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0-01-11高亚军

科技智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并购

高亚军

摘  要:文章以香港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整体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最近10年,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主要发生在2015—2016年,然后逐年减递减。并购主要发生在房地产经营公司、建筑工程类企业、投资银行业和资产管理与信托行业等行业,并购规模大,交易集中分布在少数行业;并购交易的目的非常明确,如获取企业资源、开拓市场、获得先进科技、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并购的交割方式主要有股票、现金和现金与股票混合使用;并购流程严格规范。未来,科技企业并购成为热点,企业并购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多元化发展模式成行业间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因素,并购企业“强强联合”行业垄断趋势逐步形成。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历程;并购特征;并购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0.12.01

Abstract:Taking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 & A of Listed Companies in Hong Kong.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last 10 years,M & A of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mainly occurred in 2015-2016,and then decreased year by yea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inly occur in real estate companie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investment banking and asset management and trust industries, M & A has a large scale,and the transactions are concentrated in a few industries;the purpose of M & A is very clear,such as obtaining enterprise resources,developing market,acquir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ntering new industrial fields;the delivery methods of M & a mainly include stock,cash and mixed use of cash and stock;the M & a process is strictly standardized. In the future,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will become a hot spo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rend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ill be more obvious,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 will becom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mong industries,and the industry monopoly trend of “strong alliance”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enterprises will gradually formsectors .

Key words:M & A;M & A process;M & A characteristics;M & A trend

一、香港企業并购的背景

(一)香港的经济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作为当时国际贸易的自由港得到了一定发展,并形成了相对自由的经济管理理念,香港市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市场中自由度最高的市场之一[1]。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上海的资本开始不断涌入香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香港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世纪60—7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内地大量的工业产品首先运往香港“中转站”,再由香港销往世界各地,香港经济由此得到了蓬勃发展。尽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香港“中转站”的地位并未受到强烈冲击。直到2018年,香港占内地贸易额仍然高达14%,仅次于美国,远高于内地对日、韩、德三国贸易的总和。

在金融领域,香港对于内地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服务业占其GDP的80%左右,服务业社会分工水平提高,一些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增强,由其衍生的银行业得到良好发展,这给香港金融服务业未来的支柱地位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香港的自由经济治理理念深入人心,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相对自由,因此大批金融机构选择进驻香港,香港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于国际资本来说,香港拥有的低税率、资讯发达、司法独立等特点对其有天然的吸引力。国际资本通过香港这一“桥梁”为内地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可以说在人民币尚未完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香港对于我国经济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对于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二)香港产业结构变化及特征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中心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将高人力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亚非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后,有大量沿海地区居民移居香港,香港劳动市场供给大增,这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香港英国政府的推动下,转口贸易兴起,香港积极发展制造业、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从单纯的生产与加工逐渐向创新设计与研发转型,到20世纪60年代,其成为香港的支柱性产业,奠定了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大批香港企业在内地设厂,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向内地,而其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轻型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自身依旧强劲的制造业实力使得香港人均GDP不断增长,进入全球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GDP已占到内地的五分之一。

香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不少的隐患,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层级不高,没有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科技含量偏低。在这些产业转移至内地后,香港的制造业开始萎靡。香港回归祖国后,为了寻找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中央与香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将内地的广阔市场向香港开放,香港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2014年“占中”违法行动发生后,香港的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

总之,当前香港的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经济增长缺乏高端制造业支撑,这对香港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近年香港企业并购的大潮中,地产企业、建筑业、金融业成为并购的主力军。当这些企业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时,无形中给其他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营成本,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使得香港除地产、建筑、金融以外行业的上市公司并购数量不断下降。

二、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及现状

(一)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盘踞在香港的资本、财团势力通过收购兼并进行重组。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经济由英国资本主导,在香港现代商战中影响深远的“置地饮牛奶”收购事件(英资企业怡和集团旗下的置地公司以换股方式并购牛奶公司),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到20世纪70 年代末期,新兴华资崛起,英资财团则因担心香港回归后前景而有所退缩,以李嘉诚、包玉刚等为代表的华商抓住机会收购经营保守、信心不足的老牌英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新兴华商将视线聚焦在了老牌华资公司身上,利用欧美收购战术对一些经营保守的传统家族企业,如华人置业、香港大酒店等,展开收购。20世纪90年代,以中信集团为首的红筹股掀起了“借壳上市”的热潮。

1997 年香港回归后,以怡和集团为代表的部分英资企业对香港前途缺乏信心,开始陆续撤出香港。大部分华资企业加紧并购,扩大企业规模,迅速取代了英资企业,同时内地的中资企业也开始进入香港市场。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H股、红筹股等充满内地色彩的企业不断发展,成为香港股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波及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这场金融风波对香港经济造成空前冲击,再次掀起企业收购兼并的大潮,同时也促进了香港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

迈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并购逐渐成为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香港证券市场抓住机遇,迎来了新的并购浪潮。

(二)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

1. 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总体情况

根据图1所示,香港上市公司的并购在2015—2016年度发生较频繁,在2016年第四季度达到183起。从2017年起,香港上市公司并购披露数量逐年减少,到2019年第四季度,并购披露数量仅为93起,相比2016年下降了49%。究其原因,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的启动,优化了信息环境,提高了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水平,改善了企业并购效率,因此催生了2015—2016年的并购浪潮。中美贸易摩擦是2018—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之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国家安全等名义阻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美贸易摩擦中设定的关税,促使中国企业以直接对外投资的方式规避关税、降低贸易成本。此時境外并购被看作是一种战略需要,但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多数企业选择谨慎对待。同时,中国对外汇管制也越来越严,限制了对外投资。以上多方因素共同促成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量逐年减少。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总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多数行业企业生存环境恶劣,但并购交易数量较2019年同期没有明显变化。

2. 香港上市企业并购分行业情况概述

笔者选取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2321起被披露的并购情况考察发现,在135个细分行业中,房地产经营公司报告的并购数目最多,达281起;建筑工程类企业报告的并购数目达117起,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投资银行业和经济业务、资产管理和信托银行,分别报告104起与86起。而另有17个行业在这个时间段报告的披露次数仅为1起,多为采矿、能源、家居装修、酿酒等行业。

从数据的分布情况来看,在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135个行业平均每个行业报告了17起并购,并购报告的中位数为8起,由此可以看出数据分布的“两极化”较为严重。并购报告数量小于10起(含10起)的共有78个行业,占比高达58%,但这部分行业发生的并购交易总数仅占据了全部并购数量的14%;并购报告数量大于50起(含50起)的行业仅有13个,占比约为10%,却占据了全部并购数量的50%。在并购数量最多的几个行业里,金融服务与地产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并且与金融服务业相比,地产业在并购市场的报告数量中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3. 主要行业企业并购情况

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选择并购的时机是不同的,同行业内不同企业并购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1)房地产业企业并购情况

房地产行业是香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近年来香港上市公司并购大潮中的主力军。观察房地产行业近几年并购的市场数据发现,由于2012年房地产监管趋严,开发资金趋紧,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直接催生了2012—2013年万科、中粮地产、招商地产等房地产公司在香港借壳上市的高潮。2017年是该行业的一個并购集中发生的年份。2016年之前,房地产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此之后,各地政府和房地产有关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限购政策。在此压力之下,房地产企业为了生存而抛售项目以求周转资金,这就为部分优质房企大规模并购提供了机遇。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2017年房地产行业并购交易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峰值。我国房地产行业并购投资以国内交易为主,企业为获取优质项目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多元化发展,将并购作为重要手段。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是境外投资者的首选。到2018年,房地产行业政策进一步收紧,内地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保持严格高压的态势,地产企业A股上市无望。在此背景下,多家中小房地产企业为缓解资金压力、满足融资需求、寻找融资渠道,选择扎堆赴港上市,但最终有多少企业能够存活仍是未知数,这导致未来两年房企整合并购更加剧烈。

参与并购的房地产企业大多有以下四种目的:一是快速扩充土地储备,二是加速规模扩张,三是巩固市场布局,四是降低跨行业进入门槛。近年来,各城市土地出让限制严格,热门地区土地资源拍卖市场竞争激烈,以融创、阳光城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大举并购,获得了大量优质土地,实现了土地储备规模的快速扩充。随着行业增速放缓,世贸等房企为实现限售规模快速扩张,收购一些在建项目,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快速形成作用于企业业绩上的销售额。阳光城为实现区域布局战略转型,通过收购各市旧改项目、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进入新涉足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恒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销售额稳居行业前列,在保证主产业领先优势的同时,恒大将视线转向了多元化领域,发展了旅游产业和健康产业。近年来,恒大把方向聚焦在新能源产业上,短时间内通过并购电动汽车公司、电池动力公司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链,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2)装备制造业企业并购情况

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发生企业大规模并购行业之一。2015年是大量发生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的年份,其中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最具代表性、并购规模和数量最大的产业,制造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2]。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攀升,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呈增长态势,逐渐在全球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明显,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但总体实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选择并购海外企业,主要目的是获得技术方面的提升,但其产品销售仍以国内为主,并不谋求企业业务的区域扩张。

中国装备制造业进行跨国并购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相关技术的高敏感度限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二是企业出售方对中国企业不了解或不信任,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转化利用、持续运营等能力持怀疑态度。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些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遭遇财务危机,而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金雄厚,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海外并购数量在2009年达到了高峰,此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3)TMT行业企业并购情况

TMT是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通信(Telecom)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其含义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融合趋势下所产生的产业。

近年来,TMT行业并购交易以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电脑软件和半导体等细分行业为主。当前正值数字经济时代,TMT行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拉近了国家之间、个体之间、行业之间的距离。TMT行业进行的并购交易活动涵盖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等各种形式的并购交易,逐渐形成一整个互联互通的网络,实现了行业间资源的高度整合。在参与并购浪潮的大批企业中,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核心业务是以淘宝、天猫等移动商业平台为基础的零售商业,为实现多元化发展,阿里巴巴收购了菜鸟物流进行服务电商平台的货品运输,又收购了微博、UC浏览器等拥有大流量的企业用于投放广告吸引客流,实现了纵向一体化,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阿里巴巴还收购了优酷土豆、文化中国等用于构建大文娱板块,拓展了数字媒体及娱乐方面的业务,实现横向多元化发展战略。

(4)消费品行业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17年总额达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近年来,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愿意为产品质量、极致体验和精神享受支付费用。国内上市消费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向国内引进先进技术、优质产品,这将会进一步促进消费。同时,这类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中不乏国外知名奢侈和时尚品牌。据Mergermarket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企业消费品行业共发生跨境并购57起,交易金额约为126.13亿美元,其中零售行业交易额达64.76亿美元,食品行业交易额9.48亿美元,休闲行业交易额15.75美元,其他消费品行业交易额36.14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发生29起并购交易,交易金额达42.02亿美元,其中,食品业大型交易包括汤臣倍健公司以5.58亿美元收购澳洲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与2017年相比,2018年消费品行业并购项目减少,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多个行业的跨国贸易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消费者消费意愿不强,市场低迷不振。

三、香港上市企业并购的特征

(一)并购规模大,交易集中分布在少数行业

香港股市作为内地股市连接国际股市的重要枢纽,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走进来”提供了最佳资本市场条件。仅2017年,香港并购市场交易总值638亿美元,交易总量172单,总值增幅较上一年增加了138.9%。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有30笔公开交易,仅比上一季度的33笔下降了9%。2020年第一季度的总交易值飙升至116亿美元,是上一季度33亿美元的交易的近四倍,略高于2019年第一季度的113亿美元。可见香港股市并购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房地产等需要大量资源的行业、建筑工程等追求先进技术以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注重市场的行业是并购交易发生数目较多的行业。而像家居装修、酿酒等对资源储备、技术进步、市场扩张需求不太强烈的行业则较少发生并购交易。

(二)并购目的明确

观察各行业典型并购案例可以发现,上市公司选择进行并购交易都有明确的目的,且不同行业技术和市场特征不同,其目的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并购其他房企获得优质土地资源,扩充土地储备,同时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可以分散风险,部分实力较强的房企已经开始选择并购其他行业企业,向多元化领域发展。相比之下,制造业企业更多的是为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突破发展瓶颈,选择并购一些拥有先进科技的国内或国外企业。在数字经济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国并购就是一个企业走出国门、踏进一个陌生国度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做法可以直接利用被并购公司在目标投资市场已有的市场和资源,比直接在国外投资建立新的企业效率更高。

概括而言,进行并购交易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获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资源、能源,二是扩大市场,特别是拓展国际市场,三是获取本行业的高端先进科技,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四是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三)并购支付方式多样化

企业并购的主要支付方式有三种:股票、现金和现金与股票混合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同,金融市场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也有不同反应。研究发现,影响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并购方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并购支付方式是否会降低并购方的控制权水平:若并购方企业的市场价值被高估,并购方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支付,反之,若被低估,则更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3]。选择合理的并购支付手段有利于并购方规避风险。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并购双方为了各自的目标,可能存在一些动机去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从而在众多支付方式中选择最有利自身的一种。这样会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也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必须对并购过程加以严格监管。

(四)并购程序的规范化程度高

香港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拥有相对完善的公司法律制度,这有力保障了香港市场的良好秩序。香港制定与上市企业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为了促进公司并购重组的行为更规范、过程更高效、结果更公平,相关法律以保护上市公司收购中投资者的利益为核心,以促进信息及时准确公开、保障与并购交易有关的各方股东权益、推动并购程序有序顺利进行为主要目的,其订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目前香港涉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多部法律法规中,《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是最重要的公司收购规范。它是香港金融市场参与者和香港证监会,为规范上市公司的收购及合并活动,保障香港证券市场中各方利益,就公司收购、合并和股份回购时应遵守的商业操守和行为标准方面达成的共识而制订的法规。虽然这份守则只是一个不依赖法律强制力的自愿性守则,但任何有意参与香港证券市场的人都应当严格遵守,否则将受到制裁。因此,香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时有相当严格的条文规范作为行事依据,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很高。

四、香港企业并购的未来展望

(一)科技企业并购热度居高不下

进入21世纪,最活跃的行业也由过去的能源类行业转向互联网、电脑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中。并购重组能够加速实现科技企业的转型升级,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领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互联网、通信行业的腾飞,产业内企业获得大量融资,频繁发生并购。2016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3.2%,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3亿人。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模式。未来几年全球科技革命将继续快速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影响着各个社会领域。除了互联网企业外,其他科技企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信息安全等细分行业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科技类企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进行并购交易的企业中的活跃度将会持续居于高位。

(二)企业并购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资源配置优化。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数字经济将推动新的全球化浪潮。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缩短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全球联系日趋紧密,没有人能够完全隔绝于世界。从国家层面来看,跨境、跨国并购是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各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面临激烈竞争,要想占得一席之地,取得更好发展,就需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交流合作。跨国并购就是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业务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刻认识到这一世界趋势变化的深远意义,于是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進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中国企业为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学习和借鉴西方成熟企业经验,走上了并购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助国际平台迅速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补齐自身在管理、市场或技术方面的短板,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资产结构。在中国企业并购发展过程中,香港股票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香港是中国内地市场与全球市场的中转站,为内地资本与国际资本搭起桥梁。因此,中国香港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数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发生的跨国并购交易也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大。

(三)多元化发展模式成为行业间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因素

战略规划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企业长期经营同一业务,就会蕴藏一定风险。两家业务范围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能够降低这种风险,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参与占领其他行业市场,是企业进入其他行业的有效途径。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自身主要业务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开始考虑在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中加入其他未涉足产业领域的发展目标,分散企业资产,规避市场风险[4]。并购是企业介入新行业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并购交易,企业能够获取具有良好营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的优质资产,调整自身业务板块构成,以较低风险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提升公司综合营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我国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传统制造业、能源业等成熟型行业为了突破自身行业的发展瓶颈,选择投资并购新兴行业或发展前景较好行业的企业,虽然其经营风险一般高于现阶段的主营业务,但是间接实现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从长远来看仍是有益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举措[5]。此外,除了获取不同行业间的优势外,跨国并购中也涉及与不同国家特定优勢的互补与结合。

经研究发现,企业抗风险能力与上市公司行业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抗风险能力越强,整体实力越强[6]。为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并购交易活动中以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为出发点的并购数量将持续增长。

(四)“强强联合”的企业并购交易增多,行业垄断现象突显

企业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将不同上市公司在行业、管理、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强强联合。

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角度来看,以组织形式协调生产会比以市场协调生产产生的成本和交易成本更低,这将促使不同行业或同行业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间并购交易。从企业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如果同处一行业的多家企业实力相当,那么将使得整个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只能维持较低利润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获得更新、更强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有选择地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资本配置格局,而企业并购重组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7]。当前信息技术产业日益发达,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从全国范围拓展到了世界范围,这使得竞争的激烈性加剧,企业面临更大程度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新的经济环境,在市场中争取到主导地位或巩固现有地位,很多已经在主营业务领域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大企业选择采用并购的方式,减少行业内部竞争,增加市场份额,加强竞争优势,逐渐垄断本行业的技术和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难以应对的挑战。要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增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8],大企业间的并购是大势所趋[9]。因此,香港上市公司未来的并购交易活动更倾向于行业内或行业间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进而形成大规模、强有力的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郑宏泰,黄绍伦.香港股史:1841—1997[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 程惠芳,符浩,潘信路,等.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冯邦彦.香港地产业百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 邬琼.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回顾和2020年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3):14-16.

[5]杨心铭.企业并购商誉减值风险防范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6] 曹宁,李善民.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为何如此频繁?——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9-19.

[7] 罗琦,杨婉怡.股票错误定价与公司并购:研究述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05):81-91.

[8] 王轶,李仁康,骆干,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西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发展质量研究[J].科技智囊,2020(07):8-15.

[9] 李志起.中国创新需要世界级的科技服务业[J].科技智囊,2020(09):10-12.

猜你喜欢

企业并购
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企业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企业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
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模型研究
浅析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