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校本课程研发的思考
2020-01-11郑治
郑治
【摘要】后疫情时代给予学校教育极大冲击,为适应教育时代性、社会性的特征,应加大校本课程研发力度,及时调整校本课程设置,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照顾到学习者的认知差异及不同需要,从而满足时代发展下人们对教育的诉求。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校本课程研发 变革
一、后疫情时代课程变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所有教育活动均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时代前进的浪潮直接作用于教育身上,引发诸多变革,甚至决定着未来教育的走向。2020年,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此次疫情既带给教育严峻的挑战,又给予教育者诸多机遇,从而带来新的变革契机。
后疫情时代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应如何组织学习?”如何解读生命个体责任与社会群体担当?怎样从被动接受海量信息到学会科学甄别有效信息?怎样帮助学生从茫然无措、焦虑恐慌的心理不适到寻求方向,获得力量的心灵成长?怎样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输入性学习接受到多元的输出性学习成长……世界在变,教育也随之而变,后疫情时代对教育的冲击,是时代对新的教育形式的呼唤,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难题。
综上,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今天,仅靠统一的国家课程,难以支撑起新时期教育需要。后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应加大校本课程变革,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校本课程设置,照顾到学习者的认知差异及不同需要,从而满足时代发展下人们对教育的诉求。
二、后疫情时代校本课程三大变革
(一)变革一:联系生活,增加关注,明确课程生长方向
学校课程是变化的动态系统。要促进课程持续发展,不断生长,必须从整体入手,合理进行课程规划,明确课程生长方向,才能确保其纵深推进。
以往的校本课程编制,多定位于学校社团课程或学科辅助课程的开发,重视学生某一领域技能和素质的形成。这样的课程设置立足于学科本身,着眼于学科教育体系的纵向定位及学业发展,容易陷入窄化生活的误区。一旦遭遇新冠疫情这种突发的重大事件,基础教育更深层次的问题便暴露无遗。“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居家学习期间,学生课业学习虽得以保障,但多数学校遗漏了生活学习的环节,由此暴露出“教与学、家庭教育、生活管理、实践、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诸多短板(2020年3月11日《中国教育报》)。
只有关注生活本身,建立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中,认识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学校课程规划需厘清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将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等主题纳入课程研发项目之中,才能开发出真实可行的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成长注入力量。其间,应做好以下四个关注:
1.关注公民素养教育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当疫情发生时,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公民个体有着个体应当担负的公共责任,严格自律,关爱生命;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还应有置身公共生活的公民担当。学校的课程规划需将民主意识的培育纳入其中,一是公共治理的民主化与公共关怀的培育,二是个体的公共责任与置身公共生活的公民担当。
2.关注健全人格养成
线上学习情况调研显示,居家学习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因为无法与教师直面交流,学习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缘于离开校园集体生活后,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自律能力成为学习成效的分界线,自律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成效更为突出;自律自控力弱的学生,不会科学规划生活,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因此,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帮助其学会独处时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是极重要的个人素养,也是学校校本课程规划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只有從“向外”借助外力督促,转向“向外”唤醒自觉突破,才会使其成为更适合学生本质发展的素养培养,并在教育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终身享有的自觉行动。
3.关注生活技能培养
宅家期间,全民变大厨这一生活现实对于学校课程规划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教育的重要显而易见,将劳动能力培养纳入校本课程编织计划,让学生学会自理,掌握一定的劳动和生活本领,通过劳动参与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摆脱无所事事的空虚状态,收获丰盈的精神生活,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关注生命科学教育
疫情对社会生活以及生命健康极大的影响,警示我们需心怀敬畏,积极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此外揭示出学校科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学校需关注生命科学教育,着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可从学生的科学精神,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日常生活的科学素养与科学态度方面入手,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课堂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人生和生命。
(二)变革二:指向发展,整合资源,丰富课程体验方式
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互联网+的今天,教育资源更为丰富,开放共享的信息时代教育决定着课程体验应走向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1.整合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未来,基础教育的基本样态将是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线上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基于实践性原则,充分考虑线上与线下资源的整合,密切联系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以培养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一,线上资源。网络学习的便捷使得获取信息、知识的效率以及载量急速扩增。甄选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网络资源,如网络课程、课件,搜索引擎,电子书籍,交流平台,网络媒体等,帮助学生学习从中快速获取信息、选择、整合、重组、合作、创新、创造等。
其二,线下资源。这里指校内与校外资源。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园内也存在可供学生实践的各种资源。如学校的图书馆、种植园,校园随处可见的文化,学校开展的各种文艺演出以及读书节、体艺节、美食街等校内活动,甚至包括学校教师队伍,都是方便易得的课程开发资源。走出学校,课程资源同样丰富多彩,如学生家庭生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风俗民情等,都皆可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
学习是变化的,流动的。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资源整合,应引入流动的概念,根据校区实际和学生情况,构建“网络与现实”“线上与线下”“学校与社区”混融共生的多元体验课程体系,主动打破围墙,勾连网络与现实。还应注意家校协同共育的深度发展,主动与社区、家长合作沟通,充分挖掘社区、家长资源,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支持和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
2.倡导多样化的体验方式
在倡导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当下,课程体验应注重学习者的完全参与,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关注、欣赏、评价,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课程强调实践和体验;强调观察和反思;强调归纳和提炼;强调实践和运用,虚实结合,寓教于乐,知情合一,方能学以致用,取得良好实施效果。
(三)变革三:项目推动,合作共享,建构学习新体系
教育是指向社会生活的,未来需要的人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此,在学校里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搜索、选择、加工、运用、建构那些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的思维和能力,而不是具体知识本身,师生共同建构软知识的学习方式,将逐渐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课程学习应更具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性。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指出教学的四个关键词:分享、协作、探究和零存整取。《德洛尔报告》中提出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存。为我们指明了课程学习变革的方向。即课程改革需从建构学习新体系入手,教育方式应从传授硬知识为主,变为师生共同建构软知识为主;校本课程实施应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进行,打破学科局限,开展跨越学科边界的项目式学习,实现学习内容、学习资源、课程体验的开放多元。实施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主题项目为抓手
课程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而是以主题为抓手;但所有主题都可以关联现有教材内容,并保证教学方式与现有学科课程教学方式有区别。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找到感兴趣的,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项目;依据不同的学习主题,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开展不同阶段的项目学习活动,以螺旋上升为发展方向,系统地深化科学概念,并在其间引入科学知识的探索,促使科学技能的形成。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其探究毅力。
2.主题引领有深度
多学科融合的深度主题活动其关键并不是“主题”本身有多复杂,而是要有“主题引领的思维”,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去延展和深入。比如,设计“病毒”的项目式学习主题,并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相关的知识信息,而是围绕项目核心,带领学生开展三个系列活动:“病毒,你是什么”“病毒,你从哪里来”“病毒和我们”。学习流程为:收集资料——了解病毒信息;调查印证——记录病毒履历表;分享交流——绘制病毒家族图;扩展延伸——阅读地球与病毒的成长史;动手操作——设计并制作病毒模型;思考研究——梳理收获,继续研究。通过系列引领思维的活动,以项目问题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选好主题深度引领,循序推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尝试,建立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新型学习关系,从而便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最终目的是使人社会化。作为教育实施者,学校应综合各种因素,把好时代脉搏,做好校本课程研发,通过整体谋划,科学布局,实现课程体系化、整合式、智慧型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中国STEAM教育白皮书(精华版).
[3]曾文婕.走进“学习为本”的教育时代——写在《德洛尔报告》发表20周年之际[J].比较教育研究,2016,(12) :1.
[4]王竹立.新知識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9,(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