福地。十大抓手中,前八个,被嘉兴官方概括为“八大高能级战略平台”。

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上,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在阐释12410的“10”时表示,“十大抓手,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嘉兴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缺少高层级政策倾斜和大平台、大项目支撑的局面。”

按照十大抓手的定位,嘉兴已经谋划了3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约5700亿元。从合作共建园区到园区优化提升,再到八大高能级平台、十大抓手,嘉兴平台载体建设与融入上海发展实现了双丰收。

“罗星”,网罗群星

亩均税收25.37万元,亩均增加值100.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9.5万元/人……这是嘉善归谷智造小镇2019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600余亩的智能制造核心区域里,聚集了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50多人,各类硕士博士280余人。

很难想象,如此体量庞大、人才荟萃的产业园,背后掌舵者卻是嘉善县一个名叫罗星的街道。

2010年,归谷园区开始打造。握着手里有限的资金,罗星街道负责人面临两难选择:请博士还是建厂房?“鱼和熊掌”之间,最终做出选择,人才是第一资源!

截至2019 年,嘉兴累计引进顶尖人才106 名,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375 名、省级高端人才264 名,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新入选省海外工程师数量浙江第一。

罗星,网罗群星。彼时,考核指标侧重投资产出,各地跟着指挥棒走,对创新和人才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罗星这个小街道却胸怀大梦想,孤身勇闯中关村等高端产业聚集地,和众多一线城市高端园区抢人才。

一个小街道的“野心”,最终成了梦想动能的蓄积地。

建园近10年来,“请博士”成为罗星街道始终不变的追求。前往北京中关村留创园协会招聘高端专家、留学海归人才;连续3年举办“梦想中国·智汇嘉善”创新创业大赛广聚海内外英才;在上海设立归谷联络处孵化高端研发人才……

众多落户归谷的上海企业说,“享受着嘉兴的低成本,保留着‘021身份,服务比上海不差,这样的嘉兴,谁都愿意来。”

罗星街道的创新发展之路,是嘉兴狠抓创新、创业、人才的一个缩影。在人才支撑下,嘉兴认证的高新企业数量持续加速上升:2018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393家,位于浙江第二位;2019年新增485家,再次位居浙江第二位。

创业公司代表另一种层面的创新,嘉兴的整体创业氛围非常浓厚。2019年,“DT财经”加权计算了从种子轮到E轮创业公司数量的城市创业能级排名中,嘉兴排在长三角城市群第8位,排在浙江省第3位。

综合以上数据,嘉兴在创新创业人才等指标上,是十分稳当的“浙江第三城”,不少指标还超过宁波。那么,嘉兴创新为什么这么牛?

“创新资源的对接,嘉兴是下足了力气。在地市一级,我们可谓先人一步。”宋志贤告诉《决策》。

早在2003年,由浙江省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总部位于嘉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2017年1月,嘉兴全面启动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地级市。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嘉兴科技城还吸引了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研究院、浙大求是驿站等平台落户。

“除了密集引进大院大所,嘉兴还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的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其中,G60科创走廊尤为值得一提。对于G60科创走廊,嘉兴非常积极主动。嘉兴市决策者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打造好G60走廊的嘉兴段,在G60走廊展现嘉兴作为。”唐铁球介绍说。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是为1.0版本。敏锐的嘉兴积极响应,次年,上海松江区与杭州、嘉兴合作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迈入2.0时代。

为对接G60科创走廊,嘉兴规划了“一廊九城九区”的空间布局:依托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嘉兴科技城等9个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全域孵化之城;依托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等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合作协议签订不久,嘉兴就出台《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嘉兴打造全域孵化器和沪嘉杭G60科技创新走廊为契机,到2020年基本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嘉兴成为海内外创业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随后,嘉兴重磅政策不断,投入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据统计,截至2019年,嘉兴累计引进顶尖人才106名,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375名、省级高端人才264名,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新入选省海外工程师数量浙江第一。

曾有媒体向张兵发问,“在一体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面对上海、杭州两大创新高地的虹吸效应,嘉兴如何在区域创新中突出自身优势?”

张兵颇有底气地答道,“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嘉兴在沪杭之间,确实有被虹吸的现象。但我们不断在积累,现在嘉兴在浙江省的区域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我们的创新要素越来越集聚,已经成为全国第四大中高端人才净流入城市。嘉兴的下一步发展还是要靠科技创新。在一体化进程中,我们将致力于把嘉兴打造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

浙江“第三城”呼之欲出

耕耘总有收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一体化发展、融入上海,嘉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浙江前列,发展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从产业来看,2018年,嘉兴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近2000亿元,均居浙江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52.4%、39.7%,新产品产值率居浙江第一。

2019年,嘉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00家,连续两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居浙江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高达58%、41.5%,增幅亦居浙江第二。

从与上海的紧密度来看,根据《2019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2019年嘉兴和上海的紧密度,仅次于苏州,高居第二位。

从吸引外资来看,从2012年到2017年,嘉兴全市五年利用外资共118亿美元,年度总量持续排名浙江第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外资加速涌入嘉兴。2019年前三季度,嘉兴实际利用外资29.6亿美元,增长33.6%,首次超过宁波,居浙江第二。

2019年全年,嘉兴市共引进世界500强外资项目10个,超过杭州、宁波,居浙江首位;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55个,亦居第一;全年全市實际利用外资4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9%,创历史新高。

外资吸引长期排第三,既是嘉兴吸引力的体现,也是沪上外资嘉兴化的表征,更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里,“上海1+6”构建做大上海都市圈的重要展现。

从财政收入来看,自从2018年嘉兴首次超过老牌经济大市温州后,浙江城市财政收入五强座次基本确定,依次为杭州、宁波、嘉兴、温州和绍兴。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嘉兴市财政收入为514.7亿元,依旧排在第三,领先温州。

财政收入体现了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嘉兴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收入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第三,也侧面体现了嘉兴发展的高质量。

从人口和人才来看,嘉兴是浙江、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地级市的大赢家。

从2013开始,嘉兴人口增长率不断攀升,2018年、2019年净流入更是连创新高,2018年为7万,2019年为7.4万,人口增量排名浙江省第三位。这也是嘉兴连续两年人口增长超过7万,同样连续两年增量排名浙江省第三。

翻看嘉兴近年来常住人口增长曲线,2015年增加1.5万,2016年增加2.9万,2017年增加4.2万,2018年增加7万,2019年增加7.4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嘉兴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也反应出嘉兴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不要小看这7.4万人。这是在各大城市全面放开户籍政策,开展抢人大战,三四线城市人口逐步向一二线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在这样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嘉兴能抢到7.4万人,稳稳坐上省内第三把交椅,实属不易。

最后看嘉兴对人才的吸引力。猎聘公布的2018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城市排名中,嘉兴排到第四位,成为位次最高的地级市。《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中,嘉兴成为浙江省排名第三的城市,仅次于杭州和宁波。

截至2019年,嘉兴累计引进顶尖人才106名,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375名、省级高端人才264名,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新入选省海外工程师数量全省第一。

目前,从经济总量来看,嘉兴暂时落后于温州和绍兴。2019年,嘉兴落后绍兴410亿元,但是从增速和大项目储备来看,嘉兴短期内超越绍兴已无悬念。也有学者分析预测,10年内,嘉兴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温州。

显然,从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走势来看,在浙江的城市排位赛中,嘉兴已占据先机,浙江“第三城”,呼之欲出。

猜你喜欢

嘉兴能级长三角
“拼、抢、快、优”,展现钱塘“高能级”担当
《初心》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嘉兴学院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纠缠Ξ-型三能级原子与纠缠腔场相互作用熵的纠缠演化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浙江嘉兴卷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