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类型

2020-01-11李国臣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横断面交通量机动车

李国臣

(北安市公路站,黑龙江 黑河 164000)

1 道路横断面形式

(1)单幅式:所有车辆都在同一个车行道平面上混合行驶;用地较省,但对向行驶车辆的干扰多,多用于交通量不大的次要道路。(2)双幅式:由中间一条分隔带(或绿化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可避免对向行驶车辆的干扰,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对单幅式、双幅式道路,如车行道较宽,可划出分道线,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3)三幅式:由两条分隔带(或绿化带)将车行道分为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双向行驶,路中间最好能划出分道线;两边为非机动车道,单向行驶;是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布置形式,也有利于绿化、地上杆线和地下管线的设置。(4)四幅式:由三条分隔带(或绿化带)将车行道分为四部分:靠近中间分隔带的两条为机动车道;靠近路边的两条为非机动车道;是渠化交通,完全分道行驶的最理想的布置形式,但用地较多。横断面的布置形式,根据地形、地物和交通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对称布置,也可以不对称布置。

2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1)车行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路面部分,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车行道的车道数,根据设计交通量、车道的通行能力、车辆交通组织的要求(如车辆混行、分行、超车、停靠等)确定;车行道的宽度等于各条车道宽度的总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车辆的横向排列组合、车道相互调剂使用的可能性确定。①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的路面部分。车道的宽度,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而定。为适应现代交通高速、大型发展的要求,车道的推荐宽度为3.75~4.0 m。在交通量不大、车速不高的次要道路上,可采用3.50 m。②非机动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的路面部分。各种不同车辆行驶带的宽度:自行车1.5 m;三轮车2.0 m;大板车2.8 m;小板车1.7 m。车道的最小宽度,必须能保证速度较快的最宽车辆有超车或并行的可能。推荐宽度为5~8 m。

(2)路拱:为了排除流经路面的雨、雪水,根据横断面和排水方向的设计,车行道的横断面形状可以做成单向坡面或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边倾斜),形成路拱。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型、抛物线(或圆曲线)接直线型、折线型、倾斜直线型。前两种路拱形式主要用于柔性路面,后两种则主要用于刚性路面。从车行道边缘到路拱拱顶的高度,称为路拱高度。车行道的横向平均坡度,称为路拱坡度。

(3)人行道:供行人步行和植树、立杆埋管的用地。人行道的总宽度,由步行道、地上杆线、行道树、绿地、埋设地下管线等所需宽度组成。步行道的宽度应能供两人并行,至少1.5 m。在城市主要干道,单侧人行道上步行带的条数,一般不应少于6条;在次要街道不应少于4条;在住宅区街道不应少于2条。每条步行带的宽度,与行人的两手是否携带物品和携带方式有关,在一般的道路上取0.75 m;在携带物品的行人众多的地方:如车站、港口、码头、商业大街、全市性干道等,可取0.90 m。在经常积聚大量人群的路段:如大型商店、影剧院、体育场、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处,步行道宽度应适当放宽。人行道通常布置在街道两侧,高出车行道0.08~0.20 m。人行道的横坡采用直线型,向路缘石方向倾斜。横坡的大小与铺砌材料有关,在有铺砌的人行道上,横坡采用2%。

(4)路缘石:也称侧平石、道牙。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之间的界线,其功用为:用作车行道(路面)两侧的支撑;分隔行人和车辆交通;用作街沟排水。路缘石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侧石和平石)、方块石、条石等材料铺砌而成。

3 道路横断面形式与组合

(1)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从规划部门取得城市道路网规划关于道路等级、道路性质、红线宽度、断面形式、两侧建筑物性质与层高等资料,并向有关单位收集或调查现状和远期的车、人交通流量及流向、车辆组成种类、地下管线资料等,综合考虑高速与常速、交通性与生活性、混行与分行的功能要求,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基本构成和形式。

(2)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的要求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满足道路上通行的各类交通的交通流量及其发展的要求,这是确定道路横断面交通通行部分尺寸的基本原则。考虑到我国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都很大的实际情况,机动车专用系统的发展、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分离和分流、非机动车(主要指自行车)车道的设置、混行道路向机动车道和自行车专用道过渡的可能、人行安全的考虑、港湾式停靠站的设置、交叉口的拓宽等都应加以综合分析与研究。

(3)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布置

城市道路绿化能起到保护环境、有利交通安全和美化城市的作用。道路绿化可以结合分隔带和人行道进行布置,不但可以营造绿化环境,还可以隔离不同类型交通的相互干扰,也可作为横断面其他组成部分发展的备用地。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要综合考虑各种工程管线及构筑物布置、相互间的配合和合理安排,避免沿路的地上、地下管线与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等的相互干扰,还要保证它们有发展余地并便于维修。为保证路上雨水的排除,设计中还要考虑道路路拱的形式和横坡。

(5)要与沿路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要求相协调

如商业区道路两侧大多是商店、餐饮类建筑,这样的道路,一般就不宜采用有各种隔离带的横断面形式。

(6)要考虑现有道路改建工程措施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的结合

道路改建除采取增辟车行道、拓宽道路等措施外,还可通过邻近各条道路的互相调节,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单向行驶等措施,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

(7)要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

城市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量很大,同时还要占用大量的宝贵用地。所以在道路设计中,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节省建设投资和节约城市用地的因素。

4 道路横断面类型

(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不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具有占地小、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道路的使用较为灵活等优点。常见于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和支路。

(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两部分的道路横断面。首先,中央分隔带可以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适用于纯机动车行驶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道。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 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其次,较宽的绿化分隔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景观绿化环境,常用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再次,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利用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可减少土方量和道路造价,最后,较宽的绿带可分离路段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大大减少二者间的矛盾,但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除某些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外,一般较少采用。

(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断面。三块板道路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对向机动车仍存在相互干扰;机动车与沿街用地之间、自行车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道路较宽,占地大,投资高;而且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距离加大,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受到影响。三块板横断面一般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且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道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干道。

(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四部分的道路横断面称为四块板断面,即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解决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横断面交通量机动车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国道京抚线铁岭市凡河至平顶堡段改建工程交通量预测分析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BMC Family Practice论文摘要汇编
——初级保健中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论述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
干线公路交通量统计分析与预测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