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020-01-11苏跃妹
苏跃妹
(土门岘镇中心小学 甘肃白银 730724)
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它承担着培育和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培育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策略的研究,引导小学生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一、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接触到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影响下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小学语文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还是提升和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在学生文化内涵的建设、文化的提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这个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贯穿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素质和审美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就要认真挖掘课本中关于人文素养的知识,在课前进行深度探究,然后在课堂中逐一讲解。这样就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风娃娃”这一课时,首先,语文教师可以进行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其次,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风娃娃都去了哪里?风娃娃都看见了谁?你们喜欢风娃娃吗?风娃娃有什么作用呢?它有坏处吗?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文章。这些提问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好奇心重,通过这种方法将他们带入课堂。学生带着这些提问去朗读课文,不仅找到了答案,还会发现其它的疑问。比如,风娃娃是从哪里来的?风娃娃为什么会停呢?风娃娃停了之后去了哪里呢?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最后,教师要讲授一下该篇课文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知道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了解大自然,并用实际行动爱护大自然。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理念,建立“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大自然”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1]
三、延伸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课程不是生命学科,也不是思政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操,而不是科普以及思政式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更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带领他们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扩大小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课外活动能让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其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语文教师就可以依据这一课的文本内容,创设一个小短剧。教师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里的每个学生自由挑选角色,如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然后,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好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讲台上表演。这样的情景短剧,不仅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他们在扮演角色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情感。情景剧的表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吸收课本知识,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能起到促进作用。[2]
四、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知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怎样建设校园文化呢?
例如,学校可以在文化墙上张贴名人或英雄人物的肖像,在旁边注解该名人的生平,以及他们的主要思想、事迹、成就等等。比如,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学礼,无以立。”。这些名人故事以及名言,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智慧,还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培育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从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课下拓展、校园人文环境等方面着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