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的防治
2020-01-11王玉英
王玉英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兽医站,737200)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的一种,在羊群中发病频率较为频繁。随着中国养殖业不断发展,预防控制各种疾病能力也在稳步提高,因此,针对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应明确病原体与病因,并采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预防措施,以尽量减少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对养殖业的影响,从而提高羊群疾病预防能力,并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1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病原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是一种由细菌坏死而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坏死杆菌细胞主要是多态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多态性、小球菌、大球菌等特征。坏死杆菌是一种难以生长的厌氧细菌,难以人工培养,外形似鞭毛、孢子、荚膜,并且不具备较强外部环境抵抗能力,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光照、杀毒等方式轻易而彻底的将其杀死。另外,坏死杆菌可以在受污染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坏死杆菌能够生内毒素与外毒素,内毒素可引起羊内脏组织坏死,外毒素可引起羊内脏组织水肿。羊肝肺坏死杆菌在炎热,潮湿、雨季等季节属于高频发生期,潮湿与炎热的环境更有利于病原体繁殖,这种病原体会散发或流行,除感染羊外,其他诸如牛、马、猪等动物也会感染,而人类也无法避免,人类感染后,皮肤、口腔、其他组织上会产生脓肿。带有此病症的病羊是其传染源,病原体可以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等进入生物组织,免疫力低下与患皮肤损伤相关疾病也会引起该病症。
2 临床表现
一旦羊被羊肝肺坏死杆菌感染,由于感染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会存有一定差异。例如,当病原体在蹄部入侵羊体时,会在羊群中引起蹄腐病,该疾病通常在发作时为单蹄病变,伴随时间推移导致羊双蹄出现跛行现象,病羊蹄部、蹄跟、蹄冠等出现肿胀、变白、表面浮肿,触摸时出现疼痛反应,后蹄部则出现溃、脓样渗出物流出;伴随病羊病情逐渐加剧,其蹄部、韧带、肌腱、关节等部位病情开始逐渐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蹄匣脱落;病羊进食困难,体温逐渐升高,不利于出行,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羊体其他器官病变甚至死亡,除此之外,坏死性口腔炎也是羊肝肺坏死杆菌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病羊会显示出以下症状,例如体温升高,疾病发作时口中流涎和流鼻涕,并伴有口臭,口腔、嘴唇出现水疱,随病情加剧结痂,在脱落后出现溃疡,从而引发出血。通常情况下,轻度坏死性口腔炎可以自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进食困难、牙齿脱落、体重减轻等症状。随后伴随病变扩散到全身所有器官,引起器官病变。另外,羊肝肺坏死杆菌病会引起坏死性喉炎、坏死性肠炎、坏死性鼻炎等并发症状,在诊断时需要与不同病情相结合。
3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防治措施
3.1 强化养殖卫生管理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通常发生在高温、多雨、潮湿的环境中,而养殖地点实际环境卫生问题是发生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的首要原因,由于大部分养殖户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养殖点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并且缺乏基本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导致羊肝肺坏死杆菌得以滋生,同时也为细菌和病毒生存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为防止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发生,首先要从养殖环境入手,加强羊圈卫生管理,改善羊群繁育环境,定期消毒清洁,注意通风、采光,及时清理粪便,设置隔离区域。一旦发现感染病羊,应将其隔离并及时治疗,以减少羊肝肺坏死杆菌传染。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发生蹄匣脱落的病羊,首先需用清水清洗污垢,去除坏死组织,如果羊蹄腐烂或坏死,需先去除坏死组织和脓液,随后使用来苏尔或硫酸铜进行清洗,在坏死组织的表面涂磺酰胺软膏,用纱布绷带包扎,并注意定期更换。
3.2 加强营养
科学饲养对于预防羊肝肺坏死杆菌病与提高羊摄食水平至关重要,饲养羊时,养殖户应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以提高自身饲养与管理技能,科学搭配食物并定期补充营养,促使羊自身抵抗力提高,确保羊饮食与饮用水卫生,注意水源清洁、羊圈卫生,保证周围无污染物,保证羊圈具有良好通风、照明条件;避免给羊喂食过期发霉食物;在雨季、潮湿季节,可在羊饲料中添加适当抗生素,以增加抵抗力并减少羊肝肺坏死杆菌病发生。
3.3 保证羊体清洁
养殖户在饲养羊过程当中,首先应保持其蹄干燥清洁,及时清理粪便,并在通风良好的干燥区域放牧;若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羊体发生外伤,应及时处理,避免羊肝肺坏死杆菌进入羊体内,同时还需防止羊蹄受到尖锐物品或石头刺伤,并且养殖密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拥挤现象,防止羊相互打架。
4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羊肝肺坏死杆菌的预防和治疗必须结合饲养经验和科学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时诊断疾病,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病毒感染风险,改善饲养环境,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以减少因羊肝肺坏死杆菌病而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