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01-11赵许平黄上上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8期
关键词:肉羊畜牧业畜牧

裴 彤,赵许平,黄上上

(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 郑州 450008)

畜牧业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网络技术,对畜牧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处理,准确地传递到养殖户手中,实现畜牧业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信息化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是传统畜牧业发展到现代畜牧业演进的过程。畜牧业信息化表现为劳动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畜牧产业作为关系农村经济和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诸多问题,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它对畜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发挥巨大作用。

1 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畜牧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畜牧业产量、产值不断增长,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信息化科技逐步深入。畜牧人员综合素质逐渐提高,逐步进行信息化管理,畜禽饲养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且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竞争力显著增强等。河南省畜牧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化发展观念不断增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推动了畜牧业全面的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专业技术的提升。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系统化,开始逐渐进入应用。畜牧业信息化推动了生产经营结构优化和质量稳定。

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为中心的畜牧兽医执法监管系统,可以掌握全省各地动物和动物产品出栏、屠宰、销售、运输外调和调入情况。②建立了河南省畜牧业基础信息库,能够通过地图展示畜牧业资源分布,为全省畜牧业监管奠定了基础。③建立了以饲料兽医二维码为主的畜产品投入监管系统,可以对全省生产的饲料兽药实现精准的追溯管理。双汇、众品、雏鹰实现了肉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④种畜育种信息化成效明显。近几年,河南省围绕加快实施全国奶牛、生猪、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建设完善遗传评估信息化系统,推动生猪、奶牛、肉羊持续开展测定评估,全省种猪、奶牛、肉羊等主要畜种选育技术水平和种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成效明显。奶牛育种信息化成效突出。截至目前,河南省奶牛品种登记数据库累计采集213 家荷斯坦奶牛15.4 万条品种登记信息,完成体型外貌鉴定3.3万头,采集照片信息14.8万张。参测牛只规模达到9.8 万头,累计完成DHI 样品检测66.9 万次;参测牛只平均日单产达到28.06 kg,305 d 产量是8 324 kg。2018年全省新增41 家品种登记奶牛场,新增登记奶牛6.41 万头,体型外貌鉴定9 154 头。生猪育种信息化稳步开展。建立了河南省种猪遗传评估系统,督促省管种猪场及时将场内数据上传至系统统一开展遗传评估。肉羊育种信息化初步启动。

2 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畜牧业在持续发展,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但是河南省的畜牧业信息化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省畜牧产业信息化水平落后,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水平低。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全省缺乏一个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无论是在畜牧业电商,还是在畜牧业信息发布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综合性、权威性的信息化平台;三是对畜牧产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四是种畜育种信息化存在问题。尽管河南省育种信息化在奶牛、生猪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肉羊、肉牛等其他畜种上还比较薄弱,各畜种信息化应用不平衡、不协调。目前河南省现有畜种育种信息化应用处于条块状态,分布于不同单位,管理难度大,不能形成合力。优良的畜禽品种虽然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养殖周期长,收益慢等原因,使得这方面的养殖出现缺口,畜牧业的发展受到牵制。许多养殖企业都由国外引入种畜,不仅价格高,而且引入的种畜很难适应新环境。

3 对策建议

3.1 政府加大对全省畜牧产业信息化的投入

以奖励、贴息贷款、项目试点等方式,鼓励、引导一批企业开展智能养殖,如养殖环境智能控制、自动饲喂、智能育种、疫情监控、电子标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畜牧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3.2 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监管体系

以现有的畜牧兽医执法监管、饲料兽药追溯系统为基础,建立涵盖畜牧业投入品、畜牧业生产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监管平台。借助新一代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整合现有的兽药饲料二维码追溯管理、生鲜乳质量安全可视化追溯系统、生猪屠宰监管平台,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畜牧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及防疫、检疫、养殖档案、粪污综合治理、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等方面的数据准确有效,为养殖、防疫、检疫、屠宰、无害化处理等提供在线监管服务。

3.3 实施全省畜牧产业化信息入户工程

利用5G技术,提高基层畜牧产业信息化水平。一是建立畜牧业信息综合平台,实现政府、交易场所、养殖企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信息共享,进行综合性、权威性发布。二是实施畜牧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豫牧通”手机客户端为依托,将畜牧产业化政策、养殖信息、价格信息、疫病防控、远程诊断、执法监管、技术咨询、网络学院等汇集于手机客户端,畜牧信息进入千家万户,达到畜牧业信息一指通,提高畜牧产业基层信息化水平。

3.4 加大育种信息化支持扶持力度

在做好奶牛、生猪板块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肉羊、肉牛和家禽育种信息化建设,同时,采取措施,协调相关单位对不同畜种育种信息化板块进行整合,建立河南省种畜禽育种信息大数据库,统一管理,指导生产,助推全省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步渗入畜牧业的各个领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并必将对畜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我国畜牧业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随着河南省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信息技术对畜牧业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猜你喜欢

肉羊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畜牧业环境》征稿函