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探析
2020-01-11文宇
文 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0075)
子午流注学派历史悠久,名医辈出,其对经络、穴位流注独特的认知与概念,充分体现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随着历代医家对人体、时间等因素的深入思考,除广为人知的流注开穴外,其在行针手法、补泻原则上也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该学派认为性别、人体体侧、外界时间因素对手法补泻的效应有重要影响,其代表性医著有何若愚的《子午流注针经》、徐凤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棹仙的《子午流注说难》等。他们见解独到,各具特色,并在其他学派医家的质疑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创立了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四法等应用至今的手法。本文通过对何若愚、徐凤、杨继洲、吴棹仙的补泻手法思想进行探讨,探究其思想发展过程与临床实践手法,以促进该学派学术思想和手法在临床的运用。
1 何若愚与“补泻分男女”
何若愚,金代著名医家,精习医理,同代医家阎明广对其所著《流注指微赋》极度推崇,收录该篇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了《子午流注针经》。该书首次提出和阐述了子午流注思想,其学术思想为后世子午流注学派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该书中,何若愚提出“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1]。由此可见,相同的行针手法在女子与男子身上补泻作用截然相反,这与其他流派医家对针刺手法的认知大相径庭,但全篇并未对该理论的原理进行论述,也未说明该理论源于何处,故后世医家称其“此皆臆说……徒劳无益”[2]。
该书对经络循行的认识与之前著作稍有不同,《灵枢·营气》记载了营气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行于经隧,如环无端,周而往复,而该书将此路线称为“经隧环周”。简而言之,在大多医家认知中,《灵枢·营气》所述的是经隧中的营气循行方向,而何若愚、阎明广则认为这只是营气循行通道(即经隧)的走向,虽在著作中认为经气仍按经隧走向循行,但也提示了经隧内营气走向不同的可能性,为后世学派医家的思路扩展提供了方向。
2 徐凤与“男女早晚之气”
徐凤,明代江右弋阳人,著名针灸医家,博览群书,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前人有关针灸理论与临床论述编撰成《针灸大全》。该书首次对“子午流注”之名称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解释,阐释了对子午流注及其补泻手法原理的理解,并在此指导下结合临床创立了诸如“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四法”等独特行针手法。
在明代,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未被医家完全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明确的原理支撑。徐凤认为,治病应当先辨明“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3],并提出“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3]的观点,即午前男子气在上,女子气在下,午后则相反,加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3],因此相同的行针手法,或使气上行,或使气下行,从而使在男子和女子身上的补泻效应相反。在此基础上,徐凤提出治病八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以及飞经走气四法如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用于通调气机,以治疗临床各类病证。
然而,徐凤的观点多以自身体悟为主,并没有诸如《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支持,故后世医家高武驳斥其“固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4]。因此,是否能有合理的理论解释子午流注学派独特的补泻方法,成为该学派力图解决的问题之一。
3 杨继洲与“补泻寒热”
杨继洲,明代三衢人,著名针灸学家,家中数代行医,在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及前人所著典籍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全面总结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撰成《针灸大成》。在书中杨继洲剖析了历代医家对于补泻手法的观点,博采众长,并提出自己对于补泻手法的独特见解。
杨继洲认为,徐凤对于“补泻因男女早晚之气血往来不同而手法有差异”是没有根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临床手法确有疗效。因此,杨继洲提出子午前后交经换气时,针刺手法在男女身上的寒热效应有不同的观点:“子后要知寒与热,左转为补右为泻,提针为热插针寒,女人反此要分别;午后要知寒与热,右转为补左为泻,顺则为左逆为右,此是神仙真妙诀。”[5]即行针时无论捻转还是提插,患者都会产生或寒或热的效应,而这个效应在男子与女子、午前与午后是相反的。如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而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若要行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午前与午后则应相反。
总的来说,杨继洲认可子午流注学派的独特补泻手法,但对于理论原理,其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但依据仍为自身临床经验,并未详细阐明该假说在古籍经典中是否有理论支持。因此,该假说仍被后世部分医家所争议。
4 吴棹仙与“营气循行新说”
吴棹仙,近代重庆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毛泽东主席后,全国各地医家皆致电询问其子午流注理论原理,因而编著《子午流注说难》回答对子午流注学说的疑问。
在吴棹仙的观点中,子午流注学派历代医家的理论皆贴合临床实际,其独特的补泻手法治疗病患疗效较好,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经典著作依据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子午流注说难》书中,吴棹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男子午前,营气在左侧肢体顺着十二经传导方向循行,即从胸走手,从手走头,从头走足,从足走胸;但在右侧肢体中,营气循行方向则完全反过来,从胸走足,从足走头,从头走手,从手走胸[6]。而男子与女子循行方向又完全相反,在午前与午后的循行方向也完全相反,因此同样的手法对于经气的迎随不同,进而补泻情况不同[6]。这充分解释了为何补泻情况会因男女、午前与午后的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对历代其他学派医家的观点(如席弘学派补泻分男女、左右侧而有差异)也能充分契合。
但吴棹仙对于自身观点的《黄帝内经》理论源流并未作深入的阐释,也未在书中强调这种独特的经气循行观点,因此该理论并未引起重视与发掘,其后续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 结语
子午流注学派作为对针灸领域有深远影响的学派之一,其按时取穴与特殊的行针手法至今仍被广大针灸医家所应用。自金元以来,该学派医家通过临床实践与自身理论知识相结合,对针刺手法的补泻有独特的认识:何若愚首次提出补泻应当分男女而有不同;徐凤对“补泻分男女”理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男女早晚的气血升降不同,进而形成“补泻分男女、午前午后”的体系;杨继洲认为“补泻分男女、午前午后”原理并不在于气机升降,而在于针刺手法作用于人体时的寒热效应因男女、午前午后的差别而不同;至近代,吴棹仙结合历代学派医家及其他学派医家的观点,提出了经气循行方向在男女、左右侧、午前午后3个方面均有差异的理论体系,符合各医家对补泻手法的不同看法。
然而,该学派对自身理论的依据缺乏进一步的归纳与阐述,何若愚在经隧与经气的循行上虽有认识,但并未从该角度阐述补泻分男女的不同,徐凤、杨继洲均结合自身临床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但与古籍经典中经络理论无关联,并未被广泛认可;吴棹仙总结了前人观点与古籍理论,提出了经气循行方向因男女、左右侧、午前午后等因素而不同的假说,但在其著作中未重点提及和重视。
现代临床运用中,子午流注学派的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具有强烈补泻原则的手法,因其理论原理有争议,仅取用原著中正例的操作手法,对于依照补泻原则“根据性别、时间的不同操作手法有变化”的观点皆忽视不见、一概而论,这无异于“废医存药”。有学者认为,在现代针灸研究、教育、临床工作中,补泻手法的运用逐渐被淡化,影响了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与推广,这与补泻手法在古籍中繁复而各有争议有关,故辨明确切有效的补泻手法、梳理并规范其理论原理及操作是针灸发展的重要过程[7-10]。因此,本文梳理了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的特点与发展进程,期望能抛砖引玉,对该学派学说进行进一步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从而为提高针灸的理论依据与临床疗效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