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思政教育浸润高职文化课堂
2020-01-11杜馨
杜馨
【摘要】自“五四”运动以来,青年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在历史变革的风口浪尖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带着对时代最强烈的认知感和使命感参与到每一场宏大的变革之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新时代、新思想、新改革的继承与发展,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引领,能够更好地去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凝心聚力、弘扬情怀、坚定信念。所以,高校课堂中的思政教育,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从所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出发,浅析文学文化课堂教育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政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思政
一、思想政治做先导,方能励志成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指出,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进行“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提到了思想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卓越成就。新时期,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与相对滞后的精神文化产生了许多矛盾点和症结点。在时代浪潮中,青年人的政治信仰很容易受到一些外来因素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困惑很大、差异也很大。因此,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将思政建设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体系中来,便成了十分紧迫和尤为必要的任务。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志向所在,它可以带领我们飞越山海,抵达成功的彼岸。“中国梦,复兴梦”是新时代下全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说的就是心存高远者,方能有所成就。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虽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旋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能回避,要找到良药去医治,要找当佳策去纠正。
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学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比重,提高教师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辐射更多教师身体力行,利用三尺讲台传播中国好声音,唱响时代最强音,帮助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大学生是最有希望、最有潜力、最有可能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的主体力量,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感、历练大学生的意志力、完善大學生的人生观,有助于驱动青年人的内在潜力,为投入新时代的奋进注入不竭动力。
二、思政教育走进课堂,潜移默化树新风
“课程思政”,即是让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功效,课程的开发设计要切实遵循“教书+育人”的双管齐下。古今中外,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从本质上探讨了教育和生活的紧密关系,强调了学校教育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的重要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在知识传授中,过于单一地侧重知识的纵向维度挖掘,却在横向上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脱节,结合稍显不足。当下,如何立足学科优势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提升文化教学中的思政潜力及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是推进“课程思政”理念进课堂的重要举措。
笔者所任教的专业,就业方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所教授的课程是具有强大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作品中所具备的思政教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每个时代涌现出的优秀文艺作品,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和思想背景,也能够产生强大的思想和文化共鸣。基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文学与思政的关系,并尽可能将文学作品、优秀作家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文学是生活的镜子,优秀作品是人生的指引
(一)立足创作时代背景,挖掘深刻社会内涵
文学创作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既来源于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又有其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与发展特性。我们在解读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创作背景入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和文学有何特征,有何发展规律,这一方法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平等的认知体验,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创作的综合因素。
以五四时期的文学为例,这一时期,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发生了进阶式变化。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其实是指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特殊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代和二代知识分子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近代文化改革,尤其是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革命,为近代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众所周知,小说在中国文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尤其是古典文学发展时期,小说的功效性更是被刻意弱化。到了晚清才出现一批政治改良家,他们希望让小说去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希望小说对现实社会政治改良有所补益。正如梁启超所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他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等观点。通过深入剖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五四时期的小说界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代化变革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和新小说的产生,强化了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社会、民族、政治的关系,初步确立了小说的社会价值体系。当我们讲授本章节时,帮助学生从五四新文学的创作背景入手,便可以加深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紧密性的深入理解。
(二)万千星光闪耀文坛,精神食粮作用凸显
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构成了不同的文学层次,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相互碰撞,产生了千姿百态的艺术火花。在我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能够找到描述祖国大好山河、弘扬民族美德、赞美人格魅力等等的艺术篇章。这些内容不仅充分地展示出作者那份浓厚的艺术造诣,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引发与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近代历史的时间虽然并不漫长,但近代文化和文学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鲁迅,呐喊出“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深刻地批判了旧式国民的劣根性,呼唤着时代超人的诞生。他手握一杆笔,却似一柄长矛,笔耕不辍的岁月里写满了对中国的眷恋和热爱。朱自清,“不畏三斗米折腰”的傲骨情怀,不仅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美德的淋漓体现,更是民族救亡图存时刻中国精神的化身。艾青,用涓涓流淌的爱国情怀,高声赞美着祖国的壮美河山,讴歌着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暴風雨般的诗句中涌动着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让每一个诵读它的后来人,双眸噙泪,胸怀波澜。茅盾,一个有着医生般严谨治学态度的作家、一个为完成作品几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的作家、一个将中国近代阶级矛盾分析得如此透彻的作家、一个用《子夜》写完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的作家。这样的人生境遇和工作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么?读罢《子夜》之后的回味和深思,难道不值得我们畅所欲言么!
谈及此处,笔者总是文思泉涌,因为对中华文化心怀万千热爱,所以总是希冀能将与学生间的文学交流、分享,升华为思想领域的端正与引领,这对于学生的智与德的完善提升皆是卓有成效的。“润物无声”是课程思政最大的优势,也是充分挖掘各学科特征的有效举措。将思政恰如其分地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果,育人目标完成事半功倍。孔子《论语》中有云,“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说得便是这个道理。
课程思政改革的背后,其实往往是高等教育背后的育人理念改革, 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做到“一点三边”的思政育人模式,成效突出。其中,“一点”是以思政课为中心点,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分别为“三条辅助边”,从而形成课堂、学校、社会的无缝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科学地融入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的全过程。中国道路的发展、中国精神的弘扬、中国文化的传播,都是中国人民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执着。青年一代,虽日新月异,却也要扎根历史;虽与时俱进,却也要遵循原则;虽历练不足,却也要勇往直前;虽荆棘丛生,却更要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韩振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陈思和.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