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应用于产妇盆底肌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探讨
2020-01-11吴娜
吴娜
盆底肌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产后疾病,由于女性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支持组织施力较为明显,故可对盆底肌结构造成一定损伤,引发相关症状,且难产产妇可在软产道损伤及盆底肌神经损伤双重影响下增加盆底肌功能障碍风险。盆底肌作为支撑女性盆腔内各类器官正常位置的主要肌肉结构,故当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后,则可由于肌肉结构支撑力及收缩力损伤,导致盆腔内器官下垂出现尿失禁症状,可在未获得有效康复治疗后,随年龄增加及盆底肌功能老化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子宫脱垂等症状,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安全,故产后及时开展盆底肌康复治疗及护理对于女性产后恢复综合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探讨分析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应用于产妇盆底肌康复护理中的价值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2 月于本院分娩的60 例产妇,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年龄最大37 岁,最小20 岁,平均年龄(28.51±3.68)岁;经产妇11 例、初产妇19 例;顺产24 例、剖宫产6 例。研究组年龄最大38 岁,最小20 岁,平均年龄(29.05±3.71)岁;经产妇10 例、初产妇20 例;顺产25 例、剖宫产5 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产妇及家属产前经详解研究细则及盆底肌康复治疗方案后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研究中途自愿脱离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模式康复护理:①产前宣教:即在产妇院内孕期检查、保健期间予以产妇相应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应健康宣传材料;②产后康复护理:产后需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定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盆底肌康复护理重要性予以明确,其后指导产妇进行相应盆底肌锻炼或(及)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促进产后恢复[2]。
研究组接受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盆底肌康复护理:①团队组建:助产士团队组建前须由科室选取高年资产科护士6~8 名进行专业盆底肌康复护理培训,培训由科室主治医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盆底肌康复治疗知识、盆底肌基础康复措施等,并在对组内护士培训情况予以考核、评估后,确认团队组建人员,实施护理。②产前护理:孕妇院内孕期保健期间,需在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指导产妇在产前进行基础凯格尔盆底肌运动训练,即指导其在每日晨起及睡前进行提肛运动,提肛后保持3~6 s 后放松5 s,需重复10~20 次,直至分娩。③产后护理:分娩期间需向产妇指派责任护士1 名进行全程陪产护理,并对产妇产中宫颈成熟度、产程用时及产后软产道损伤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盆底肌康复措施制定提供基础。产后48 h 内需在常规产科护理同时,指导产妇进行早期凯格尔锻炼,锻炼时间及频次同产前。产妇出院后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于产后42 d~6 个月内入院接受康复治疗。入院后需由助产责任护士引导其接受盆底肌肌力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评估产妇康复措施内容,并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结合其盆底肌损伤进展,明确告知其并发症风险及康复护理必要性,确保产妇可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需在原有凯格尔锻炼基础上适当增加锻炼频次至3~8 次/d[3,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后康复护理配合度、盆底肌力分级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性生活满意度差异。
1.3.1 康复护理配合度判定指标 盆底肌康复治疗期间,若产妇可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主动定期参与康复治疗,即为配合;若产妇需在经医护人员定期提醒后参与各项康复护理措施及治疗,即为较配合;若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不配合。总配合度=配合度+较配合度。
1.3.2 盆底肌力分级指标 盆底肌肌力分级采用阴道肌电图肌电压生物反馈测试测定,将仪器探头放置于阴道内进行肌电图测定,根据肌电压数值予以分级判定,共分为0~5 级,6 个级别,5 级肌力为最佳,0 级肌力为最弱,≥3 级为合格,<3 级则表明产妇需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
1.3.3 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根据产妇经康复护理后1 年内随访结果统计所得。
1.3.4 性生活满意度 性生活满意度依据产妇产后1年内跟踪随访所得主观性评价结果为准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护理配合度对比 盆底肌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配合12 例、较配合14 例、不配合4 例,总配合度为86.67%(26/30);研究组配合14 例、较配合16 例、不配合0 例,总配合度为100.00%(30/30)。研究组护理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P=0.0384<0.05)。
2.2 两组盆底肌力分级结果对比 康复护理后,对照组盆底肌力<3级者6例(20.00%),≥3级者24例(80.00%);研究组盆底肌力<3 级者1 例(3.33%),≥3 级者29 例(96.67%)。研究组经康复护理后盆底肌力≥3 级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1,P=0.0444<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性生活满意度对比 经康复护理后随访1 年,对照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7 例、盆腔器官脱垂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性生活总满意度为76.67%(23/30);研究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性生活总满意度为96.67%(29/3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5.1923,P=0.0195、0.0227<0.05)。
3 讨论
盆底肌是支撑女性盆腔内器官正常位置的主要肌肉结构,由括约肌、肛提肌等肌肉部分组成,在女性受孕后受胎儿发育影响,可在盆腔受重增加后引发盆底肌结构压力性变形,并可在肛提肌过度拉伸状态下增加盆底肌障碍发生风险,而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则可由于不同个体宫颈成熟度及产程时间差异对盆底肌、软产道等结构造成牵拉、断裂损伤,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盆底肌结构及功能性损伤,影响产后恢复及远期恢复质量。现阶段,对于产后盆底肌障碍已经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如功能锻炼、物理刺激或手术治疗方案,实现对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改善,但治疗对象仅仅为已经出现远期症状的患者,无法实现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有效维护。
随着现阶段产科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各类产后并发症诱因已经开始逐渐被临床医学所重视,特别是对于女性健康影响较大的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治疗措施的开展,虽可对已经产生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起到较好治疗、改善作用,但对于此类疾病应积极提倡以预防为主,将产后恢复期作为主要预防阶段,开展相应措施积极维护产妇盆底肌功能并予以提升,以在促进其产后积极恢复同时,降低盆底肌功能障碍并发症风险,但对于采取何种护理方案开展盆底肌康复措施则为目前主要研究重点。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配合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康复护理后盆底肌力≥3 级者占比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康复护理后随访1 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性生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在产妇盆底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势:①团队组建期间通过选取高年资护士开展护理培训,确保其可在掌握较为全面的盆底肌康复护理技术后为产妇提供较为完善的高质量护理措施;②产前保健期间积极指导产妇进行凯格尔适应性锻炼,帮助其分娩前对盆底肌功能实现一定提升,并为产后盆底肌康复护理提供基础;③分娩期间通过对产妇产程、宫颈成熟情况及软产道损伤等分娩情况的有效记录,可在盆底肌肌力分级测定基础上对其盆底肌损伤情况进行完善评估后向产妇提供针对性盆底肌康复计划,使其可在产后半年内通过理疗、功能锻炼等方式实现对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提升[5]。
综上所述,助产士团队主导模式在产妇盆底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根据分娩不同阶段开展相应护理,确保产妇可在产后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以实现对其盆底肌功能的有效维护,改善产后远期恢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